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雨:把特色小鎮打造爲城鄉融合新載體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城鎮化推進處處長劉春雨

中國網6月28日訊 近日,首屆中國特色小鎮與鄉村振興峰會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城鎮化促進會主席蔣正華致開幕詞,原國家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原國家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傑等發表主旨演講。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城鎮化推進處處長劉春雨圍繞如何在新時代推動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講了哪些內容和觀點呢?

特色小鎮是有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載體新平臺。

特色小鎮在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支撐。從生產角度而言,特色小鎮有利於搭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高端產業和高端要素的集聚地;而從生活生態的而言,特色小鎮也有利於打造獨具魅力的新型生活空間,使人民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特色小鎮有“市郊鎮”“市中鎮”“園中鎮”“鎮中鎮”等不同地理區位。市郊鎮是城市郊區的特色小鎮,園中鎮是產業園區內部的特色小鎮,鎮中鎮是建制鎮內部的特色小鎮。這3類特色小鎮發展得好,都有望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載體新平臺,成為集聚城鄉要素和產業產品的匯合區。近些年來,一些地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銳意進取,打造出了一批高品質特色小鎮,彰顯出鮮明的獨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新亮點,也成為雙向融合城鄉要素的一個有效承接區。

特色小鎮與特色小城鎮的內涵與發展模式是不同的。

做好特色小鎮,最根本的前提是明確其基本概念。特色小鎮的原始經驗來自於浙江,從2016年初開始向全國範圍擴展。所謂特色小鎮,是指在幾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個企業或若干個企業投資建設,集聚特色產業、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融合、不同於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的創新創業平臺,是一個項目綜合體或產業社區綜合體,簡稱為“非鎮非區”。而特色小城鎮是擁有幾十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和一定人口經濟規模、特色產業鮮明的行政建制鎮。二者有一定共性,但在地理區位和發展模式上有很大差異,混淆這二者的概念,可能造成資源錯配、要素錯配,錯誤吸引資金等要素流向尚不具備發展條件的小城鎮,違反經濟規律。

前期的特色小鎮建設存在一些盲點和誤區。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特色小鎮推進得當,將會大有好處;一旦推進不當,就有可能造成敗筆、留下遺憾。兩年多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在21個省100多個特色小鎮和小城鎮中展開大量調研,發現一些地區已經走了樣、變了味兒,違反了特色小鎮建設初衷。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對特色小鎮的概念認識不清。二是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三是市場化運作不充分。四是政府債務風險有所累積。五是存在一些房地產化傾向。

會議現場

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浙江特色小鎮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備相應的產業基礎和要素基礎。而各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因此要按規律辦事,科學把握浙江經驗的可複製和不可複製內容,防止盲目發展、一哄而上。

二是釐清政府與市場邊界。各地區要把企業作為特色小鎮建設的主力軍,培育特色小鎮投資運營商,引導企業有效投資。企業可以是央企,也可以是已經市場化轉型的地方國企,也可以是大中型民企。地方政府要強化規劃引導、營造制度環境、提供設施服務,順勢而為、因勢利導,不要過度干預,不要積累政府債務風險。

三是注重打造鮮明特色。特色小鎮“特”在於1+N,1是特色產業,N是特色文化、特色環境和特色建築等,這些都是1/N。各地區要立足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積澱和地域特徵,以特色產業為核心,兼顧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築,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防止內容重複、形態雷同、特色不鮮明和同質化競爭。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方向,著力發展優勢主導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創新供應鏈,吸引人才、技術、資金等高端要素集聚,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劉春雨:把特色小鎮打造為城鄉融合新載體

劉春雨:把特色小鎮打造為城鄉融合新載體

劉春雨:把特色小鎮打造為城鄉融合新載體

劉春雨:把特色小鎮打造為城鄉融合新載體

劉春雨:把特色小鎮打造為城鄉融合新載體

四是有效推進“三生融合”。各地區要立足以人為本,科學規劃特色小鎮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營造宜居宜業環境,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眾獲得感。留存原住居民生活空間,防止將原住居民整體遷出。增強生活服務功能,構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務圈”和繁榮“商業圈”。提煉文化經典元素和標誌性符號,合理應用於建設運營及公共空間。保護特色景觀資源,將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

五是嚴控房地產化傾向。各地區要綜合考慮特色小鎮吸納就業和常住人口的規模,從嚴控制房地產開發,合理確定住宅用地佔整個小鎮建設用地的比例;提高產業用地比例,鼓勵優先發展產業。地方政府要科學論證企業創建特色小鎮規劃,對產業內容和盈利模式進行重點把關,防範“假小鎮真地產”項目。

六是嚴格節約集約用地。各地區要劃定特色小鎮的發展邊界、合理控制四至範圍。一般認為,特色小鎮規劃用地面積應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建設用地面積應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市縣政府要探索盤活存量和低效建設用地,在有一定產業基礎的地塊上建設,儘可能避免所有的特色小鎮都要重新劃一塊地,從頭開始。

下一步工作核心是推動特色小鎮更高質量發展。

在下一步工作中,國家發改委將牽好頭,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各地區的監督檢查評估。並落實國家發改委《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支持一批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打造高質量示範型標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引導各地區對標先進典型。各省級人民政府也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及時規範糾偏,調整優化實施方案、創建數量和配套政策。同時歡迎主流媒體持續跟蹤報道建設進展,發現新短板新問題,總結好樣板好案例,形成全社會關注關心的良好氛圍。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