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零售?

鴕鳥先生


自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以來,在新零售概念是真是偽的爭議聲中,新零售業態層出不窮。面對這個被稱為萬億級的大市場,新零售從業者又會如何應對市場的各種變化?它下一步發展方向在哪裡?每一家企業對新零售的理解都不一樣,答案也各異。

  在近日由全球未來科技大會組委會主辦,上海市互聯網協會、艾媒諮詢集團承辦的“2018全球未來科技大會”上,來自新零售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就新零售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討論。

(圖為大會現場)

  加入阿里之後,餓了麼:不想做只是送外賣的企業

  對於企業而言,新零售帶來的是一次產業升級的機遇。今年以來,在阿里生態資源加持下,餓了麼新零售業務正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餓了麼加入阿里,未來會成為阿里本地生態的重要入口,目前我們這個事業部負責落地執行餓了麼和阿里大生態新零售的結合。”餓了麼新零售事業群戰略官付春龍在上述大會上表示。

  7月5日,阿里巴巴零售通和餓了麼正式宣佈戰略合作計劃,雙方將對遍佈全國的天貓小店進行聯合運營賦能。一方面,零售通會幫助他們更便宜進貨、更科學地管理店鋪,另一方面,餓了麼會為其提供線上銷售平臺,蜂鳥配送提供24小時本地即時配送服務。

  作為國內主要的外賣平臺之一,加入阿里生態圈之後,餓了麼有意往新零售方向擴展。據悉,餓了麼一方面會加入更多零售品類,比如水果、生鮮、藥品、鮮花等,同時會進行銷量的升級,依靠數據驅動,以用戶為中心,推動線上線下的融合。

  在付春龍看來,餓了麼當下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建立起本地生活服務品牌的定位。“在消費者心中,餓了麼還是送外賣的,我們應該改變這一形象,逐漸擴充到本地生活服務的更多品類。如何在融入阿里生態的過程中,儘快和阿里生態的零售板塊業務進行融合,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他說。

(圖為《人工智能崛起,新零售走向何方》高峰對話現場)

  餓了麼想要趕上新零售的大風口,藉助阿里的資源優勢顯然是一個明智之舉。據悉,從今年4月份開始,餓了麼就與零售通在杭州展開了試點合作。有報道稱,在餓了麼上線的杭州天貓小店,試運營1個月的交易額增長3倍,可樂、啤酒等爆款銷量增長10倍,單店的外賣交易額已跟線下持平。

  線上線下怎麼打通?最直接的媒介就是人臉

  如何把線上和線下打通,一直是新零售發展的核心問題。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各類新零售的技術服務提供商們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本次大會上,雲從科技副總裁張立給出了一個答案——“線上線下打通最直接地媒介就是人臉”。

  在新零售的戰場上,做得好的大多是那些有效融合了線上和線下的玩家。比如2016年6月宣佈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的沃爾瑪,通過深度融合,優勢整合,山姆會員商店、沃爾瑪官方旗艦店及全球旗艦店上線京東平臺,並開通了京東到家業務。這讓沃爾瑪獲得迅猛增長的線上業務,其也在全球品牌100強榜單中位列零售品牌的第4位。

  在張立看來,可以藉助人臉識別技術來打通線上線下,幫助商家更好的銷售商品給有需要的消費者。“人臉是唯一的身份特徵,可以來完成各種交易,這是接下來新零售發展可以嘗試的一個方向。”張立認為。

  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當消費者走進門店的時候,藉助人臉識別就可以對消費目標進行分析,進而輔助開展精準營銷。肯德基在中國門店裡已應用了天貓新零售人臉識別、自助點餐技術,被稱為“微笑支付”。

  除了雲從科技之外,一些科技公司也在加快人臉識別在新零售領域的應用。2018年,曠視科技就試圖搭乘新零售的快車,與國內便利店數字新零售賦能商——鮮生活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人工智能新零售研究院。

  開為科技的“夢之屏”的人工智能產品終端也在全國的便利店加速落地。這套以“夢之屏”終端為基礎的人臉識別會員系統,去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

  依靠人臉識別技術,開為的屏幕終端可為每位顧客建立人臉會員ID,首次建立人臉ID時,顧客需要掃描屏幕上二維碼關注便利店的微信公號,即可完成人臉ID與微信ID的綁定。

  社交用戶將突破3.1億,社交電商崛起

  2018年以來,社交電商崛起,成為新零售領域發展的一大亮點。拼多多赴美上市,展示出社交電商市場的巨大潛力。

  “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後,微商發展迅速,但是微商屬於個體群體,會存在種種約束,像拼多多這樣以正規軍的身份來做社交電商更有發展機會。”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

