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父親:培養出一門三院士,梁啓超用了什麼方法教育孩子?

梁啟超(1873-1929 年),字卓如,一字任甫、任公,號滄江,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

眾所周知,梁啟超對中國近代的歷史產生過重要影響。他幾乎參與了近代中國所有重大事件,公車上書、戊戌變法、立憲運動、辛亥革命、護國戰爭。而且他的文采極其出眾,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術大師。但是,我們所學課本中從未提及的是,梁啟超還是一位成功的父親,梁氏家族九子皆才俊,其中有三位還成為了中研院和中科院的院士。別說是在近代中國,就是放到世界也極為罕見。

傳奇父親:培養出一門三院士,梁啟超用了什麼方法教育孩子?

梁啟超

長子梁思成(1901年-1972年),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1924 年,梁思成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主攻建築學。1928 年梁思成回國後,執教東北大學,創建了我國北方的第一個建築系。1944 年,因深感國家缺乏建築人才梁思成又創建了清華大學建築系。1947 年,梁思成受國民政府外交部委託,參與聯合國大廈的設計工作。1948 年梁思成當選為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對梁思成,我們所熟知的就是他與民國才女林徽因的愛情。

傳奇父親:培養出一門三院士,梁啟超用了什麼方法教育孩子?

梁思成

次子梁思永(1904年-1954年),是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1923 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留美預備班,1924 年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主修考古學和人類學。1930 年學成回國後,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的考古組,主持了成果非凡的河南安陽考古挖掘。1948 年當他選為南京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著名考古學家夏鼐說:“梁思永是我國第一個受過西洋的近代考古學正式訓練的學者。”

傳奇父親:培養出一門三院士,梁啟超用了什麼方法教育孩子?

梁思永

幼子梁思禮(1924年-),是我國著名火箭控制系統專家。1941 年留學美國並先後獲得了普渡大學電機工程學位,辛辛那提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1949 年學成歸國後,參加國務院組織的“十二年科學遠景規劃”,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之一。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傳奇父親:培養出一門三院士,梁啟超用了什麼方法教育孩子?

梁思禮

其餘的孩子長女梁思順(令嫻)(1893年-1966年),三子梁思忠(1907年-1932年),次女梁思莊(1908年-1986年),四子梁思達(1912年-),三女梁思懿(1914年-1988年),四女梁思寧(1916年-),也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為我國的軍事、經濟、社會,以及圖書管理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傳奇父親:培養出一門三院士,梁啟超用了什麼方法教育孩子?

那麼梁啟超又是如何教育子女的呢?

第一,要求孩子們勤儉。梁啟超在給梁思順的信中寫道:“生當亂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個人在物質上的享用,只要能維持著生命便夠了。至於快樂與否,全不是物質上可以支配。”

第二,教育孩子們“學而優則不仕”。在近代政治風浪中起起伏伏的梁啟超目睹了北洋政府的黑暗腐敗之後,深知搞政治極為危險性,很容易讓人墮落,所以勸誡智子女遠離政治。因而九個孩子最然未能成為大官,卻在各自的行業都所有建樹。

第三,在學業上要求子女務實。梁啟超寫信告訴思成打好基礎的重要性“莫問收穫,但問耕耘”,“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你若看見別的同學都入大學,便自己著急,那便是孩子氣了。”學習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

傳奇父親:培養出一門三院士,梁啟超用了什麼方法教育孩子?

梁啟超家庭老照片

第四,提倡趣味教育。做學問的過程也應講究趣味性。他告誡思成:“我以為一個人什麼病都可醫,惟有悲觀病最不可醫,悲觀是腐蝕人心的最大毒菌。”在梁家,幾乎每個人都有音樂、美術或體育的特長愛好,他們不僅學業出眾,而且而且興趣廣泛,多才多藝。

第五,在生活上,梁啟超不僅是孩子們的慈父,還是孩子們的朋友。在寫給孩子們的家書中,他都親切地稱孩子們為“大寶貝”“小寶貝”“對岸一大群孩子們”,從不以封建大家長的姿態自居,對孩子們的關心也無微不至。

在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優良的傳統家風缺正在逐漸消失。梁啟超一生留下了近 50 萬字的家書,其中的蘊含的教育哲理、教育方法以及梁氏家風,時至今日依然發人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