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朱棣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帝卻敗得很迅速,原因很無奈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把他的幾個兒子都分為藩王,這本來是件好事,朱元璋命自己的兒子分兵各地,一方面可以維護地方統治,還能防禦,另一方面朱元璋所在的京城如果遇到危險,身在各地的藩王,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前來救駕。當然,分封藩王對於朱元璋活著的時候,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因為朱元璋的兒子們對於這個開國皇帝父親是又敬又畏,畢竟他們親眼見了朱元璋屠殺了一大批開國功臣,心中也是挺畏懼的。

大明王朝,朱棣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帝卻敗得很迅速,原因很無奈

然而,隨著原本的太子朱標死得比自己的老爹還要早,朱元璋愛屋及烏,就把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這麼一來,其實令朱元璋的其他幾個兒子有些心裡不爽,但是礙於朱元璋的威勢,隱忍不發。但隨著朱元璋的過世,朱允炆就繼位成了建文帝,他跟幾個藩王叔叔的矛盾也是逐漸爆發了出來。建文帝上臺後,齊泰和黃子澄等心腹開始密謀削藩事項,幾個藩王很快就得到了這個消息,其中燕王朱棣是最有實力和最有能力的藩王,其他幾個藩王可以說是唯他馬首是瞻。

大明王朝,朱棣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帝卻敗得很迅速,原因很無奈

朱棣長期駐紮在大明的北方,守衛著明朝的北大門,並且經常性與長城以外的敵人作戰,他的士兵戰鬥力十分強悍。當他得知建文帝的心思之後,就開始秘密準備謀反,奪取皇位,但建文帝得知朱棣想要謀反的消息後,開始先下手為強,派張信去抓捕朱棣家人,結果用人不慎,張信卻投降了朱棣,從這個事情上可以看出,朱棣當時確實非常強大,稍微有些頭腦的將領都會選擇投靠燕王朱棣陣營。建文帝的品行還是很不錯的,比較寬厚仁和,但是他卻少了帝王的霸氣和統兵御人的能力。

大明王朝,朱棣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帝卻敗得很迅速,原因很無奈

所以,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朝中許多舊部紛紛投靠燕王,雖然建文帝派耿炳文率30萬大軍抵抗燕王大軍,暫時阻擋了南下的燕王軍隊。可是,朱棣卻成功繞道南下,一舉佔領了建文帝所在的南京城。建文帝打敗之後也神秘失蹤了,成了一個謎案。朱棣從起兵攻打建文帝到最後稱帝,只用了不到3年時間,建文帝敗亡的速度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原因,也是令人感到很無奈。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建文帝迅速敗亡的結局。

大明王朝,朱棣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帝卻敗得很迅速,原因很無奈

其一,建文帝施行削藩政策太心急,由於自己剛即位不久,在朝中和軍隊中還沒樹立絕對的權威,說白了就是缺少自己的心腹,所以燕王大軍起兵謀反,很多人就很主動投靠了燕王因為大家都不看好文弱的建文帝;其二,朱元璋殺了太多的有功之臣,沒有給建文帝留下足夠優秀的人才,幫他守天下,所以軍中剩下的將軍根本不是戰功卓越的朱棣對手;其三,建文帝的性格太過仁慈和善良,卻上帝王的殺伐決斷英勇霸氣,所以給了朱棣不少喘息時機,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酷,因此建文帝在自己的驍勇善戰的叔叔朱棣面前,顯然是不堪一擊,迅速丟了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