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文字:黄英斌、杨栋升

【荣誉名片】

第72集团军某旅三营装步六连,曾因战功显赫,先后于1949年1月、1951年4月两次被西北野战军陆一军授予“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1964年被武汉军区树为“学习毛泽东著作先进集体”。同年,被武汉军区授予“硬骨头六连式的四好连队”。

“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战鼓轰鸣催征急,砥砺奋进勇争先。这是一支从南昌起义硝烟中走来的红军连队,这是一支在井冈山五次反围剿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的钢铁连队,这是一支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涅槃重生的英雄连队,这是一支参加百团大战立下赫赫战功的荣誉连队,这是一支转战西北打过黄河解放全中国的战斗模范连队,这是一支强军征程中赓续红色基因砥砺前行的连队。

英模人物简介

王福,男,山西朔县人,1928年出生,1946年入伍,1947年入党,曾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六连五班班长。1949年1月西北野战军一纵队授予他“特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先后荣立特等功3次,大功7次。获得各类荣誉勋章73枚,1950年作为“青年特等战斗英雄”参加全军第一届英模大会,受到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战斗英雄王福在做战术动作示范

在装步六连,“王福五班”是一个响当当的班级,五班长一定是全连最优秀的班长,也只有最优秀的班长才能接手五班。

浦杰,一位新时代的优秀士官,作为“王福五班”的第41任班长,一干就是4年。从他当兵下连开始,就立志要当五班长,时刻以王福老班长为榜样,处处向老班长看齐。正是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矢志不渝的韧劲,浦杰才能取得今天的荣誉。

浦杰,男,四川会东人,1989年12月出生,2009年12月入伍,2009年入党。被评为优秀士官2次,优秀学员1次,获嘉奖2次,2014年、2016年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现任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装步六连班长。

“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浦杰在全旅做典型报告

01

王福班长精武强能、浑身血性,激励浦杰砥砺胜战底气

部队调整改革前夕,连队同“硬骨头六连”“尖刀七连”“坚守英雄连”同台竞技,4个连队同时拉到陌生地域,围绕9个实战课目展开激烈角逐。

首战武装五公里越野,连队排名垫底,不少战友很气馁。有的战士说:“对手都是响当当的荣誉单位,我们肯定赢不了。”浦杰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即站出来反驳:“比打仗,我们战斗模范连就没怕过谁,当年王福班长被炮弹炸伤了仍坚持战斗,带领一个班都能挡住敌人一个连的冲击。只要我们全连拧成一股绳,不信比不过他们。”

在单兵火箭实弹射击中,浦杰作为连队第一名射手,心里憋着一股劲,他走上射击阵位据筒定型,装定表尺,计算修正量,校正瞄准点……

他调整好呼吸,果断扣动了扳机,火箭弹射向目标,首发命中,正中靶心!靠着稳定的发挥,浦杰带着战友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拿下了这个课目的第一名,瞬间点燃了大家的竞技激情。在接下来的考核中,全连官兵如同猛虎下山,捷报频传,捧得桂冠。

作为连队士官,他是精武的“刀尖子”,有着过得硬的能力素质、不服输的战斗精神。

“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浦杰正在组织训练

02

王福班长勤于学习、善于革新,引领浦杰敢于破旧立新

去年10月,旅里选拔优秀“四会”教练员参加集团军比武,浦杰作为营里的种子选手参加选拔。在准备课目的过程中,他没有照搬以往套路,而是大胆创造新战法。战友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窃窃私语:“这种没经过检验的战法,能拿来示范吗……”

面对大家的质疑,浦杰没有退缩,他始终记得,在荔北战役中,王福班长创造性地提出“三分三合”战术,即“在运动前展开,冲锋前集中;冲锋中分散,突击敌阵地时集中;冲到敌阵地内分散,打敌人反冲击时集中”,这个创新做法曾在全军推广。

经过周密准备,浦杰信心满满地参加了旅里的考核,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考核组认为他的组训方法虽然很新颖,但是实用性不强。

回去后他闷闷不乐,感觉在战友面前抬不起头,营长安慰他说:“创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成功就要扛得住失败。”在营长的鼓励下,浦杰重新燃起了斗志,白天训练时琢磨怎么训更实用,晚上熄灯后加班查资料、做笔记,不断改进组训方法,写出了一本8000多字的训练指导手册,在全营推广。

作为连队班长,他是创新“小能人”,不断地创新、突破,绝不躺在先辈的功劳薄上。

“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课余浦杰与连队干部、班长讨论训练问题

03

王福班长带兵有法、育兵有成,启发浦杰真情爱兵带兵

从军9载,浦杰当了6年班长,对他来说最快乐的事,不是自己取得了多少成就,而是从自己的班里走出一个个骨干、人才,努力当好连队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不少班长说兵难带,而他却始终把带兵、带好兵当做自身能力的磨刀石。连队有个新兵王会乐,不适应部队生活,新兵连结束时考核成绩倒数第一,天天闹着要回家。

新兵下连时,有的班长对他很抵触,当时浦杰主动跟连长说,这个兵我要了。连长有些担忧:“‘王福五班’是个荣誉集体,把他放在你们班,拖累全班成绩怎么办?”浦杰当即在连长面前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带他成才!”对于底子较差的王会乐,浦杰不但不批评他,还更加耐心关心帮助他,训练上表扬他每一点小进步,休息时拉着他一起玩他爱玩的游戏,渐渐地,王会乐融入了部队的生活。

一次战术训练,王会乐因动作不规范把脚崴了,浦杰背起他就往卫生队跑,训练场到卫生队有将近2公里路,一路上王会乐几次挣扎着要下来自己走,浦杰坚决没同意。跑着跑着浦杰发现王会乐在自己背上轻轻抽泣,浦杰以为伤口太疼了,连忙安慰他:“坚持一下,马上到了。”结果他哇得哭了出来:“班长,从来没有人对我这么好过……”

在浦杰耐心教导和王会乐不懈努力下,王会乐从一个大家眼里的后进兵、刺头兵蜕变成了连队的训练尖子、模范标兵,第二年就被推荐当副班长,还成为连队的网络管理员。

当班长期间,浦杰的班里走出了8名班长,1人提干,1人考取军校。作为连队骨干,他是育兵“大师傅”,培养了一茬茬的六连传人,让红色火种永放光芒。

“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浦杰在进行升级训练

改革强军新时代,战斗模范新气象。作为王福传人,浦杰坚信,唯有更加努力地拼搏奋斗,才能不负荣誉、保持荣誉、再创荣誉!

“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旅邀请浦杰父母来队参加浦杰先进事迹报告会

| - - |

“王福班长,五班交给我,您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