(圖為廣東省互聯網協會副會長、艾媒諮詢CEO張毅)

社交電商的興起憑藉的是國內社交用戶規模的迅速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整個中國社交用戶整體來說不到1個億,有業內人士預測稱,到了2018年這個數據一定會突破3.1個億。

  通過視頻、網站等社交化渠道,企業可以更有效的捕捉消費需求。一位視頻直播領域從業人士表示,現在企業也意識到,藉助社交化媒體貨新媒體的方式,能夠更多的影響到客戶的溝通和認知。

  艾媒在《2018Q1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社交電商用戶以年輕群體為主,30歲以下用戶佔比六成,其中24歲及以下用戶佔比31.8%。

  目前社交電商行業發展還未成型,不過如拼多多這樣的玩家已經在分割阿里和京東的市場份額。上述報告還顯示,目前國內社交電商的主要模式可分為社交內容電商、社交分享電商以及社交零售電商,小紅書、禮物說、洋蔥OMALL可以依次歸類。因模式不同,這些社交電商看似各自發展、互不干擾,但實際上隨著背後的投資脈絡逐漸清晰。

  小紅書上一批明星和網紅的“帶貨”能力,已顛覆了人們對商品銷售模式的固有認知:藉助社交分享,原本的電商平臺色彩被削弱,但實際促成的消費行為卻在不斷增長。

  目前,騰訊、阿里、京東等巨頭皆嘗試佈局社交電商,隨著巨頭的加入,社交電商的陣營勢必會不斷壯大。


投資界


新零售三個關鍵詞,觸達,融合,反饋。

一切商業創新都基於信息的流轉效率,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認為電商會革了傳統零售業的命,十年過去了,從最早的一味唱衰傳統零售,到開始新零售變更的篇章。電商的初期紅利期已經結束,已經將可以或認同電商模式的個人,產品,品類,行業刷了個遍,電商獲客成本越來越高。

反之來看傳統零售業,在電商的衝擊下一大批固步自封的傳統業態被踢出商業社會。一直不可否認的是傳統零售行業有著電商無法比擬的真實體驗式消費快感。

新零售是打通從知到達,從對立到融合,從使用到反饋的整條產業鏈升級。

利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傳播特性讓用戶更快的知曉產品,利用零售業態的直觀感受迅速觸達用戶,這是新零售的第一個變化。相對於傳統零售模式用戶來到店鋪被動接收被推介產品,新零售完成了早期觸達所需要的快速特性。用戶將更有目性的主動進入線下零售業態去體驗,而不是被動接收不對等的信息。

通過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推介,體驗,購買,反饋的一整套流程,改變了以前從品牌到大區分銷商>零售分銷商>零售點 完全割裂的無參與式體驗。及時的銷售反饋通道讓終端零售影響產品決策。將整個產業鏈通過數據融合的方式倒推回來,讓服務提供方(產品提供方) ,中間商,最終用戶都獲得體驗,銷量,品牌的提升。

新零售並不新,而在於藉助更有效的信息流轉方式,提升用戶幸福感。完成從一對多,到多對一的消費生態閉環。


token胡依林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的形態


過去一年裡,零售行業經歷了劇烈的變革,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圍繞對零售業變革的思考,提出了不少新概念,無論是阿里董事局主席馬總提出的“新零售”,還是蘇寧雲商集團孫總闡釋的“智慧零售”,以及其他大咖所總結的 “第四次零售革命”、“無界零售”,大家都嘗試重新定義,零售這一古老而又日新月異的行業。


關於新零售的提法,看到前幾天有媒體報道,雷軍說,新零售是他最先提出來的,他和馬雲在同一天講的,他上午在一個地方講的,馬雲下午在雲棲大會上講的。不管怎麼說,看來,大家都在關注、思考零售行業的變革和發展。


同時,在實踐領域,像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簡24、F5未來商店、繽果盒子,像猩便利、果小美、每日優鮮便利購等等零售新物種,以及像碼隆科技、好買衣、匯納科技等創新創業公司,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生物識別、千店千面等新技術和新玩法。


聚焦新零售領域的創業者,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加上炙手可熱的資本加持,也紛紛押注新零售這一賽道,新零售成了2017年最熱的行業風口。


