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三焦之實質

《傷寒論》三焦之實質

□ 趙鵬飛 李盼飛 康守義 北京中醫藥大學

《傷寒論》三焦之實質

“三焦”,亦稱“三膲”,是對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稱,為中醫藏象學說中的六腑之一。三焦學說歷來最具爭議,學界一直存在“有名有形”和“有名無形”的爭論。即使是持“有名有形”論者對三焦的解剖實質也無統一認識。依據現有文獻,三焦首載於《黃帝內經》,此後《難經》《中藏經》《脈經》等古籍中均有論述,但觀點不盡相同。僅《黃帝內經》中相關論述也不統一,甚至相互牴牾,導致後世學者持一種或數種說法,各執一詞,各有論據,莫衷一是。

秦漢時期,學術交流相對困難,常常相同的概念,同時期不同著作中具有不同的內涵。不同時期學術的認識、見解也未必有直接的繼承關係。若以此說強行解彼說,或以彼說強行解此說,往往會張冠李戴,謬誤更甚。因此應該本著實事求是、仔細審察的態度進行考辨中醫理論的源與流,否則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傷寒論》對三焦的認識

我們研究發現,《傷寒論》對於三焦具有獨特的認識。《傷寒論》中的三焦泛指消化道,上焦大致為上消化道,映射在上腹部,以十二指腸乳頭為分界,主要內臟為胃,包括肝脾;中焦大致為中消化道,映射在中腹部,主要內臟為結腸和小腸;下焦大致為下消化道,映射在小腹部,主要內臟為直腸,包括膀胱和生殖系統。此外,《傷寒論》原文中的“胃”指的是以結腸特別是橫結腸為主的整個消化系統。

《傷寒論》中關於三焦的內容很多,398條條文中出現上焦2次、中焦1次、上二焦1次、下焦3次,共涉及6個條文。因《平脈法》《辨脈法》不涉及方證論述,暫不討論。

《傷寒論》中的上焦

原文243條:“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我們認為本條條文在流傳過程中存在錯簡,根據文理推斷原文應是“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湯病位在胃,具體在幽門,病理為胃裡虛寒,幽門痙攣。因虛寒嚴重,進食後胃不能腐熟水谷,進而排空不良,故出現“食谷欲嘔”。這個證往往在進食流食後加重。胃裡虛寒,則消化液分泌不足,或者本來胃裡就有水飲,進食流食或飲水後,消化液濃度下降或水飲加重,胃腐熟、排空更慢,甚者嘔吐,即所謂“得湯反劇”。“屬上焦也”指出這些證狀發生的病位在上焦,經大量臨床驗證,吳茱萸湯是此證良方。方中吳茱萸、生薑溫胃止嘔,人參補虛,大棗和中,以藥測證,說明這裡的上焦即解剖中的胃部。

原文230條:“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明代醫家方有執在其著述《傷寒論條辨》中提到:“六經之經與經絡之經不同。六經者 ,猶儒家之六經。經,猶言部也。”陽明病,即病在裡部,於陽明時而發熱。脅下硬滿即胸脅苦滿較重,結腸痙攣蠕動減弱故不大便。幽門痙攣胃排空不良,故胃氣上逆而嘔。本條文敘述的證狀,張仲景用小柴胡湯治療,服小柴胡湯後,幽門痙攣緩解而上焦得通,胃向下排空功能恢復而胃裡的津液得下,結腸痙攣緩解大便下行,故胃氣因和。裡部微結既通,胸脅苦滿亦解,表部微結亦開,於是身濈然汗出而熱退病癒。

《傷寒論》中的“胃”不是解剖中的胃,而是指解剖中的結腸,尤其指橫結腸。原文215條“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217條“以有燥屎在胃中”,238條“胃中有燥屎者”來看,燥屎不可能在解剖概念中的胃中,燥屎只能在結腸中,燥屎積聚程度重者,可積聚在橫結腸中,即臍上部位,因此《傷寒論》中的胃主要指結腸、尤指臍上部位的橫結腸。故原文230條“不大便”服用小柴胡湯後,“胃氣因和”,即結腸痙攣緩解而大便下行。

《傷寒論》中的中焦

原文145條:“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結合前面論述,“上二焦”指上焦與中焦。上焦指胃部,“犯上焦”推測仲景意為不要誤用吐法傷及胃部功能。那“犯胃氣”“犯中焦”所指者何?145條主要論述“熱入血室”,從143條、145條、216條得出“熱入血室”時有“譫語”出現,張仲景用小柴胡湯治療熱入血室證。那張仲景為何重點強調“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因為大承氣湯證也會出現“譫語”,張仲景在此強調不能將“熱入血室”的“譫語”與大承氣湯證的“譫語”混淆。不能誤用下法傷及裡部功能,故強調“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前已敘述,“胃”指結腸,張仲景又常用“胃家”“胃氣”統稱裡部及其功能,“無犯胃氣”即不能誤用下法,損傷裡部功能。“無犯上二焦”指不要誤用吐法及下法傷及胃以及小腸、結腸的功能,此處“胃氣”即裡部消化道功能統稱之意。

