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大学:书写西部现代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教育奇迹

“面对国家支持民办高校发展、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政策机遇,我们创办一所受人尊敬的一流民办大学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孙珩超这样说。

  自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以来,学校负重拼搏、砥砺前行,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重视内涵发展,坚持质量立校、以生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学校成为宁夏首所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培养资质的民办高校,宁夏首所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高校,被自治区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宁夏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整体转型试点单位,入选闽宁本科高校“4+4”对口合作项目。

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全员育人的理念,以党建引领方向,以德育凝聚力量,以文化陶冶情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化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应用型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全面推行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特色。先后与中兴通讯、宁夏金融局、大唐国际、鄂尔多斯集团、福埃沃电梯等单位联合开展校企协同育人试点,积极推行“双证书”教育,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开放式的培养优势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学校与福州大学采取“1+2+1”、“2+1+1”模式培养本科生,2018年联合招收“2+2”本科实验班”。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苏丹等国20所大学以及台湾铭传大学、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学生互换、师资培养、文化交流等,已有292名学生作为交换生在国内外合作高校学习,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学校国际教育学院有来自马来西亚、日本、巴基斯坦、苏丹等17国家的百余名留学生在校就读,五洲学子同堂砥砺,形成鲜明的开放式培养优势,国际交流走在全区高校前列。

银川大学:书写西部现代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教育奇迹

  创业就业优势明显 学校开办了创新创业学院,有3000平米独立的教育实践地场所,有设施完善的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服务,从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筛选、团队管理、技能培训、场地设备提供、资金扶持到导师把脉实行全程支持。

“我觉得我做的最大的慈善就是银川大学!”孙珩超说。

  这些年企业的公益事情我们一直都在做,孙珩超认为这是企业及企业家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大的方面来讲,孙珩超认为做的最大的慈善是银川大学。银川大学是集团全资投入的,创办学校通过教育来扶贫,带动我们宁夏的发展推动宁夏社会进步。我觉得这是一件大的善事。一年、两年看不出来,20年也未必看得出来,四十年、五十年以后就能看出效果了。西海固的孩子从银川大学毕业后到宝塔工作,现在有些已经当了厂长,走上管理岗位,家也落在了银川,彻底从西海固走了出来。银川大学的毕业生除了来宝塔就业,也给社会输送了很多人才。这样回头看,办教育真是一件好事。我们就是要办一件对社会、对地方有意义的事。所以说我觉得创办学校还是情怀、境界、我个人的志向都有所指。

银川大学:书写西部现代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教育奇迹

建设难不难?难!但为什么一定要建最好的?“因为学生需要,教学需要,学校发展需要!”这是一句朴实的回答,但这个声音铿锵有力,体现出一所学校追求长远发展的底气和魄力。

  为了加强投入改善教学、生活环境。持续投入资金改扩建校园基础设施,翻新旧楼、新建公寓,实验实训大楼、室内体育馆、美食广场、后勤综合楼、五人制足球场等先后投入使用。新建滨河校区,实现中职部整体搬迁,独立设置银川科技职业学校,形成了中职依托银川大学独立办学的新格局。

银川大学:书写西部现代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教育奇迹

  2018年5月投入使用的银川大学新图书馆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层高为六层,共有大型书库及借阅区11个,大型阅览室5个,设计4500个阅览席位,周开放98小时,馆藏纸质图书68万册,各类电子文献31万册,是目前宁夏高校单体最大的数字化图书馆。新图书馆的规划借鉴了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的先进理念,按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准建设。拥有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图书智能分拣系统和读者自助服务体系,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个性化学习空间和休闲阅览交流空间等现代化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了现代图书馆智能化、数字化和人性化的特征。

银川大学:书写西部现代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教育奇迹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先后出台支持民办学校发展政策,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银川大学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团结奋进,为建设宁夏一流、西部知名的民办高校而努力奋斗。

银川大学:书写西部现代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教育奇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顾19年前孙珩超对教育的情怀于1999年投资创办了银川大学,多年来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为的就是教书育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19年风雨兼程,“办一所好大学”始终是他孜孜追求的梦想。

  银川大学近20年发展,每年的巨额资金的投入,从硬件到师资,从技术研发支持到科研项目争取,发展到现在民办一流大学。现在的银川大学是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单位,是宁夏地方本科高校整体转型试点院校,是闽宁合作福州大学对口援建高校。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发展,学校形成了应用型办学特色、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和国际化发展思路。现有校本部和滨河、鹤泉湖三个校区。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其中包括来自摩洛哥、科威特、埃及、加纳、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苏丹等17个国家留学生百余人。学校连续1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社会输送了近3万名应用型人才。

  学校本科专业也从5个增至27个,在校本科生从440名增至6000多名,累计32名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作为教育部评定的“全国毕业生典型经验高校50强”院校,书写了西部现代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教育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