新零售的變革和演進,與大的社會背景——“消費升級”密不可分。新的生活方式、消費心理和行為,成為推動商業變革的重要力量。隨著經濟發展和財富的積累,消費升級成為一大顯著趨勢,消費結構和層次的提高,消費水平以及消費理念、消費認知能力的提升,對於零售業無疑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如何重構零售的關鍵要素“人、貨、場”?阿里研究院今年3月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對新零售給出了一個定義:“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的形態”,這一闡釋得到了零售業界的廣泛認同,數據作為新經濟和新商業的能源,成為驅動新零售進化的關鍵因素。


說到數據的價值,其實,零售企業歷來都非常重視數據,“日本便利店之父”、7-Eleven創始人鈴木敏文先生,對於數據的價值早就有深刻的洞察,他是這樣講的,“即使擁有店鋪和賣場、持有工廠或生產設備,具備物流設施,掌握了充足的人手,但是如果不知道該賣什麼、該怎麼賣、該賣多少量、該在什麼時機賣、該賣給誰、該如何提高人的產值,那麼就算萬事俱備,也都是白搭。可見,數據對零售企業的商業決策和經營至關重要,甚至左右企業的興衰存亡。


同樣,要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也離不開大數據。要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前提就是要了解消費者,通過大數據實現對消費的精準畫像,深刻洞察消費者需求。


過去的一年裡,無論是傳統的零售企業轉型,還是進入新零售賽道的創新創業公司,都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多的探索,完善商品(貨物)、會員(消費者)的數字化體系,同時將線上和線下融合打通,以實現對消費者的深度洞察,實現售賣場景(場)的精準營銷,實現消費者需求和商品的精準匹配。


阿里巴巴等零售企業,今年雄心勃勃地宣佈了對傳統 “夫妻老婆店”的改造計劃,無論是天貓小店還是京東便利店,重點講的故事都是對“夫妻老婆店”的全面數字化改造升級,以及供應鏈大數據賦能。而對於像猩便利、甘來等這樣的無人零售企業,則在數據驅動和以消費者為中心方面走得更遠,提出了“千店千面”的戰略,無人零售或者智能零售的背後,更需要大數據的支撐。


除了大數據之外,驅動新零售進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技術的力量,是人工智能。一年前,亞馬遜推出無人實體商店Amazon Go,利用計算機視覺、融合感應器系統、生物識別、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店內使用大量的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通過物聯網將人、商品和場景連接起來,可以識別顧客的動作、商品以及商品位置的變動,顧客拿了就走,無需排隊、無需結賬的購物體驗,使得整個零售界為之震驚。今年,阿里巴巴等國內零售企業,以及簡24等新創新創業公司,都積極佈局這一領域,並推出了樣板店。


過去一年新零售的進化,另一個顯著表徵是場景革命,跨界和零售業態的融合,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被稱為“四不像”盒馬生鮮這樣的新物種不斷湧現,永輝超級物種、百聯riso、步步高鮮食演義、新華都海物會等也紛紛跟進,融合了超市、餐飲、生鮮、電商,甚至空間美學、書店等業態,而且表現十分搶眼。


回到零售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成本、效率和體驗。對於零售業來講,無論是新消費升級、大數據賦能、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以及場景革命,最終都指向一個目標和追求:通過“人、貨、場”的重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體驗。


新零售進化之路,將圍繞這三個維度展開,而且未來的變革,可能要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面對零售行業的大變局,作為從業者,我們唯有擁抱變化,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才能創造未來。



36氪


全球領先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佈的《2017年中國新零售行業白皮書》,裡面對新零售進行了解析,報告指出新零售是以互聯網為基礎、以大數據為支撐,將線上平臺、線下實體店和物流配置緊密結合的新型零售模式。下面我們通過報告一起來了解一下新零售行業吧!

報告顯示,2017年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預計達389.4億元,未來五年無人零售商店將會迎來發展紅利期,2020年預計增長率可達281.3%,至2022年市場交易額將超1.8萬億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無人零售商店有解放人力和時間成本的優勢,被各大電商平臺及知名品牌所認可。但無人零售商店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於技術與信用體系的健全完善。

以下為報告詳細內容:

無人零售商店勢頭看好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無人零售商店交易額預計達389.4億元,未來五年無人零售商店將會迎來發展紅利期,2020年預計增長率可達281.3%,至2022年市場交易額將超1.8萬億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無人零售商店有解放人力和時間成本的優勢,被各大電商平臺及知名品牌所認可。但無人零售商店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於技術與信用體系的健全完善。

商品質量是優先考慮因素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移動電商用戶網購優先考慮因素分佈中,商品質量成為用戶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佔比48.1%;此外,商品種類豐富度、物流快慢等因素也受消費用戶重視。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產品質量始終是吸引消費用戶與增強其消費信心的重要基礎,同時,優化服務和產品體驗也成為移動電商用戶對新零售業的期待。

