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上半年净利锐减31亿 广州机动车可跨省异地检验

1、 长安汽车发布半年业绩预告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亿元至17亿元,同比下降67.54%至63.21%,每股收益约0.31元至0.35元。2017年上半年公司盈利约46.21亿元,每股收益0.96元。长安汽车在报告中称,上半年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尽管公司自主乘用车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来源于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致使公司半年度业绩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

点评:从合资版块来看,今年上半年长安福特累计售出新车227,702辆,同比大幅下跌38.9%;长安马自达累计销售新车90,237辆,同比2017年的91,013辆,基本持平。由此可见,长安汽车此次公告所称“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大幅下降”或指主要受到长安福特销量下降的影响。实际上,长安汽车合营方福特今年上半年在华业绩欠佳,6月份福特汽车整体销量滑坡严重,仅售出了62,057辆新车,同比下跌38%。今年上半年,福特在华共交付400,443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此次降幅或为福特自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大值。

2、6月电动汽车市场观察:过渡期结束,销量首次年中下探

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纯电动乘用车销售5.2万辆,较5月大幅减少20%,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售2.2万辆,较5月增长了15.79%。受纯电动车型销量下滑的影响,今年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比5月减少了11.9%,首次出现年中下探之势。

据了解,5月是2018年新政实施过渡期最后一个整月,不符合新补贴标准的车辆集中放量,创造了不正常的年中高峰,使得6月数据环比下跌。另外,因政策调整,6月市场还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A00风光不再,A0级A级车攀升。

点评:从历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月度销量走势看,一般是年底冲量,次年年初回落,全年逐月上扬,直至年底再次冲量,而2018年的销量回落,显然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当然,随着补贴新政的实施,市场后续环比数据应该会重拾升势。不过,电动车市场对政策这种亦步亦趋的态势,已经持续了近十年。市场如果不能脱离补贴走出独立态势,等补贴完全退出之后,真的就要断崖式下跌了。

3、“日本制造”再下神坛,日产承认排放及油耗数据造假

去年,日产汽车质检丑闻爆发,令该企业的诚信体系一度坍塌。而过了几个月风平浪静的日子,日产汽车竟然又被查出尾气数据造假。

日前,日产召开记者会,承认“公司在日本国内5家工厂生产的19款车型存在尾气排放和油耗测量造假问题”。而至于造假原因,主管生产和开发业务的日产汽车执行董事山内康裕称,“迫于交货压力,质检员通过造假来提高检测效率,但这些工厂并没有配备拥有检测知识和技能的监督员。”据了解,日产已联合外部律师对该造假丑闻展开调查,而日本国土交通省也要求日产汽车在一个月内上报应对措施。不过日产方面表示其全部在售车型的排放和油耗数据符合规定。

点评:此次被曝光的排放和油耗数据造假问题,很可能会让已经信誉受损的日产雪上加霜。尽管日产汽车目前在华销量形势喜人,但是否能长此以往保持优势,一切仍有待市场检验。

4、“高田气囊”爆炸隐患再现 日产和马自达在北美召回超14万辆汽车

据外媒报道,由于高田气囊缺陷,可能会发生爆炸,导致碎片飞出伤及乘客和司机,为替换高田公司的乘客气囊气体发生器,日产汽车将在美召回近105,000辆小型汽车以及在加拿大召回超4万辆汽车。由于同样的原因,马自达也正在美国召回近27万辆汽车。其涉及全美2003至2008年款马自达6、2006至2007年款马自达Speed 6和2004年款MPV。此外,马自达认为一些地区的气候也可能导致安全气囊推进剂降解,在这类地区的2005至2006年款MPV车型也被召回。

点评:高田气囊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化学硝酸制造小爆炸,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小爆炸使气囊膨胀,从而保护车内人员安全。但是,该化学物质在高温及潮湿环境下会导致安全气囊以过大的力膨胀,从而使气囊破裂,向车内散射出金属碎片。全球因此至少有23人死亡、300多人受伤。

5、广州机动车可跨省异地检验

6月28日,公安部推出了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其中16项广州已实现或大部分实现,剩余的4项,包括推行跨省异地检验便利驾驶证省内异地申领便利车辆异地转籍登记推进交通事故网上处理,也将在9月1日前完成改革。

点评:这些年,广州交警推出的”放管服”举措,给车主带来巨大的便利,南都君日前就亲身享受了其中的一项:车管业务“就近办,只跑一次”,通过附近的邮政网点办车辆年检。据了解,车主无需前往车管窗口,可就近到133家邮政网点,办理22项车管补、换牌证业务。

栏目主持:一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