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人會怎樣

我們那兒說一個人好,就倆字,仁義,這是個高標準,仁愛、正義。說一人不咋地,奸詐,不仁義。

資治通鑑開篇就提到了一個人,說明了不仁義會是什麼下場。智伯(前506-前453年),即智瑤,也稱荀瑤,春秋末年晉國執政大臣。當時晉國有個叫智果的,認為智伯有五大優點一大缺點。優點是長相好、有力量、多才多藝、能言善辯、性格果斷。缺點是不仁義。因為不仁義,智果不同意立智伯為智宣子的世子。後來智伯被選中後,幹了一件不仁義的事,直接導致三家分晉。

當時晉國屬地分三大勢力,韓趙魏。智伯借掌控晉國權力中樞的機會,分別向韓趙魏三家勒索土地。智伯首先向韓康子要土地,韓康子不給,大臣段規說,如果現在不給地,智伯就要派兵打我們,給他地,他肯定還會向其他家勒索,其他人不給他的話就會跟他打仗,到時我們可以再靜觀其變。聽了段規的勸說,韓康子同意了。

智伯向魏桓子勒索土地,魏桓子不給,大臣任章說,為啥不給他地,滿足他,讓他驕傲,驕傲就會輕敵,我們被割地的幾家才有機會聯合啊!經這麼一分析,魏桓子也同意了。

智伯又向趙襄子勒索,趙襄子拒絕,公元前455年智伯帥韓魏兩家兵攻打趙國,趙襄子逃到晉陽(今太原晉源區)自保,這一仗打了三年,智伯久攻不下,趙襄子以逸待勞。

公元前453年智伯想了個辦法,引水攻城,馬上就要把晉陽城給淹了,就在這時,趙襄子派張孟談遊說韓康子與魏桓子,講述唇亡齒寒的道理:我趙國滅亡,下面就該輪到你們韓魏兩家了!韓魏兩家與趙襄子達成協議,一致背叛智伯。趙襄子派人決河堤,用水反灌智伯軍,韓魏兩家在兩個側翼包抄,一舉擊敗智伯,這也是“反水”一詞的典故出處。

智伯被殺,頭骨被刷上漆當酒器,智伯的不仁義,不但身敗名裂,還導致了晉國滅亡。韓、趙、魏藉此瓜分了智氏封地,五十年後,公元前403年周天子不得不封韓、趙、魏為諸侯,三家分晉。公元前349年晉靜公被殺,晉國最終滅亡。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智伯有一大段評論,暢談選人用人標準,寧選愚人,不選小人:“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鎔範,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智伯屬於才勝德的那一類。晉國把寶壓在智伯身上,選錯了人是肯定的。到底該堅持什麼選人用人標準,人盡其才?以德為先?五湖四海?具體堅持什麼標準,恐怕還需根據實際情況。德才兼備當然最好,但聖人難得;有德無才,只能坐而論道,唱高調談要求;有才無德,到頭來培養了個騙子,更不可取;似乎五湖四海這一標準更具可行性,什麼樣的人都用,團結起來,各盡其能,這一標準曹操用得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