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紅的王傳君,紅了

不演流量電影, 懟王家衛, 罵網友......

格格不入是他的特色

大家都擠破腦袋蹭流量

他卻說自己不想紅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我不是藥神》口碑飆升,一路突破25億的票房。

王傳君在片中飾演一位來自上海的白血病人,一夜之間也火了。這是他在《愛情公寓》和懟王家衛之後真正因為作品受到大家的關注。

一個月前,在王傳君主演的話劇《抄寫員巴特比》現場,我見到了他。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帶著一臉的鬍渣,剪了最簡單的平頭,穿著一身舒適寬大的衣服,話劇開演前2小時,王傳君來了。

“反正沒人認出我,外面吹吹風也蠻舒服的。” 就這麼我倆在劇場外的臺階上坐下了,聊著天還時不時伴著些電瓶車飛馳過的聲音。

眼前的他,一點都沒有“明星”的樣子,確實,他不做明星很久了。

不參演《愛情公寓》大電影,直言對王家衛電影的不喜歡,演要說2萬多句獨白的小眾話劇……

這些年的王傳君按著自己的心意活著,這讓他看起來在演藝圈裡格格不入,卻意外走出一條帶著鮮明個人特色的非常規演員之路。

帶著上海味的實力男演員

其實最開始《我不是藥神》裡呂受益的角色,徐崢完全沒考慮讓王傳君來演,因為“他那麼高那麼帥”。

確實,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電影裡臉頰凹陷、虛弱拘謹的白血病患者完全沒認出是王傳君。

當時王傳君征服徐崢的理由有兩點,一是拼命。就像他為了演出病人的消瘦,每天跳繩8000下,狂瘦20斤。還有熬了兩天兩夜沒閤眼,只為表現絕症病人的憔悴感。

第二點,就是王傳君上海人的身份。他骨子裡帶著的上海男人的味道和一口流利的上海方言讓呂受益的角色更加鮮活。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還記得電影裡,呂受益梳著一頭油膩的髮型,穿著有點大的西裝,出現在徐崢的神油店求幫忙。活脫脫一個飽受病痛折磨又抱著苟活念頭的上海底層形象。

當得到拒絕幫他買藥的回答時,他擠出尷尬的笑容。臨走還不死心地留下一張名片,拿出橘子請徐崢吃。

夾著王傳君的上海話,上海人獨有的“怕麻煩別人”的分寸感一覽無餘。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還記得電影裡有一幕,徐崢去看病重的呂受益,很著急地問他:“你怎麼搞的?”

當時他只淡淡回了句“沒有藥啊,就這樣了”。說著擠出一絲笑容,又問徐崢要不要吃橘子。王傳君再一次演出了上海人骨子裡的那份“分寸感”。

其實,這不是王傳君第一次演上海男人的角色了。

上一次,他在《羅曼蒂克消亡史》演大馬仔,一個上海的、精明的、油腔滑調的小混混。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他操著一口正宗的上海話,正兒八經地給童子雞叨叨各種道上混出來的理論經驗。

當時導演程耳選擇他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會說上海話。

電影的背景在民國,有句話說“老上海話是民國的一部分”。作為劇組裡唯一的上海籍演員,他還擔負起教其他演員講上海話的任務。

不”成了王傳君的標籤

不喜歡《擺渡人》,不喜歡關穀神奇,不參演《愛情公寓》大電影,甚至連演出話劇的常見臺詞也是“我傾向於不”。

“說不” 成了網絡上搜索王傳君的關鍵詞。

曾經有一回電影宣傳,王傳君到得最早。記者調侃他,年輕明星都是愛遲到的。他立刻反駁道:“我是年輕演員,不是明星。” 而後記者又誇獎他是年輕演員裡的清流。他又立刻答:“現在都是年輕的明星,年輕演員本身也沒幾個。”

這嘴,惹得不少媒體朋友給他取了個暱稱叫“王懟懟”。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在王家衛監製的電影《擺渡人》上映時,一眾的明星轉發“我喜歡”表達支持,王傳君很不合時宜地發了句“我不喜歡”。

這句話讓他一夜上了熱搜。說起當時的情況他很直接地表示 “這事挺有意思” ,自己只是在朋友圈看見很多熟人轉發“我喜歡”覺得不爽,就發表了自己的想法。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再到後來,《愛情公寓》要拍新片時,他發出的一張“長髮頹廢”的照片被網友噴毀了關谷的角色。他又酷酷地回覆 “關我p事”。

我也和他聊起了《愛情公寓》,尷尬地向他承認自己對他最初的印象還是搞笑的關谷,他倒是沒表現出想象中牴觸的樣子。

“我現在還是很搞笑呀。”說著他給我做了個鬼臉,哈哈大笑起來。

在他看來《愛情公寓》越來越商業化,離自己想要的作品不一樣。但他也可以理解還有人需要《愛情公寓》。

“人生太短,我得留下點什麼”

“很多人看到我現在這樣接受不了,但和我很多年的朋友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能理解。”

王傳君曾經有長達11個月的時間沒有接到戲。就是這11個月,他感受到了失去工作、朋友、母親的多重失意。用他的話說就是“王傳君的人生翻了個面”。

“人生太短了,我就想幹點自己想做的事,留下點什麼。”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剛開始沒戲拍他也很心急,去報了個導演大師班希望學點什麼。有一天老師對他說:“你們演員一部戲都有50萬了吧?是不是夠你用一整年還轉彎?”

