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停批一年後即將放閘,濟南地鐵的大利好!

在全國地鐵停滯審批1年之後,國家終於出臺地鐵審批新規!

新規對各地建設地鐵的條件有大幅提高,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地鐵夢要破碎了;但對於濟南這樣的二線城市來說,新規的出臺是一大利好!

尤其是,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產業司官員此前考察濟南地鐵建設時曾明確指出,“繼續全力支持濟南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

在地鐵審批新規出臺後,我們對濟南M線地鐵的獲批總體是比較樂觀的!

濟南地鐵審批望穿秋水

全國已經停滯一年

放眼全國各個城市,地鐵規劃的審批已經停滯一年了!

在國家發改委的網站上,最新一個獲得批覆的還在2017年7月12日,它是深圳第四期地鐵規劃:

地鐵停批一年後即將放閘,濟南地鐵的大利好!

所以說,那些抱怨濟南地鐵審批進展緩慢的真的該反思一下了:濟南地鐵審批進展緩慢,是濟南自身的緣故嗎?

濟南各方一直在努力推進地鐵的審批。但從去年7月之後,眾多城市的地鐵審批都被收緊。不僅僅是我們濟南,鄭州、西安等城市新一輪地鐵規劃都被按下了暫停鍵。濟南地鐵審批的停滯,原因是國家層面在重新考量地鐵建設的審批條件,而不是濟南不努力、不夠格。

其實,濟南絕不是最慘的!最慘的城市是內蒙古的包頭,它已經獲批的地鐵規劃還被叫停了。而且,包頭地鐵的暫停,也是本輪地鐵停止審批的開始。

國內權威財經媒體《財新》這樣報道:

去年8月初,中央代表團參加內蒙古自治區70週年大慶。領導人轉達中央意見,包頭地鐵建設所需資金達300多億元,投資額較大,與包頭市財政收入不匹配,建議把地鐵工程停下來,節省資金用於支持企業發展。

此後,包頭市緊急叫停了正在建設的地鐵項目。而根據公開資料,包頭是繼呼和浩特之後第二個修建地鐵的內蒙城市,動工時間是2017年5月21日

在包頭地鐵暫停之後,呼和浩特的地鐵建設也有壓縮調整。而且,自此之後,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發改委,在審批地鐵項目時都更加謹慎了。

也就是在包頭地鐵被叫停之後,濟南第二輪的地鐵報批也陷入停滯,甚至一度有消息說“濟南地鐵黃了”。

而實際上,濟南第二輪地鐵的各項準備工作仍在推進之中,申報工作也並未停止,甚至還曾籌備有“B方案”……

面對審批新規

濟南壓力不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在本月發佈地鐵審批新規,它的意義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它意味著全國的地鐵審批在停滯一年後終於要放閘了!

所謂的地鐵審批新規,全稱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 (國辦發[2018]52號),也被稱為“52號文”,它對各地申報地鐵建設做出了新的、更高的硬性要求。

與此前實施的81號文相比,52號文對各地申報地鐵的要求主要有以下變化:

1、“人口”300萬以上沒有改變,但把“城區人口”變為“市區常住人口”;

2、地區生產總值,地鐵的門檻由原來的大於等於1000億元,變為大於等於3000億元;輕軌的門檻由原來的大於等於600億元,變為大於等於1500億元

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地鐵的門檻由原來的大於等於100億元,變為大於等於300億元;輕軌的門檻由原來的大於等於60億元,變為大於等於150億;

4、初期客流負荷強度,81號文未提及,52號文要求地鐵大於等於0.7萬人/日/公里,輕軌大於等於0.4萬人/日/公里;

5、資本金比例,52號文明確了政府財政性資金比例:除規劃明確採用特許經營項目外,財政資金不低於40%,嚴禁以各類債務資金作為項目資本金;

6、規劃期限,52號文有要求了,要求5-6年;

7、需要編制建設規劃調整情況:81號文要求變化15%,52號文要求增幅20%;

8、新編建設規劃要求的條件,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要求實施最後一年或完成投資70%;

9、有軌電車,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提出省級發改部門負責審批;

10、地方政府債務,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嚴禁通過融資平臺公司或以PPP等名義違規變相舉債,列入政府債務風險的城市,暫緩審批新項目;

11、軌道交通企業債務,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要求負載率過高,暫停開工新項目;

12、責任主體,81號文無要求,52號文要求國家統籌、省負總責、城市主體。

看看這些新規,我們對濟南第二輪地鐵報批充滿信心。來看濟南的大概情況:

在2017年,濟南市常住人口732.12萬人,鎮化率達到70.53%(以此計算濟南市城鎮人口為51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01.96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7.2億元。這幾個主要指標,都遠遠超過了新規的要求。

實際上,地鐵審批新規對三四線城市的地鐵建設會影響比較大。

在山東省內,除了濟南、青島之外,煙臺、濰坊、淄博、菏澤、濟寧、東營、威海等也有地鐵規劃,它們其中很多城市的地鐵將要擱淺了。因為,僅僅一個城區人口超過300萬人,就把很多城市刷下去了。

但對於濟南這樣的二線城市,只要在建設資金和後續客流上有保障,我們對它的地鐵建設還是很有信心的。

來看一下新規對部分城市的影響

地鐵停批一年後即將放閘,濟南地鐵的大利好!

R1線即將通車運行

期待M線儘早獲批!

理清了地鐵審批政策的變化,我們就能更清楚地認識濟南未來的地鐵進展。

濟南第一期地鐵規劃是在2015年獲批的,它們包括R1、R2、R3三條線路。

地鐵停批一年後即將放閘,濟南地鐵的大利好!

這三條線路目前正在建設中,其中R1線已經基本建成並正在試車,2019年元旦就能通車試運行。

地鐵停批一年後即將放閘,濟南地鐵的大利好!

(正在試車的R1線,轉自新華網)

濟南的第二期地鐵規劃從2015年開始編制,2016年完成規劃編制並開始申報。但從去年地鐵審批收緊後,申報進展相對較慢。

第二輪地鐵包括4條M線和一條環線:

地鐵停批一年後即將放閘,濟南地鐵的大利好!

作為一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的省會城市,濟南的地鐵建設在全國都是比較落後的;即使當前已獲批的3條都建成通車,它也是很落後的。

我們深信,濟南的地鐵決不至於目前在建的三條!未來,濟南需要更多的地鐵,並也一定會獲得國家支持的!

一個佐證是,今年3月22日,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巡視員楚琪帶隊到濟南調研軌道交通建設情況。媒體曾這麼報道:

楚琪指出,前期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通過對全國範圍內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資金等狀況調研顯示,現階段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總體有序可控。

目前,濟南市軌道交通建設正在有序推進,會加快第一期建設規劃調整的審批進度,讓項目儘快落地。

下一步濟南在完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時,要充分結合城市新的發展框架,提前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在做好線網規劃基礎上,建設時序上要選擇最急迫、最重要的項目,並將規模控制在合理範圍;要提前做好資金安排,從資金來源包括財政資金落實、還款及分攤機制等多個維度做好項目的投融資研究。

濟南市通過收益平衡區土地收益反哺軌道交通建設,為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他表示,

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將繼續全力支持濟南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工作。

這個表態很重要。因為,地鐵規劃審批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國家發改委的審批。

國家發改委官員以上表態是在國家地鐵審批新規發佈之前。現如今,隨著國家地鐵審批新規的公佈,我們衷心期待濟南新一輪地鐵規劃儘早獲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