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世界杯“怒砸”的56亿广告费,能赚回来吗?

据市场研究公司Zenith的调查显示,来自中国的品牌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投入达8.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8亿元),中国赞助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

早在世界杯开始时,白岩松就曾吐槽:“这届世界杯,中国除了国足没去,其他都去了!”虽是一句玩笑话,却道出了中国观众和中国企业对“世界杯”的热衷,远超以往。

中国企业世界杯“怒砸”的56亿广告费,能赚回来吗?

为何中国企业如此热忠于世界杯?

“一方面本身中国企业发展到现在阶段,企业实力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决定了需要世界杯这样一个平台,去提升自己的国际化程度,或者是加强品牌在国内的影响,和竞品形成差异化。”

“另外一方面,由于国际足联在赞助商市场的一些变化,一些品牌由于自身的业务的调整,比如索尼,借此退出了本届世界杯赞助,这给了中国企业例如万达加入进来的机会。”

《经济学人》认为,国际足联过去被深度曝光的腐败乃至洗钱和诈骗等丑闻,导致很多西方企业怕波及自身形象,而且美国政府在2015年起诉的40个涉及国际足联腐败问题的组织和个人,也进一步打击了西方企业赞助世界杯的积极性,但中国企业并不在乎这些情况,因此成为了填补西方企业空缺的理想对象。

赞助体系又为FIFA带来了多少的收入

据国际足联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杯获得赞助收入约5.6亿美元,2010年世界杯赞助收入猛增至10.97亿美元,2014年世界杯的赞助收入则达到15.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4年世界杯,在今年世界杯赞助商数量锐减的情况下,FIFA的赞助收入依旧达到了24亿美元。公开数据显示,此次除了广告赞助外,世界杯电视转播权、授权品牌产品销售等预计将让FIFA获得超过80亿美元的收入。

数亿万元的世界杯赞助费,值得吗?

世界杯全称为国际足联世界杯(FIFA World Cup),每四年举办一次,为世界上知名度和含金量最高的足球比赛。

体育营销是品牌全球化的捷径。国际经验显示,企业品牌知名度每提高1%,需要投入约2000万美元广告费。利用大型体育赛事营销,同样的投入,知名度可提高10%。所以,即使需要支付高额的赞助费,中国资本对世界杯依旧趋之若鹜。

中国公司海信从体育赛事的营销中找到了国际化的方向。2016年,海信成为欧洲杯顶级赞助商。欧洲杯所在的2016年第二季度,海信电视在欧洲市场销售猛增56%,环比增长65%。这也给了海信拿下世界杯赞助商的极大动力。

现代汽车也曾从世界杯的赞助中尝尽甜头。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上,现代汽车斥资15亿欧元成为官方赞助商,同年其在美国的销量增长高达40%,品牌认知度从32%一举跃升至67%。

巨额的赞助费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如何借助世界杯的东风,根据企业特点做好营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是赞助商们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有些企业如果在整个的世界杯营销能够做得再整合一些,投资回报率会更高。目前来看,尤其有的签约比较晚的,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预热、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二次传播,比如有的公司只是有一些户外广告的露出。

“我们看到的是,很多甲方爸爸们就是一拍脑门的决定,一开始就没有很专业、仔细的分析,用的时候也没有很好的规划,事前没有目标,事后也不好衡量效果。”张庆表示。

世界杯带来的“经济效应”并非一个短暂的时间点,而是一个长久影响。白花花的银子究竟花的值不值,也许将在后续中逐渐显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