這句話一下像根刺戳到了王傳君心裡。確實,他回頭看看自己的銀行賬戶,還躺著100萬。

他直言自己曾經有段時間很“飄”,他的周圍都在炫豪車、名錶,沒人在討論演技。有一回有人來找他演戲,他隨口說了幾千萬的片酬,對方一口答應他都驚了。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我們這個圈子太不正常了,是變態的心理。”他賣掉了車、房子,甚至沒事去上戲閒逛看到有人誇獎他的名牌球鞋,如果尺碼合適,他都直接送給對方。

而後他接演了國產電影《情迷曼哈頓》。

“我媽當時身體已經快不行了,我陪她四個月,她覺得耽誤了我的工作。而且在紐約拍戲是個不錯的經歷,所以就去了。後來確實證明紐約改變了我。”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因為戲份不多,在紐約他每天自己做飯,去博物館或是看看劇,帶著相機四處閒逛去拍照。

這是自稱媽寶男的王傳君第一次感受到自由的衝擊。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之前的名利場裡,王傳君活得很擰巴,雖然有著光鮮的外表,但都只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活得沒有下限。

所以他變了,變得敢說不,變成自己生活的主導者。帶著對生活的感悟和失意他出演了《羅曼蒂克消亡史》,演了精明市井的“馬仔”,那是第一次觀眾看到不同以往形象的王傳君。

現在想來,“我都沒認出來這是王傳君”這句話倒像是大家對他轉變的第一句誇獎了。

你為什麼不想紅?

蝦煮紅了不就死了嗎?

曾經有網友在王傳君微博下留言,“恨鐵不成鋼”地問他:你這個演員為什麼不想紅?”

他的回答很有趣:“蝦煮紅了不就死了嗎?”

看王傳君的微博,發現他經常都是不修邊幅的大叔模樣,留絡腮鬍,穿舒適寬大的棉麻衣服。

確實,我眼前的他也是如此真實隨性。我問他是不是想模仿小田切讓,他說自己從小就想這麼打扮了。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聊累了,他拿起保溫杯喝水。我打趣他拿著的保溫杯是中年男子的標配。他大笑說:“這可是我少數留下的名牌。還是我有錢的時候買的。” 如此耿直的回答殺得我猝不及防。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那個曾教喬任梁什麼場合說什麼話的王傳君,現在反而被生活越磨越尖銳了。好在這份尖銳對演員倒不是壞事,他的格格不入讓導演看到了他,是不是好表演他心裡有桿秤。

在他心裡“最難的表演是真實”。有一回演話劇,他重度感冒,一邊擤鼻涕一邊說話。但他卻說 “那是我演得最好的一場,我覺得特別的自然和舒服”。 還希望導演在舞臺上加個廁所放杯啤酒,他喝個酒、撒個尿,轉頭還能演戲,會更真實。

不想红的王传君,红了

不愛跑路演、不演電視劇、懟網友懟媒體,有人說“叛逆”的王傳君像演藝圈裡的異類邊緣人。

有意思的是,在他不久前演出的話劇《抄寫員巴特比》裡,說的就是一個關於邊緣異類的故事。

巴特比是一位律所的抄寫員,工作認真拼命。但巴特比和其他僱員最大的不同,在除了抄寫工作,“傾向於不” 做老闆交給他的任何其他的工作。不做校對工作,不去跑腿買東西,不去郵局取郵件......

巴特比無數次拒絕老闆的那句"我傾向於不",在負責選角的李芊彭看來和王傳君的氣質很吻合。

關於主角巴特比是不是個“邊緣異類“”,王傳君的回答似乎放在自己身上也有微妙的合適——

“我覺得他是被邊緣化的,他只是做了感覺很邊緣的事情。好像我們覺得他跟我們格格不入,他就是‘邊緣人’,然後我們自我感覺很好。但他仍然是一個存在的人,做了自己覺得對的事。我們為什麼說它是一個邊緣人,應該回頭問邊緣人的定義是誰給他的?”

文 / 編 _ 笑笑

圖片來自網絡

合作推廣:

電話:021-52993166

手機:15221044797

郵箱:[email protected]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