退貨和退款環節是消費服務痛點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消費用戶對付款和收貨環節評價最好,均為7.70分,而退貨和退款則相對較低,為7.20分。用戶投訴情況顯示,商品與描述不符和質量問題是構成用戶對商品售後環節滿意度不高的兩大主要原因。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售後服務優化成為制約優化消費體驗的短板,而新零售購物方式更應在這一環節優化服務以增強用戶粘性。

中國消費用戶對新零售業評價和期待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當前用戶對網購體驗持滿意態度的佔比為38.8%,整體網購體驗仍有較大上升空間。在未來有待改善的方面,提升線下用戶體驗成為移動電商用戶最大的期待,比例為55.7%。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實體店產品的展示與技術、設計相結合成為增強用戶體驗的有益之舉,有助於增強新零售業的用戶粘性。

以上僅為報告節選內容,查看詳細報告請前往:http://www.iimedia.cn/59818.html


艾媒諮詢




我覺得理解新零售,可以從為什麼做新零售?什麼是新零售?怎麼做新零售?分享心得如下:

一、為什麼做新零售?

(一)消費升級——消費者發生變化: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買到想要的商品和享受服務。

(二)科技創新——商業基礎設施發生變化

1、科技創新:科技進步導致生產力發生變化,導致商業設施發生變化,導致買和賣的方式發生變化。購物變化:行商-坐商-網商-雲商,購物方式:腳-手-嘴-眼-腦

2、零售本質:買的開心,賣的賺錢。

貨品緊缺時代,買得到就開心;品牌時代,是買到好東西就開心;今天,買到想要的東西就開心。新零售的方式,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習性,對市場的判斷,加上新型的營銷方式,

賣的賺錢:今天應該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成本,包括供應鏈管理、零售技術、運營方法等切入。

二、新零售是什麼?

本質:人貨場重塑:

1、人:

年齡:70後能不買先不買;80後有需要就買;90後喜歡就買;00後想買就買。以前只能在門店購物,今天消費場景涵蓋線上線下,場景呈現多樣性。線下引流到線上,把商品數字化、管理在線化、營銷在線化,最終實現顧客數字化;再從線上引導線下增強體驗,提高連帶消費。

2、貨:傳統商家賣現貨,是大眾貨、必需品,個性化不足;新零售需要重塑供應鏈,需要商品多樣性、個性化、有內容、定製化,消費者買的不只是看得見的東西,可能還是一種解決方案,歸屬感,服務感,關懷和感動。

3、場:

指消費的場所和場景。

1、人有三種場所切換:

A、在家

B、出門

C、在辦公室

2、場景:基於各種場所,對應的購物場景。

A、技術性場景:掃碼購、小程序購、APP購、店鋪現貨購、直播購、VR購、觸屏購等;

B、體驗性場景:29分鐘達、次日達、定期送;生鮮食材加工等流程性場景。

以人為本:

強關係:新零售做得好與否,取決於有多少超級用戶,因為他們信任商家,信任導購 ,復購率高,樂於分享傳播。

弱關係。

隨機關係。

三、怎麼做新零售?

(一)商業模式:零售模式,從零售理念、模式、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內容等落地新零售。

(二)IT系統軟件

數字化改造:

1、顧客數字化

2、商品數字化

3、營銷數字化

4、交易數字化

5、管理數字化

智能化:門店智能化經營,線上線下融合、前端後端打通;

社會化:賣自己的貨,賣別人的貨;自己賣,別人賣。商品、會員、渠道、社會化服務共享。

(三)供應鏈打通:多種貨源對接

總結就是,新零售落地,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從模式,運營,技術,貨源等方面切入。


新零售研究


新零售簡單的說是將服務與產品的售賣組合,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的新興大的零售方式。核心思想是依託大數據重構零售活動中關鍵要素—人、貨、場,進而催生出與以往不同的零售新生態。

新零售核心的理念在於整合線上與線下資源實現兩者的一體化進程,其關鍵在於依託互聯網的線上力量和線下的實體店終端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合力,完成電商平臺和實體零售產業在商業維度上的升級和整合。這樣的變革將促成價格消費時代向價值消費時代全面的轉型。在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前,也有學者提出過“零售數據化”的構想。但是馬雲提出的理念更加全面和立體,他指出“傳統零售應該利用大數據、物流、電子商務來打造新零售”。所以可以說新零售總結為“線上+線下+物流”的形式、圍繞消費者為中心,將會員、支付、庫存、服務等方面數據的全面打通。開展的一種新的零售方式。它將重新定義了傳統的人、貨、場的角色地位和在零售活動中的位置。

