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今年7歲的浩浩剛讀完一年級,他的媽媽聽其他家長說,小學一年級非常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在這個時候養成。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可浩浩的表現讓爸媽太頭痛了,早上起床慢吞吞,不急不慢,上學經常遲到。上課時間小動作不斷,考試難題題題會做,簡單的粗心大意,不是忘了寫就寫錯位置,肢體協調性也不好,沒少挨老師的批評,這讓浩浩爸媽頭痛不已,只能到株洲市中心醫院兒保科諮詢。

唐瓊副主任醫師介紹,浩浩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有感覺統合功能失調。患有感覺統合功能失調的孩子上課愛做小動作,左顧右盼,日常生活中也比別的孩子好動,扭捏不安,家長常常描述為“站沒有站的樣子、坐沒有坐的樣子”。

有些孩子語言組織能力差,語言的表達能力落後于思維能力,話到嘴邊也不能口述清楚。大多數感統失調的孩子不太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比較急躁,不能等待,在社交時膽量自信心不足,一到人多的場合就緊張焦慮,更別說上臺表演了。由於大腦的統合功能出現問題,孩子在跳舞和做操時肢體不協調,要比其他同齡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做好。

什麼是感統失調?

人類通過視、聽、嗅、味、觸、五種感官及本體(肌肉、關節、骨骼等較為深層組織的感覺)獲取信息,經前庭系統過濾後傳至大腦各大功能區域,經整合、分析的結果,通過大腦額葉區發出具體思想、語言、行為的過程,稱為"感覺統合"。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感統失調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

1.錯失孩子的敏感期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在孩子最需要受到感覺刺激、讓各種感覺相互配合、協調的時期,家長卻沒能給孩子提供合適的訓練。

2.玩電子產品過多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手機、電視、平板電腦這些產品都是個體產物,孩子把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這些產品上面,縮減了玩耍、探索世界的時間,影響孩子思維發散、大腦得不到開發,導致感統失調。

3.玩伴少,缺乏團體遊戲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城裡的孩子尤其缺乏玩伴,生活環境單一,會造成孩子感覺動作發展不佳。

4.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少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生活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去野外奔跑的機會比較少,影響孩子的感覺開發。

5.家長過度寵溺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我們的家長通常都是包辦過多,代替成長。生怕孩子磕著碰著,讓孩子錯失了很多體驗的機會。

孩子有這些現象要警惕感統失調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1.愛哭、粘人、怕生、怕別人觸碰到身體、咬手指

2.挑食、偏食、發音不佳、情緒不穩脾氣差

3.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姿態不良、無法安靜

4.喜歡旋轉,過久而不會暈,或害怕旋轉、腳離地的體驗

5.笨手笨腳、容易跌倒或撞牆

6.缺乏自信、挫折能力差、過於內向、畏難

7.唸書、寫字常遺漏字、句,或將字的左右部分顛倒

8.身體肌力不足,容易喊累

9.動作計劃能力不佳,不會用力

10.社會適應能力不好,不會主動交朋友

唐瓊醫師表示,感統失調在兒童中很常見,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而被忽視。感覺統合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需要給予必要的矯正。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大腦統合功能出了問題

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訓練是能夠獲益的,年齡越大,改變越困難,因此,家長應該及時帶存在感統失調高危因素或者已表現出症狀的孩子到醫院就診,進行測試並進行專業干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