原文159條:“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此條言下利的證治,且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經醫者誤下,導致直腸鬆弛,約束功能降低而出現滑脫下利,張仲景謂之“此利在下焦”。

理中湯(丸)主要治療小腸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結腸吸水功能也降低。張仲景謂之中焦利,用理中湯(丸)治療,方中乾薑溫裡寒,人參、白朮補虛,炙甘草和中,共奏溫裡、益氣、健脾之功而下利得除。從159條得出,張仲景稱直腸部位為下焦,小腸以及結腸處(即中腹部)為中焦。

《傷寒論》中的下焦

原文124條:“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從原文看,“其人發狂者”的原因是“熱在下焦”“瘀熱在裡”,腹診表現是“少腹當硬滿”。本是太陽病,六七日未愈,熱毒傳於裡部,結於少腹,熱毒損傷,導致小血管功能障礙,影響少腹內組織的氣血運行、瘀熱互結,此時少腹內的腸管和腸繫膜損傷最為嚴重,腸道內的毒素被吸收入血,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腦部,刺激腦部使得大腦功能紊亂,表現出反常的神志表現,故“其人發狂”。因瘀熱結於少腹,少腹內的組織以及腹壁緊張痙攣嚴重,故腹診時 “少腹當硬滿”。從條文看,因“熱在下焦”“瘀熱在裡”而“少腹當硬滿”,推測出仲景此處“下焦”即指少腹部位。

原文282條:“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從以上論述可知,張仲景下焦指少腹部位,少腹內的組織都屬下焦,比如159條的直腸屬下焦。本條中“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說明因下焦虛寒,出現小便白、小便清長等症狀。因此推測此處下焦應當指泌尿系統的膀胱等組織。因膀胱處少腹部位,又屬下焦。

《傷寒論》在解剖上的先進性

《傷寒論》的三焦可以大致概括為:上焦指上腹部,主要指胃部;中焦指中腹部,主要指小腸包括結腸;下焦指少腹部位,主要指直腸涉及膀胱等。從《金匱要略》亦可以佐證上述解釋的正確性。《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雲:“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噫而酢吞”即噫氣吞酸,屬上焦胃的功能;“消谷引食”屬中焦小腸功能;“遺溲”則屬下焦膀胱功能。當時的人體解剖以及功能判斷不及現代解剖學準確、清晰,主要從大概位置、宏觀功能上來認識,根據不同顏色、質地、內容物等以十二指腸乳頭、迴盲瓣將整個消化道分為以胃、小腸、大腸為大概位置的三段,因此推測上、中、下三焦大體與消化道的不同節段重合。體表投影上焦為上腹部,中焦為中腹部,下焦為下腹部(少腹)。

值得一說的是,現代醫學傳統上以Treitz韌帶(也稱屈氏韌帶或十二指腸懸肌)為界,將整個消化道劃分為上、下消化道兩大部分。然而隨著內鏡和影像技術的發展,Treitz韌帶作為經過腹腔手術才能定位的腸腔外解剖標誌,非手術不可簡易定位。為了判斷消化道腔內疾病的範圍,必須重新認識消化道的分段概念。近些年來依據十二指腸乳頭、迴盲瓣為劃分標誌,將消化道劃分為上、中、下三部分,相應地命名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可見以《傷寒論》為代表的中醫學在解剖上的先進性,而且中醫學已經超越了對解剖實質的研究,注重整體聯動的功能屬性。

張仲景的學術認識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傷寒論》自序中交代“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 ,可以看出張仲景廣泛繼承借鑑了前人的學術、智慧。

三焦概念的起源

焦為會意形聲字,在甲骨文中,寫作(見PDF),上(見PDF)為隹(zhuī),指鳥,下(見PDF),為火,指烤,表示燒烤鳥雀。造字的本義為表示用柴薪烤熟鳥獸,作動詞使用。中華民族祖先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火的使用,標誌著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歷史,日常生活中常常是燒烤鳥獸而食,熟食使人體生理產生巨大的變化。《說文解字》解焦:“火所傷也。從火,雥聲。焦或省。”焦意為被火灼傷,字形採用“火”作邊旁,雥是聲旁。其異體字,省去了兩個“隹”(zhuī)。本義為物經火燒而變黃或成炭。從中可以得知,焦含有烤熟、燒黃、燒黑之義。進而推測,在中醫學初創階段,借用“焦”字引申為人體腐熟飲食的功能,這也正是人體消化道的基本功能。人體消化道自口腔至肛門,大致包括胃、小腸、大腸,是人體“腐熟”功能的不同階段,從解剖來看,胃、小腸、大腸形狀有異、顏色有別,古人基於這個感性的觀察,認識到飲食在消化道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變化。因此很可能用上焦、中焦、下焦來表述消化道不同位置不同的“腐熟”功能。

《難經·三十一難》亦載:“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可見,與《傷寒論》一致,在一些早期文獻中,三焦泛指人體消化道,負責腐熟水谷,是新陳代謝、氣血更新的關鍵場所。(趙鵬飛 李盼飛 康守義)

(謹以此文緬懷中醫泰斗、三部六病學說創始人劉紹武先生。感謝三部六病學術繼承人康守義老師講解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