就整個零售業來說,競爭早已不再是線上和線下的模式之爭,而要回歸零售的本質:更高效和優質地服務消費者才是取得市場的硬道理。整合了大數據的新零售不會改變零售的本質,最終能否成功,取決於成本效率和購物體驗。從新零售的理念來看,比較吻合。新零售就是以用戶體驗為中心,藉助互聯網經濟下的大數據實現最大化的交易和生產效率,所以前景比較樂觀。


家族企業雜誌


“新零售”這個概念最近很火、很時髦,這個詞是阿里巴巴馬雲在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的,“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不得不服馬爸爸,他提出的概念能給整個行業帶來影響。新零售是什麼?按照定義,是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商品生產、流通和銷售過程升級改造,重塑業態結構和生態圈,並對線上、線下和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不好理解?一句話:大數據+線上+線下+物流≈新零售。這幾年,由於電商的迅猛發展,網購越來越火,傳統的實體賣場已經在經歷寒冬,而與此同時,純電商的日子也不好過,由於先天的短板,線上購物體驗始終不及線下,要在網上買“正品行貨”還需要擦亮雙眼才行。所以,線上線下的深入融合成為大勢所趨,而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線上線下的融合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實際上,新零售也不是什麼“新事物”,比如蘇寧雲商一直就強調線上線下融合,2013年提出的“線上線下同款同價”曾經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蘇寧的提法是“智慧零售”,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為要“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後浪後浪


新零售的三大核心要素是“線上“,”線下“、”物流“,線上突出的是服務、線下升級的是體驗、物流提高的是物品流通效率!

新零售

我首先說結論,新零售不會像共享經濟那樣成為資本的玩物,淪為泡沫,理由如下:

1、國家政策的支持,2016 年11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明確了推動我國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這些年來,實體經濟特別是千千萬萬的實體店被互聯網電商壓的夠慘,紛紛倒閉,國家需要新的力量來轉變這種不利局面!

2、新生代企業家、特別是電商巨頭的踴躍加入,據統計,有超過一半的新生代企業家都和新零售掛上了鉤,阿里與銀泰百貨、三江購物、百聯集團、新華都等傳統零售達成合作、騰訊,京東牽手永輝超市,分別持股5%,百度與Today合作。

在如此巨大力量的推動下,氣候已經形成,需要的只是時間的進一步孕量,讓其破繭而出!

3,目前出現的新零售場景發展勢頭良好,盒馬生鮮、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小米之家這些新生代的實體店面沒開一家,人氣爆棚,他們作為行業的領頭羊,能夠做得如此成功,證明了這條道路的可行性!

新零售

新零售的發展將會帶來哪些改變呢?

1、線下消費場景的升級,過去擁擠、油膩、雜亂的購物環境將會逐漸的被替代,明亮、寬敞、舒適的購物環境將越來越多的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現實購物變成了一種樂趣和享受

2、以企業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將走向以消費者為中心,未來一切都將以客戶為中心,客戶驅動。工業時代,C2B、客戶中心只是一個口號,現在已經是大家正在追求的最高境界

3、技術帶來的定製服務將更加貼合市場的需求,減少浪費

比如以前是工廠生產衣服、商場銷售,由客戶選擇購買,會出現產量過剩及產品不討喜出現滯銷,現在變成提供部分暢銷產品,給出差異化定製模塊,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定製衣物,大數據後臺分析,某件產品受市場的喜愛度及需求量按量生產

純手碼字,個人原創,如果覺得小編寫得有用,記得關注、收藏,歡迎發表評論一起探討!

4、物美價廉,假貨越來越沒有市場,新零售的崛起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精品店進入我們的生活,比如京東便利店,走進各個小區,街頭的各個角落都是類似於京東便利店的連鎖小店,統一採購、統一監管、統一價格、統一售後,批量採購的價格優勢和統一的監管假貨的生產空間進一步縮小

工匠精神

新零售的出現帶動了社會的進步,也會讓部分特別是傳統行業的小老闆們生意是越來越難做,小商家該如何轉變思路,化被動為主動呢?

1、更加的貼合與消費者

消費者是商家立足的資本,在信息透明,各大新生力量的崛起,以前做的爺爺獨家生意未來會越來越少,誰優先提高更優質的服務、誰能贏的口碑誰就在未來生存得更好!

2、敢於使用新的技術工具

新零售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這就意味著會不斷的出現新的技術,比如,早些 年的外賣平臺、微店、目前很火的騰訊小程序,總有很大一批商家後知後覺錯過了,首先把握並很好運用新工具的商家將獲得更多的利益!

