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如何进行培训,才能引起农民兴趣?

国家发改委等17部委日前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全面启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职业农民就业规模。

但是据了解,国家出钱农民免费培训学知识,即使管吃住,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效果不明显,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能真正让农民学到知识,运用知识加快发展?

农村如何进行培训,才能引起农民兴趣?

需求方和供给方不能有效对接。具体来说可能是:一,农民求知欲望不强烈,缺乏靠科技兴农意识。二,所讲知识和农民所从事的农业项目不吻合。三,农民认识不到位,怕耽误干活时间,不愿意学。四,所讲知识不合农民口味儿,不愿听。

其实,现在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时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不了解政策,不懂学习先进经验,思想僵化,肯定会被动的。同时,有些农民有产业项目,苦于没技术,或者是缺少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想培训找不到渠道。那么该如何提高培训的效果呢?

农村如何进行培训,才能引起农民兴趣?

应该根据一个县的农业农村特色,以县为单位,把每个乡每个村的发展意向和产业特点进行统计,汇总归类后,根据农民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培训,比如养猪培训、蔬菜大棚培训、食用菌培训等有针对性对养殖种植户进行技术、市场走向等培训,对于农场主、种植大户、合作社理事长进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动态等方面培训。

当然,这需要乡村作大量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村里要担起这个主要责任,有的村干部不重视培训,不能有效对接。使培训流于形式,甚至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总而言之,只要重视这项工作,一定有好的办法。

1、培训一定要上给“想学的”。2、形式要灵活,要激发起积极性和主动性,派任务容易流于形式。3、通过有效果的培训来影响农民,使农民尝到甜头,由不想学到想学,逐渐形成良性循环。4、用丰富、接地气的讲课内容吸引人。

农村如何进行培训,才能引起农民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