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全武功”里最讽刺的一个,自己当盛事庆祝,却被耻笑至今

说起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位有清一代在位时间仅次于其祖父康熙的盛世之君,与康熙雍正一起造就了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客观的说,乾隆帝还算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时期多次平定各地叛乱,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清朝的疆域也达到了极盛,下令编修了四库全书,可以说文治与武功兼修,也难怪在晚年他要志得意满的为自己凑一个"十全武功",号称是"十全老人"了。

乾隆“十全武功”里最讽刺的一个,自己当盛事庆祝,却被耻笑至今

乾隆戎装图

然而乾隆的这个十全武功,却显得很牵强,虽然这些武功里有些还是颇为值得称道的,比如两次平定准噶尔,征服大小金川等,但是有些却是非常讽刺的失败。

乾隆“十全武功”里最讽刺的一个,自己当盛事庆祝,却被耻笑至今

十全武功碑

好大喜功,骄傲自大,爱好阿谀奉承的乾隆竟也把失败和被骗当作自己的丰功伟业,沾沾自喜,刻在碑上让后世瞻仰,没想到成为了后世的笑柄,被人耻笑至今。其中一个最为讽刺也最可笑的所谓的武功就是乾隆皇帝自称的"降服安南"。

乾隆“十全武功”里最讽刺的一个,自己当盛事庆祝,却被耻笑至今

乾隆(剧照)

清朝时期,安南的黎姓王朝一直比较恭顺的作为藩属国,每年都要向清朝纳贡,虽然黎姓安南王只是名义上的国王,安南国内的实权造就被阮氏和郑氏所瓜分,可是作为宗主国的清朝并不在意这些,清朝在意的只是黎姓国王对自己足够尊重,这就够了。然而安南国内发生了起义,阮岳、阮侣、阮惠三兄弟带领的军队推翻了黎姓国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黎姓国王急忙向清朝求助:"立予存亡继绝,以申大义于天下。"当时乾隆皇帝也是权衡利弊,考虑再三,想起曾经黎姓国王对清朝的恭顺和尊敬,他还是下定决心帮助黎姓恢复王位。于是乾隆帝派两广总督孙士毅于1788年11月,征调了广东省的军队一万人,广西省的军队五千人,出征安南。

乾隆“十全武功”里最讽刺的一个,自己当盛事庆祝,却被耻笑至今

清军出征

应该说,起初孙士毅还是打了一些胜仗,清军长驱直入,在水战中大败阮惠的军队,烧毁他们不少战舰,很快就打进了当时安南的首都升龙,还在这里传了乾隆皇帝的旨意,再次册封黎姓为安南国王,基本上实现了乾隆皇帝的意图,到此为止这场战争还算是胜利的,然而清军并没有真正重创阮惠的军队,他们的大本营还远在千里之外,阮惠以诈降蒙蔽孙士毅,孙士毅麻痹大意,在除夕这一天毫无防备的被阮惠打得措手不及,损兵折将,清军包括提督许世亨、总兵张朝龙等都在这一战溺水而死。

乾隆“十全武功”里最讽刺的一个,自己当盛事庆祝,却被耻笑至今

清军大败

然而这一场彻彻底底的大败仗,孙士毅只是被乾隆免了总督,没有继续追究。而此时阮惠由于大败清军,已经成为安南的民族英雄,自立为帝。同时,由于担心清朝和暹罗两面夹击使得自己腹背受敌,阮惠主动向清朝求和,并上书乾隆请求册封,甚至表示自己愿意亲自来参加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

得知消息的乾隆皇帝龙颜大悦,不仅因为这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为自己军事失败挽回了一点颜面,更是因为这是自宋代以来,安南国王作为藩属国国王第一次来中国亲自朝拜,乾隆自然感到非常有面子。

乾隆“十全武功”里最讽刺的一个,自己当盛事庆祝,却被耻笑至今

老迈乾隆(剧照)

乾隆自称这一次降服安南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不费一兵一卒,竟然使得对方国王请求册封,并亲自来为自己祝寿,乾隆感到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丝毫没有考虑到这其实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欺骗。实际上,真正来为乾隆祝寿的是阮惠特意找的一个跟自己长相接近的替身,这一点甚至很多清朝的官员都知道,可是他们的觐见却被乾隆给予了超高规格的接待。乾隆也自豪的把这一次"降服"安南当作了自己十全武功之一,如此爱慕虚荣的乾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网络,小编保证无影射等、不涉及任何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