張良和周昌都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爲何呂雉只跪謝了周昌?

皇后,是一國之母,其地位僅次於皇帝,可以說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尊貴無比。如果說一個堂堂皇后,居然向一個大臣下跪,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相信,然而殊不知後宮也是一個江湖,是江湖的地方就也有紛爭,在終身權力和富貴的驅使下,面子或者架子就相形見絀,顯的不那麼重要了。漢朝建立後,呂雉被冊封為皇后,然而貴為國母的她就曾心悅誠服的跪謝過一個人,那麼這個人是誰?究竟做了什麼呢?

張良和周昌都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為何呂雉只跪謝了周昌?

這個人就是漢朝的開國功臣周昌。先介紹一下週昌的個人簡歷,周昌和其堂兄周苛都是沛縣人,與劉邦是玩到大的好哥們,劉邦斬蛇起義後,周昌和周苛都一直追隨劉邦,雖然兩人軍功不如韓信,彭越等人,智商也不及陳平,張良,但是他們卻是劉邦最忠實的信徒和老鄉,在關係上,於劉邦更近一些。

張良和周昌都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為何呂雉只跪謝了周昌?

周苛被楚霸王項羽殺死後,周昌被劉邦封為御史大夫。周昌為人堅韌剛強,敢於直言不諱,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認死理,認準的事誰都敢懟,當然也包含劉邦,所以漢朝的大功臣蕭何,曹參等人都對他非常敬畏。劉邦建立漢朝後,當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好色的本性也展露無遺,後宮美人來了一批又一批,在這些後宮美女中,劉邦晚年最疼愛的是戚夫人。戚夫人不但年輕貌美,柔情萬種,肚子也非常爭氣,為劉邦生下一子劉如意,劉如意從小聰明伶俐,活潑頑皮,很類似劉邦小時候的樣子,為此劉邦非常疼愛劉如意,而呂雉之子劉盈則生性仁慈軟弱,劉邦認為他不類己,一度萌生廢掉太子的想法。戚夫人探知劉邦的想法後,也不停的吹枕邊風,並使出女人的絕招一哭二鬧三上吊,最終折騰的劉邦答應她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

張良和周昌都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為何呂雉只跪謝了周昌?

劉邦在徵求群臣的意見時,第一個表示反對的張良,但是不好使,他的反對無效,直接被劉邦無視,張良無奈下氣的辭官歸隱。第二個出來反對儒家弟子叔孫通,劉邦也根本不鳥他,其他大臣也有反對的但都無效,最後站出來的周昌,史載周昌在朝堂之上,完全不給劉邦面子,極力辯解,而且言辭激烈,劉邦問他理由何在,他本來說話就有口吃的毛病,激動之下口吃更加厲害了,他說:“我的口才不好,但是我期……期……知道這樣做是不行的。陛下您雖然想廢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堅決不能接受您的詔令。”然後周昌擺出一副抗拒到底,死不接受的態度,劉邦被他氣的笑了起來。

張良和周昌都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為何呂雉只跪謝了周昌?

劉邦想廢掉太子,內心最恐懼不安的人是呂雉,呂雉跟隨劉邦一路風雨同舟,年輕時伺候公婆,相夫教子,劉邦起義後,呂雉顛沛流離,居無所定,好不容易丈夫當了皇帝,自己成了皇后,又半路殺出一個戚夫人和劉如意。假如劉盈一旦被廢掉,在母憑子貴的年代,呂雉也早晚地位不保,這讓一向爭強好勝的呂雉內心不服,也不能接受,所以她就在屏風後偷聽朝臣的談話。周昌的據理力爭雖然也沒有改變劉邦的主意,但經過他這麼一鬧騰,劉邦便舉棋不定,最終沒有下達廢掉劉盈的詔令。為此,呂雉對他感恩戴德,後來她見到周昌時就跪謝說:“如不是您據理力爭的話,太子就幾乎被廢掉了。”

張良和周昌都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為何呂雉只跪謝了周昌?

周昌的抗拒也為呂雉反敗為勝贏取了空間和時間,最後呂雉在張良的計謀下,請出商山四皓,徹底打消了劉邦廢立的主義,保住了劉盈的太子地位。那麼張良和周昌都同樣反對劉邦廢掉太子,而且張良更加技高一籌,為何呂雉單單跪謝了周昌呢?這恐怕是因為其他朝臣勸諫不成,都知難而退,而唯有周昌力爭不休,死磕到底的精神感動了呂雉吧!要知道與皇帝死磕,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

張良和周昌都反對劉邦更換太子,為何呂雉只跪謝了周昌?

此後,劉如意被劉邦立為趙王,年僅10歲,劉邦擔心自己死後,劉如意會被呂雉殺掉,就讓大臣們和呂雉都敬畏的周昌擔任趙相,保護劉如意的安全。劉邦死後,呂雉當政,她一再詔令劉如意前往京城,但都被周昌拒絕,呂雉便心生一計,先召周昌進京,隨後派人毒死了劉如意。周昌得知劉如意已死,便稱病引退,他自感對不起劉邦的囑託,沒有保護好劉如意,三年後便鬱鬱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