3、小而美精品化成為趨勢

人們早已經不缺吃穿,需要的是生活的品質而非數量,對於小商家來說,走精品路線意味著可以將更多的資金和時間花在一類事情上,只有這樣才能打磨出讓人留下記憶的好產品,比如炒飯屆的梁小候,就是典型的在一個細分領域打造品牌

4、靠近有技術和實體的大商家,搭順風車

如果你沒有能力自研生產,最快捷的方式是尋找有實力的大商家,藉助於他們的平臺發展,比如加盟京東便利店、加盟奶茶屆的1點點,樹大好乘涼,打造大的環境的事交給有實力的總部運營,你搭乘他們的順風車,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即可

“開店好生意”--只聊開實體店的事,關於開店你有撒想了解的給我留言,大家最關心的才是我應該好好去寫的,寫了沒人看,等於沒寫!


開店好生意


全民控股才是新零售

全民的左手是中國製造,右手是消費者(也是企業員工和決策者的總和)。

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製造與平臺之間的互信,解決消費者與平臺之間的互信,需要新建中國製造與全民各持股50%的新零售平臺。互聯網的底層邏輯將由免費共享變為股權共享,這個新零售平臺內生信譽,股東可以用自己獲得的股權信譽為抵押,向平臺借提貨權。我們假設起點全民認為新零售平臺價值3萬億,那麼,中國製造和消費者將可以各獲得1.5萬億基礎信譽。我們把這種基礎信譽稱之為AIC。A代表勞動者承諾,I代表平臺的未來服務承諾,C代表中國製造的產品承諾。

AIC被所有股東發行人承認,和法幣一樣通用支付。

AIC的定價權由所有股東決定(NOT金融中介),可以相對美元每年升值10%。因為相對美元每年升值10%,所以AIC會成為全球投資人的最理想投資標的。將可以實現“全球售”,中國製造將由賣貨變成賣錢。在賣錢的過程中,自然構築覆蓋全球的結算網絡。

中國製造和消費者聯合用AIC投資創新項目,可以獲得創新項目的提貨權(AIC)和創新項目的原始股權。3萬億AIC投出去,全體股東手中會獲得3萬億新AIC和價值數十萬億的原始股權。完成一輪投資,新零售系統內會產生6萬億AIC和數十萬億的創新項目股權。

玩出新零售

新零售從C端開始,有人做一個全民持股的記賬系統。消費者註冊登記即可獲得1金股,金股每日派息1AIC,1000AIC又可以兌1金股。同時,大家提出需求和為需求提出解決方案都會獲得AIC獎勵,另外,大家建設群,群主會獲得更多的獎勵,群成員也會獲得相應獎勵。獎勵總量14000億AIC,可以兌走14金股。這等於每個消費者有2個身份,一個身份是註冊人,可以無差別的獲得1金股;另一個身份是參與者,平均也是每人獲得1金股,但實際每個參與者會因參與深度的不同,而形成顯著差別。

這個遊戲玩到底,28億金股被14億人瓜分,並且由14億人完成28000億AIC的投資,大家會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第一,14億人只需1天時間就可以把自己的單位搬到新零售平臺(玩的過程中,已經有創新者按照大家的需要建成)之上,每個企業的上下游和員工都在新零售平臺之上,AIC自然可以派發工資與支付供貨款。價值鏈會很自然的打通了,中國製造只需接受AIC的支付,就可以獲得平臺新零售平臺的股權補貼。例,一個商戶,接受1000AIC支付,系統會自動收取他50AIC的分銷佣金,同步補貼給他價值100AIC的股權。他用100AIC的股權為抵押,可以借走100AIC。這樣他實際獲得的是1050AIC,而系統也獲得了50AIC的分銷佣金,這個利潤對應會創造1000AIC的股權價值。除了補貼給該商戶的100AIC股權,剩餘900AIC股權是社會福利。

第二,全民可以在1年時間內建成世界最先進的智能教育平臺。因為學習者和教師ALL IN全民。全民預付10000億AIC給智能教育平臺,這個掛在雲端的獎勵會吸引所有教師直播和錄播課堂授課內容,所有教師完成1年課堂授課內容ALL in智能教育平臺,學習者喜歡進清華課堂,就可以進清華課堂,喜歡進北大課堂,就可以進北大的課堂.....學習的自由度會產生一個質的飛躍,所有學校的教學資源都會轉化為每個學習者可以擁有的教學資源。

第三,全民投出10000億AIC,建設500萬套高品質的住宅(10座新城市),中國製造用賺走的1萬億AIC,可以回購500萬套住宅,這會把住宅的價格鉚釘到20萬AIC。AIC相對人民幣會升值5倍。在住房領域的購買力只逼美元。請注意,加入中國製造買走所有住宅,看似投資人賬面收益為零,但實際AIC的購買力卻升值了5倍。這個升值空間才是AIC投資人的真實收益。簡言之,可追溯的AIC可以按照生產成本鉚釘商品價格,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人買不起中國貨的頑疾。

第四,中國製造以提貨權(AIC)給政府納稅,等於是中國製造打白條給政府納稅。政府可以提前收取若干年的稅收,來建設社會福利保障體系。

...........

