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與之前許鞍華電影作品不同的是,這部電影的整體風格哀而不傷

,穿插著幽默的笑料,調侃的橋段,有趣的情節,在強調生命的衰老,無力以及死亡時,淡化了憂傷、折磨和悲痛。比如監製羅傑聯手導演(徐克飾)、製片人(洪金寶 飾)一起做戲,忽悠博納老闆於冬(於冬 飾),騙取投資;導演(甯浩飾)對桃姐勸他戒菸,回應“聽不懂粵語”;羅傑對自己出演爛片自嘲“我的戲太難看了”等,以及多位明星的客串,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既是製造笑點,將觀眾抽離感傷,也是對與香港影壇以及娛樂圈社眾生相的深刻隱喻。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故事梗概

桃姐(葉德嫻飾)是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把第二代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撫養成人。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五十多歲了仍然獨身,而桃姐也繼續照顧羅傑,成為習慣。一天,桃姐如常到街市買菜,回寓所煲湯、做好滿桌的飯菜,在等待從內地出差回家的羅傑,桃姐看著窗外的街景打發時間,不知不覺間卻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來時發現自己身在醫院,桃姐是中風了,一邊手臂不能活動自如,必須利用物理治療儘量恢復活動能力。羅傑在百忙工作中為桃姐找合適老人院,期間巧遇昔日電影拍攝認識的草蜢哥(黃秋生飾),桃姐出院來到老人院,環境陌生,院友怪異,桃姐強裝鎮定。羅傑工餘常到老人院探桃姐,主僕閒話家常一如母子,仍保持互相揶揄調侃習慣,桃姐嘴硬心甜,院友羨慕。羅傑特意帶桃姐參加電影首映禮,桃姐首次刻意打扮準備,取收藏已久的名貴衣服出發赴會;首映禮上桃姐大開眼界,更終有機會見到電影明星,桃姐感嘆自己有生之年已然無憾。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獲獎情況

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1)

金獅獎(提名) 許鞍華

沃爾皮杯 最佳女演員(威尼斯影后)葉德嫻

天主教文化特別榮譽獎許鞍華

吉亞尼·阿斯特雷獎許鞍華

納薩雷諾塔代伊獎許鞍華

平等機會獎 許鞍華

第48屆臺北金馬影展 (2011)

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提名)

金馬獎 最佳導演許鞍華

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劉德華

金馬獎 最佳女主角葉德嫻

金馬獎 最佳原著劇本(提名) 陳淑賢

金馬獎 最佳剪輯(提名) 鄺志良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2012)

最佳電影

最佳導演 許鞍華

最佳編劇 陳淑賢

最佳男主角 劉德華

最佳女主角 葉德嫻

最佳男配角(提名) 秦沛

最佳女配角(提名) 秦海璐

最佳攝影(提名) 餘力為

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 (2012)

我最喜愛的男女主角我最喜愛的男主角 劉德華

我最喜愛的男女主角我最喜愛的女主角(提名) 葉德嫻

最佳男主角(提名) 劉德華

最佳女主角 葉德嫻

第33屆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女主角(提名) 葉德嫻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12)

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

最佳電影(提名)

最佳導演(提名) 許鞍華

最佳男主角(提名) 劉德華

最佳女主角 葉德嫻

最佳編劇(提名) 陳淑賢

第2屆豆瓣電影鑫像獎 (2012)

鑫豆單元 最佳影片(華語)(提名)

鑫豆單元 最佳女演員(華語) 葉德嫻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2013)

最佳故事片(提名)

