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詳的傷寒論方劑,背後竟有不爲人知的四象元素方位

耳熟能詳的傷寒論方劑,背後竟有不為人知的四象元素方位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稱四象,是中國神話中四方之神靈,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源於先人對星宿的信仰。這一元素在中醫方劑中也有諸多體現。

青龍無主之小青龍湯

青龍,源於上古星宿崇拜。從先秦時代開始青龍就是代表太昊與東方七宿的神獸,而到了漢代五行學說開始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甲乙與春季。《醫方考》曰:青龍者,東方木神,主發育萬物,方以發散為義,故名之。而小青龍湯之發散,卻蹊蹺的找不到“主藥”。

耳熟能詳的傷寒論方劑,背後竟有不為人知的四象元素方位

《研經言》:古經方必有主藥,無之者小青龍是也。何以言之?方中麻、芍、姜、辛、桂、甘各三兩,味、夏各半升。考古半升,約古分亦三兩。仲景每以半夏半斤配生薑三兩,五味半升配生薑三兩,此方正其例也。八味輕重同則不相統,故曰無主藥。也就是僅僅從藥物劑量多少而言無法看出這一方劑的“君臣佐使”,此方的核心在於基於桂枝湯增加的乾薑、五味子、細辛三味,君以麻、桂辛溫洩衛,乾薑與五味子拌搗為臣,一溫肺陽而化飲,一收肺氣以定喘;又以半夏之辛滑降痰,細辛之辛潤行水,則痰飲悉化為水氣,自然津津汗出而解。

白虎止處暑之熱

在中國四聖獸中,另外一個常常跟龍相提並論的就是——虎;虎為百獸之長,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伏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雲從龍,風從虎”成為降伏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

《傷寒明理論》:白虎,西方金神也,應秋而歸肺;夏熱秋涼,暑暍之氣,得秋而止。秋之令曰處暑,是湯以白虎名之,謂能止熱也。

耳熟能詳的傷寒論方劑,背後竟有不為人知的四象元素方位

白虎湯以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為“四大”症狀,《內經》曰:熱淫所勝,佐以苦甘。熱淫於內,以苦發之。欲徹表寒,必以苦為主,故以知母為君。

《醫方集解》:煩出於肺,躁出於腎,石膏清肺而瀉胃火,知母清肺而瀉腎火。而雖然是退大熱的方劑,卻也並非如“虎”般猛烈,粳米稼穡作甘,氣味溫和,稟容平之德,為後天養命之資,得此為佐,陰寒之物,則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

耳熟能詳的傷寒論方劑,背後竟有不為人知的四象元素方位

烏龜還是蛇?——玄武鎮水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在古音中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指的是陰。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但是真武湯沒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耳熟能詳的傷寒論方劑,背後竟有不為人知的四象元素方位

《金鑑》: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中外皆寒虛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賴以鎮水之義也。

真武湯之鎮水是從腎入手——腎為胃關,聚水而從其類者;倘腎中無陽,則脾之樞機雖運,而腎之關門不開,水雖欲行,孰為之主?生薑之辛散,佐附子以補陽,溫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滲,佐白朮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藥酸斂,加於制水、主水藥中,一以瀉水,使子盜母虛,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斂陽,使歸根於陰,更無飛越之虞。

四方位還留有朱雀一項,這又是怎樣的懸念呢?

耳熟能詳的傷寒論方劑,背後竟有不為人知的四象元素方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