站在14億人被一個公共網絡系統鏈接為一個命運共同體的支點之上,

我們做什麼都會變得十分簡單,因為我們的勞動才是真正的資本,中國製造的產能才是真正的資本,它們比黃金、紙幣都更加靠譜。

自組織管理與控制

全民被分為1024個分理處,

每個分理處建設1024個社群,每個社群有1024名成員。

10億人都在1024個分理處體系內。

每個分理處獲得公共網絡的源碼和所有鏡像數據,每個分理處可以隨時查賬,任何違約點都可以隨時被拋棄,因為大家承認,AIC和股權才是錢,大家不承認,被拋棄的AIC和股權會立即變成數字。這就會很輕鬆的約束每個平臺的技術方不敢作惡。原因無他,自己手中的數據只是1024份數據中的1份,一旦自己作弊,1024個分理處把自己這個點甩掉,對其正常運行沒有任何影響,而對其自身則是所有曾經的努力歸零。

同理,任何外部力量封禁1個點,幾個點,根本不起任何作用。至於敢於在光天化日之下得罪全民的企業或機構,實際是根本不存在的一種傳說。

全新的資源配置方式:10億人,每人拿10AIC(玩),總量是100億資本。可以輕鬆的在幾小時內完成集結。而傳統方式,哪個企業動用100億投資不是反覆論證的戰略?玩的效率勝遠勝戰略說明:傳統已經OUT啦!

1024名玩家招募中

1024名玩家,每人建設1個1024人的群——100萬玩家集結完畢。

100萬玩家,每人建設1個1024人的群——10億玩家ALL IN。

世界本可以簡單!

相關理論:中信出版社,《智能社會》

配套試驗:雲錢包,玩出未來!


高金波


看到題注的問題簡述,大概是想借這個風口創業,但是,只是作為參考意見啊,筆者這裡不是很推薦。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人們對新零售這個詞應該不會再感到陌生。根據去年阿里發佈的《新零售研究報告》中對新零售的解讀為,“新零售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而新零售的核心價值,是將最大程度地提升全社會流通零售業運轉效率”。

更具體的解釋,就是新零售系統通過大數據對傳統零售商業賦能,幫助業態優化資產配置,孵化新型零售物種,重塑價值鏈,創造高效企業,引領消費升級,催生新型服務商,並形成零售新生態。但是如何具體實現這個零售新生態,目前入局的各方勢力也已經紛紛拿出了自己的戰略。

【戰略一:從生產入局,通過大數據調整產品研發】

【代表企業:阿里巴巴、AliOS、斑馬網絡、神龍汽車】

新零售的三大特點之一“以心為本”,指的是掌握數據就是掌握消費者需求,未來技術帶來的創造力,將會無限逼近消費者內心的需求,圍繞消費者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內心需求,想必在銷售和後期服務做得再好,也沒有直接在商品生產的環節動刀子來的效果好吧。

在去年10月杭州•雲棲大會期間,AliOS攜手斑馬網絡與神龍汽車就未來汽車智能化達成戰略合作,未來將推出更多基於AliOS的智聯網車型。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AliOS總裁胡曉明曾表示:“未來,AliOS將持續深耕汽車操作系統領域,攜手斑馬網絡和更多汽車全產業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汽車行業的智能化轉型。”

對於這些傳統車企來說,顧客的消費傾向其實原本是有專門調研的,比如顧客在前往4S店時可能會填寫的問卷調查,以及消費後的回訪等,然後根據收集到的有限數據決定新品研發方向。但是現在有了阿里大數據描繪更加具體的消費者畫像,車企就能夠獲得更全面的數據深入瞭解消費者的購物傾向。

除了改變車企,AliOS家族面向IoT領域開源的輕量級物聯網嵌入式操作系統AliOS Things,也將提供極致性能,極簡開發、雲端一體、豐富組件、安全防護等關鍵能力,並支持終端設備連接到阿里雲Link,可廣泛應用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新出行等領域。

