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擬登陸納斯達克最多融資18.7億美元

7月17日,已創立3年的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新了此前提交的招股書。

相關文件顯示,拼多多計劃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板塊申請掛牌,代碼:PDD。拼多多本次IPO承銷商為高盛、瑞信、中金和華興資本,受託銀行為德意志銀行。

騰訊和紅杉擬各增持2.5億美金

公司將以每股16美元至19美元的價格發行85,600,000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最高擬融資18.7億美元。騰訊和紅杉資本擬在此輪IPO中分別增持2.5億美金。

更新後的招股書披露,公司計劃將40%的募資款用於增強和擴大公司現有業務,40%的會用於技術研發,剩餘資金會用於日常公司運營和潛在投資項目。

與很多科技公司類似,拼多多也將實施“同股不同權”的AB股結構,即A類股票投票權為1:1,B類股票投票權為1:10,B類股票賣出時自動轉為A類股票。這種雙層股權結構也被谷歌、Facebook等多家公司採用。

預計本輪IPO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將佔股46.8%,擁有89.8%的投票權,騰訊所佔股比為17.0%,投票權為3.3%;高榕所佔股比為9.3%,投票權為1.8%;紅杉所佔股比為6.8%,投票權為1.3%。

2018年3月,拼多多曾以125億美元左右的估值完成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此輪若以最高19美元的超額髮行計算,其掛牌後市值將突破240億美元。這意味著全球資本市場和投資人對於中國整體電商市場的高速增長,對於拼多多這一全新電商平臺和“拼團”這一社交場景下的新電商模式繼續高度看好。

高盛前總裁將加入顧問委員會

更新後的招股書還顯示:拼多多的公司主體由“Walnut Street Group Holding Limited”變更為“Pinduoduo Inc.”,並迎來一支由知名商業領袖和頂級學者組成的“豪華”顧問委員會,其成員包括高盛前總裁約翰.桑頓(JohnL.Thornton),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以及人工智能專家、前百度總裁陸奇等。

約翰·桑頓認為,只有那些“長期價值追求者”(long-term greedy),才真正懂得創造價值的內涵並具備領袖潛質。關注長期價值而非短期利益,也是拼多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崢堅持的創業態度。在早先的致股東信中,黃崢強調:“我們的團隊若在不安中醒來,永遠不會是因為股價的波動,而只會是因為對消費者變化的不瞭解,以及消費者對我們的不滿意乃至拋棄。”

12個月活躍買家數達3.44億

納斯達克目前已成為全球科技公司的上市首選,全世界市值前五名的企業都在納斯達克,雲集包括Facebook、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在內的各大科技寡頭。

拼多多更新後的招股書披露了2018年Q2季度的運營數據,其繼續保持著迅猛增長勢頭。

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12個月間,拼多多GMV達2621億元,活躍買家數達3.44億,活躍買家平均消費額從674元增至763元。當季,拼多多的平均月活用戶達1.95億,較Q1季度增長17%。

數據顯示,拼多多平臺收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拼多多全年佣金及廣告收入為17億元,2018年Q1季度佣金及廣告收入達1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漲37倍。

作為一家創立僅3年的科技公司,拼多多希望發展成為“Costco+Disney”的獨特模式,目前已迅速成長為電商行業的第三極,受到了多家國際頂級投資機構青睞。

繼續擴大“拼農貨”計劃

拼多多在招股書中特別提及,公司將在2018年繼續加大對“拼農貨”計劃的流量扶持力度。數據顯示,2017年,拼多多共扶持了中國730個國家級貧困縣的4.8萬名商家。在國內土地相對零散、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拼多多解決了“多對多”的流通渠道和農產品規模化上行的問題,通過“拼農貨”計劃,拼多多快速聚合前端消費者需求,直接反饋到產地,將供應環節縮減到極致,為打開農產品大規模上行通道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模式。通過“拼農貨”,平臺可以按照季節、產地、品種等維度,用“拼”的方式將遍佈全國的果園和農田,直連3.44億消費群體,找到一條符合中國特色、契合中國農業離散化生產的發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