▊ 辣評

影片《桃姐》以中風後的桃姐為主要人物,以她在敬老院裡發生的事為主要的敘事線索,講述了劉德華飾演的羅傑照顧她(桃姐)生活起居的故事。《桃姐》與許鞍華導演的《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等一系列電影有一脈相承的人文關懷與憐憫。對現實生活的敏銳觀照與關注,以及平和舒緩的敘事風格、溫情細膩的鏡頭語言,極富層次的細節鋪排,發展變化的情感深入,並弱化戲劇衝突,大量的生活細節鋪排,用還原生活常態來貼近人物內心,大量長鏡頭的使用伴隨著豐富的鏡頭內調度,而意料之外的是在這部電影中許鞍華並沒有一味沉浸在哀婉悲憫的基調下,而是刻意地製造了一些歡樂給觀眾,或反諷,或幽默,或絕望。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桃姐》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出發,反映了香港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從對老人的社會保障到公益事業的商業化,從新移民浪潮到住房資源緊張,這些精心安排的元素,賦予時代的特徵,都是對於香港女權主義的昭示。桃姐這一形象便是社會中不同階級的女性具象化展示,他通過對於90年代香港大家族的孤身老女僕的境遇的描寫,延伸至後現代文化和新女性主義的邊緣化,表達了自己對於女性這一弱勢群體的獨特關照。其溫和的敘事態度的主僕關係的渲染使人們嚮往桃姐身上特有的傳統文化的合格女性特質。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主僕關係是香港特殊政治制度的產物,最初的香港社會,僱傭女傭人在香港大家族中司空見慣。電影《桃姐》本該通過桃姐的身份象徵來揭示香港老齡化等公益問題的社會現狀以及孤身老女傭這一弱勢群體的生活境遇,但卻在溫和的敘事和主僕情誼的渲染中弱化了揭示和批判的力度,這無疑成為了香港電影市場中的一股清流。在觀眾熟悉的香港電影中,大致上分為兩類,一類是驚心動魄,情節跌宕起伏的警匪片,它擁有典型的二元對立式結構,總會有一場酣暢淋漓的槍戰打戲,讓觀眾大呼過癮。另一類則是溫情脈脈文藝電影,90年代的香港電影一蹶不振,能扛得起香港文藝片的大旗,也只有許鞍華、王家衛、關錦鵬、陳果幾位導演,《桃姐》便屬於後者了。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有人說,香港是座曖昧的城,它是生動的,有血肉,但沒有骨頭。而且它有一種亦莊亦諧的氣質,市井豪門,愛恨情仇,昂貴的和低劣的永遠隔街相望。在大陸人看來,許鞍華對於香港文藝片的堅守似乎是為了對抗內地,但對於她自己而言,卻是對於香港僅有文化以及港人無根狀態的探究與追尋,從《風劫》到《撞到正》的形式革新,到隨後《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的寫實迴歸,再到之後《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的立足本土,其中始終如一的,是她對現實問題的敏銳洞照與人文關懷的堅定傳承。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桃姐》亦是如此,種種社會問題的交織正是香港這座城市面臨的問題。六十四歲的許鞍華看到了這些,這位耳順之年的電影導演依舊用簡單平和的鏡頭語言記錄並述說著,不動聲色卻又別開生面地向世人講述發生在香港的“A simple life”。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桃姐》作為香港文藝片中不可埋沒的一部作品,在弱化戲劇衝突的同時,每一幀每一幅無不向世人講述著女性這一弱勢群體的邊緣化,用近乎紀錄片質地的鏡頭語言向觀眾訴說吐納著導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人物的舉手投足都像極了導演自己生活化的再現。當人們人們都覺得是一部“催淚式”文藝港片時,導演卻刻意迴避了慣有的煽情模式,鏡頭冷靜到只有細細品讀方能體會個中滋味手持攝影透過前景與邊框,調度渾然天成不著痕跡,傳統的妻離子散,生死離別沒有出現在電影中,就連桃姐的離世都顯得那麼和諧自然。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女性主義視閾下的多元養老與脈脈溫情

六十四歲的許鞍華就是六十四歲的桃姐,前者在香港新浪潮的更迭與重複中艱難前行,時刻警惕著被同行濁化的危險,而後者卻要在彈丸之地的香港尋一隅之地安度晚年,二者的命運亦步亦趨,如出一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