【戰略二:物流成為突破口,空運大閘蟹】

【代表企業:順豐】

新零售強調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零售物種大爆發”,即指零售的形態、物種會更加多元。未來,藉助數字技術,很多業態都會延伸出零售的形態,而更多零售物種,也就是交易主體將大量出現,任何人都可能成為零售商。其中就包括髮展迅速的物流業。

順豐大當家於近年低調上線,目前擁有獨立的App可提供的商品包括水果、海鮮水產、肉蛋食材、乾果零食、鮮花綠植等8種品類,並承諾所有上線商品由順豐包郵,在售後方面提供快速理賠等服務。而在今年9月,順豐和其他物流一同,在大閘蟹這一特殊商品上,上演了一出“生死時速”。

大閘蟹本身就是一種不容易保存的產品,如果沒有快速有效的冷鏈運輸,而使用普通快遞的話,在運輸的路上很快就會變質。去年,順豐就新增了100多條專項幹線線路,收貨點設到蟹農家門口,蟹農把螃蟹撈出來後,直接打包進入順豐的冷鏈物流中,通過貨車、貨機直接運送到消費者手上,不僅實現了今天發、明天到的高效率,同時還確保了每一隻螃蟹在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時候都是鮮活的。

在“大閘蟹爭奪戰”中的出色表現,在彰顯順豐物流強勁實力的同時,其實也透露出物流企業目前已經能同時掌握生產、消費兩頭的更為詳細和直接的數據。甚至,這些物流平臺已經有能力自己建設電商平臺獲得一手訂單數據,從而更為直接地連通消費者群體,這也是新零售的發展方式之一。

【戰略三:側重零售,通過線上流量賦能傳統零售店】

【代表企業:騰訊、家樂福】

新零售的最終目標,同時也是它的最後一個特點,就是實現“零售二重性”。這個概念要求任何零售主體、消費者、商品既是物理的,也是數字化的。消費者不再受區域、時段、店面的限制,商品不再受內容形式、種類和數量和限制,消費者體驗和商品交付形式也不再受物理形態的制約。但是要做到這點是需要從消費者購物認知、習慣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這種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

所以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零售體驗,電商們也是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在了現有的完善零售連鎖店上。早前沃爾瑪在入駐京東,在京東到家平臺上提供商品約1500多種;去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歐尚零售、潤泰集團宣佈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標誌著阿里巴巴聯手大潤發;今年1月23日,家樂福發佈公告稱,已經與騰訊、永輝在中國達成戰略合作,並簽署了進行潛在投資的投資意向書。

以此前並未在電商上投入太多的騰訊為例,它在與家樂福的合作中明確表示,未來三方將主要圍繞智慧零售、移動支付、數據分析、店內體驗等領域達成合作。騰訊將通過其社交平臺進一步在家樂福的生態內提高微信、微信支付、雲計算等服務的使用量,同時利用自家的數字和技術專長開發全新的智慧零售項目,來幫助提升家樂福客流量和線上曝光率,進而提高線上與線下零售業務的流量。

這次合作對騰訊可能只是一次嘗試,但是對家樂福的優勢可謂十分明顯,簡單來說,僅憑微信小程序1.7億日活數據,如果家樂福能在微信上打通流量入口,其線上零售業務必將受益良多,同時也能實現降低獲客、服務成本,同時完善商品、物流及售後等服務。

【新零售會是電商和傳統零售的又一春?】

【廝殺必然更加慘烈!】

雖然在不同的企業目前手上實行的新零售轉變各不相同,而且都是站在自己本身的優勢上像其他領域擴散,顯得整個風口朝氣蓬勃蘊含了無限生機。但這恰恰證明了新零售不是哪一個方面的改變,而是整體消費方式,甚至生產的變革——也就是說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大家的目標十分明確,相互之間的廝殺也會更加慘烈。

畢竟,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之間的用戶是有重合的,原先兩塊領域涇渭分明的時候似乎這兩個對應的是不同類型的消費者,但是當新零售融合到了後半期,大家就會發現原來彼此之間爭奪的是同一批消費者,而這批目標受眾的消費能力並沒有因為消費形式的改變而上漲,也就意味著同行之間會進一步相互擠壓生存空間。

一邊是各大參戰者實力逐漸增強,不斷打通生產、物流、零售等各領域,成為更加全能型的選手;另一方面是消費群體不會出現爆發性增長,消費能力絕不會讓每個參戰者吃飽。所以在新零售下半場中,各方或將開啟生死角鬥戰,從這一角度來看,新零售這片戰場更適合大佬入局廝殺,而不是適合創業者慢慢發育的溫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