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通过彝族区后,被天险大渡河挡住去路。担负渡河先遣队的红1团经过一天一夜160里路的强行军,赶到了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附近,消灭了一股守敌,并缴获一条摆渡用的木船。

团首长决定由一营二连组成渡河突击队,准备强渡。在连长熊尚林的带领下,排长罗会明,班长刘长发、郭世苍,副班长张表克、张成球,战士张桂成、萧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和船工,乘着小船,在团机枪连和军团炮兵营的火力掩护下,向对岸冲去。 安顺场渡口对岸守敌,发现红军强渡后,凭借工事极力顽抗。红军勇士们毫无畏惧,迎着弹雨勇往直前。

红军强渡大渡河

经过激烈战斗,十七勇士击溃守敌,控制了对岸渡口,巩固了滩头阵地,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路,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央红军就开始长征后,由红一军团在前面开路,红一军团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红一师。红一师师长李聚奎接受任务就带领部队在前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1935年5月,红军过了金沙江,作为开路先锋的李聚奎带领部队,在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员刘伯承、政委聂荣臻的指挥下,顺利通过彝族地区。这时上级把强渡大渡河的任务交给了红一师。

红军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是长江的一个支流,水急浪高,旋涡密布,特别是安顺场这一段,河宽百余米,暗流涌动,没有舟楫难以过河。大渡河成为红军的生死河, 部队经过一路强行军,赶到大渡河附近时,停下来隐蔽。李聚奎师长、杨得志团长则到离安顺场几里地的一个山口用望远镜仔细观察。

他们从望远镜中看到前方河边有两条船。 天无绝人之路,这可是两条救命船啊! 真是喜出望外。李聚奎忙叫杨得志把一营营长孙继先等人叫过来,让他们用望远镜看准小船停泊的位置,晚上分几路直奔河边,一定要万无一失地拿下这两条小船。

事后才知道,原来安顺场守敌早已撤走了全部渡船,并准备放火烧村子,只是估计红军离安顺场还远,守敌营长赖执中仍带着十几个人乘船过来,饮酒作乐。

红军强渡大渡河

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红一师如神兵从天而降,当晚红一师派出人员分头去找船夫。因群众早对军阀仇恨在心,加之敌人又要烧他们的房子,真是新仇旧恨涌心头。不到一个小时,就有20多名船夫自告奋勇帮红军摆渡。

决战前夕,李聚奎召开了作战会,对作战任务作了分工:团长杨得志负责夺取安顺场,然后强渡;三营担任后卫,留在原地掩护指挥机关;团政委黎林带领二营至安顺场渡口下游佯攻,吸引敌人的主力。

作战任务层层作了下达,杨团长把任务交给英勇善战的一营,一营交给二连。要组织奋勇队的消息传开后,大家争先恐后报名,最后竟争吵得难以定下人员。

李聚奎又高兴又焦急,高兴的是红军战士的无畏精神,焦急的是争来争去拖延时间。杨团长问他怎么办,他说让营长下命令宣布名单。就这样产生了著名的强渡大渡河十七勇士。

次日清晨,摩拳擦掌的奋勇队在连长熊尚林的带领下,登上第一船。“同志们,千万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坚决地渡过河去,消灭对岸的敌人!”李聚奎向勇士们作了热情的动员。 “出发!”李聚奎一声令下,渡船离开了南岸。惊慌失措的敌人向渡船开火了。“打!”李聚奎向杨得志下达了命令。

红军强渡大渡河

神炮手赵章成的炮口早已瞄准了对岸的工事,“轰轰”两声,敌人的碉堡飞上了半空。红军的六挺重机枪也发挥了威力。 渡船随着汹涌的波浪颠簸前进,四周满是子弹打起的浪花。岸上李聚奎一直坚守在火力点指挥,眼睛死死盯在渡船上。突然,一发炮弹落在船边,掀起一个巨浪,打得小船剧烈地晃荡起来。李聚奎的心揪紧了,好在渡船只是起伏了几下,仍在向对岸前进。渐渐只有五六米了,勇士们不顾敌人疯狂的射击,一齐站了起来。准备跳上岸去。突然,村子里冲出一股敌人,涌向渡口。“给我轰!”李聚奎大声命令炮手。“轰轰!”随着两声巨响,赵章成射出的迫击炮弹,不偏不倚在敌群中开了花。

由于火力又准又猛,把敌人打得抬不起头来,减轻了渡船的压力,为奋勇队强渡争取了时机。奋勇队员不顾子弹在船前船后乱飞,奋力向前冲去。 敌人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又一次向十七勇士发起了反扑,企图趁勇士们立足未稳,把他们赶下河去。

红军的炮弹、子弹又一齐飞向对岸的敌人。烟幕中,敌人纷纷倒下。十七勇士趁此机会猛扑敌群。勇士们占领了对岸的工事。从此,摆在红军面前的又一道“鬼门关”打开了。

整个战斗,李聚奎一直守在岸边,当部队开始渡河时,他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多少年来,人们对强渡大渡河红军十七勇士的英雄壮举耳熟能详,但对这场惊心动魄战斗的直接指挥者李聚奎师长,却知之甚少。

多少年后,李聚奎曾说:“那场战斗,体现的是红军的战斗精神。多少年以后,也许我们许多人的名字都会被遗忘,而红军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却必将流芳千古!”

占领了北岸渡口,红军以第二师沿西岸北进,抢夺上游的泸定桥;第一师主力继续渡河,配合第二师夺取泸定桥。这时,桥板已全部被撤,只剩下几根铁索悬在空中,另有两个旅的敌军正向泸定桥急进增援。

红军强渡大渡河

5月26日起,大渡河东、西两路红军冒雨前进,冲破敌人据险扼守的数道隘口,突向泸定桥。西路第二师抢先占领桥西头,组织夺桥战斗。由第二师第二连22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链冲向对岸,占领了桥东头。后续部队迅即渡河攻占泸定城,歼灭守敌1个团,与东岸第一师一部胜利会合。1935年6月,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又击溃四川军阀四个团,翻越了长征途中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