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精神 代代相傳——渭南市華州區弘揚傳承渭華起義革命精神奮力追趕超越紀實

5月2日,“五一”國際勞動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

9時,在華州區毓秀小學的多功能廳裡,一場專題學習如期進行。參加這場專題學習的學員是來自華州區各級各部門的600餘名黨員幹部。他們當中有區委、區政府的班子成員,也有各級各部門的一把手,學習的內容——紀念渭華起義90週年座談會精神。

4月28日,紀念渭華起義90週年座談會在華州區召開。選擇用迅速務實的實際行動,持之以恆地弘揚和傳承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讓陝西省和渭南市的新指示、新要求在華州落地生根。華州區正在奮力書寫新時代追趕超越的新篇章。

“渭華起義給我們留下的‘堅定信念、聽黨指揮、不怕犧牲、矢志奮鬥’的革命精神,是我們做好新時代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華州區委書記霍文軍堅定地說,“華州一定會建設好渭華起義這個紅色陣地,切實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讓紅色基因和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奮鬥 傳承信仰的力量

在華州區西南方向,依偎著巍峨的秦嶺,風光秀美的高塘塬靜靜矗立著。90年前,就是在這裡,紅旗招展、硝煙瀰漫。先烈們為了信仰揮灑熱血,在陝甘大地上播撒革命的火種。今天,在這片先輩們奮鬥過的土地上,信仰的力量歷久彌新,依然迸發著時代的光芒。

2015年4月,帶著在城裡工作4年攢下的積蓄,李丹和愛人魯照賓回到了魂牽夢縈的高塘塬。在家人的支持下,李丹夫婦在高塘鎮南麥村辦起了養雞場,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旅。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不到半年時間,小兩口創辦的養雞場就遭遇了“滑鐵盧”。因為銷售渠道、資金等原因,養雞場瀕臨破產。眼看著多年的積蓄打了水漂,失敗的情緒開始在李丹和魯照賓心頭蔓延。“說實話,那時真是心灰意冷,要不是組織生活會上郝爺爺的鼓勵,我們可能就放棄了。”李丹說。

大學讀書的時候,李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鄉創業後,她按時參加南麥村黨支部的組織生活,不斷在學習中汲取營養。2016年2月,在例行的組織生活會上,李丹不經意間流露出遇到挫敗後的鬱悶,這引起了支部裡84歲的老黨員郝兆斌的關注。“郝爺爺用渭華起義精神教育我,給了我迎難而上的勇氣。”對當時的情景,李丹記憶猶新。

就這樣,在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激勵下,李丹和愛人重整旗鼓,又踏上了奮鬥的征程。很快,他們調整了經營思路,改賣有機雞蛋。2016年8月,又經過半年多的努力,養雞場實現了扭虧為盈。如今,兩人創辦的華州大魯生態養殖場年產有機蛋150萬枚,年營業額近100萬元,並帶動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

在華州,信仰的力量正在新時代的奮鬥者中傳承。很多人像李丹一樣,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學習感悟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不斷凝聚追趕超越的正能量。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華州區認真落實省市部署要求,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規範黨內組織生活,華州區先後制定了90餘個規範性文件,全區基層黨支部以“主題黨日+”為載體,組織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等系列活動。通過逐村分析研判,建立383名村級後備幹部庫,並全部完成村級黨支部換屆工作。

黨員隊伍管理是傳承渭華起義革命精神的關鍵之一。現在,華州區每個鎮都成立了流動黨員黨支部和離退休黨員黨支部。通過“黨員小書包”網絡平臺,華州區還著力打造“指尖上的圖書館”,有效破解了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管理難題。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在華州區的每個黨員心中,信仰的力量正在與奮鬥的腳步同頻共振。

實幹 傳承進取的方向

在華州區採訪,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幹部身上體現出的真抓實幹的作風。華州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認真落實黨的決策部署,讓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在實幹中得到繼承和發揚。

如今,真抓實幹的作風已成為華州區不懈進取的方向和實現追趕超越的鮮亮底色。

今年,是劉曉波參加工作10多年來最忙碌的一年。劉曉波是華州區的一名普通幹部,負責渭玉高速(高塘段)兩側、高塘出口臺塬等區域的綠化提升工作。“我和同事們不是在辦公室,就是在施工現場。”劉曉波說,“雖然工作有些辛苦,但和先烈們比起來,這不算什麼。”

受到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感召,以實幹作風紮實進取、務實工作的還有區住建局。僅用了57天,渭華起義紀念館改造提升工程就全面完成,區住建局總工程師劉浩甚至將辦公室安在了工地,晝夜緊盯施工進度。“我覺得實幹是對渭華起義革命精神的最好傳承。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任何時候都要確保組織交辦的任務順利完成。”他真誠地說。

在渭華起義紀念館的南北兩側,有兩個群眾遊客休閒的新去處——南湖、北湖。自這兩個容積近12萬立方米的生態湖於2017年11月6日開工建設,區水利局辦公室主任李康平每天就在工地上忙碌著。他說:“區局黨委很重視南湖、北湖建設,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縮短了工期。”就這樣,在區水利局團隊的努力下,紙上的藍圖變成了現在垂柳依依、波光粼粼的美麗景象。

“傳承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主要靠實幹。”全程參與紀念渭華起義90週年系列活動的區委辦主任張新峰深有感觸地說,“為了確保活動籌備高質高效,區委專題會議先後召開了11次,籌備工作始終嚴密、高效、有序。”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邁進新時代,以實幹的作風傳承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是華州區認真落實省委和渭南市委部署要求,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的重要保障,也是對渭華起義先烈的銘記和告慰。

今天的華州區,正在實幹進取中傳承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經濟社會各領域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今年一季度,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8.75億元,增長8.3%;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258萬元,增長14.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5億元,增長20.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13億元,增長11.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8105元,增長8.4%;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822元,增長9.3%。

攻堅 傳承時代的擔當

即使在今天看來,發生在90年前,震動西北、波及全國的渭華起義,仍然讓人為之震撼。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革命先輩為了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用不畏犧牲的崇高情懷書寫下那個時代不朽的擔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90年風雨滄桑,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始終不變的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攻堅克難、艱苦奮鬥的昂揚鬥志。今天,傳承著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奮鬥者們正在以新時代追趕超越的新業績告慰革命先烈。

今年2月,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的秦忠山從廣州來到渭南,掛職擔任華州區副區長。在來華州區工作前,32歲的秦忠山已是碧桂園集團內培養的幹部之一。從廣州到華州,他放棄了在大城市極具潛力的發展機遇,放棄了超過50萬元的年薪,甚至與女朋友談起了“異地戀”,為的是一份責任和擔當。“我是個農民的孩子,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有機會我還是想為群眾做點實事。”秦忠山誠懇地說。

報到的第一天,秦忠山就接到了區委、區政府給他的任務,在短時間內牽頭完成渭華起義紀念館的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迎接紀念渭華起義90週年系列活動。“說實話,剛接到任務的時候,我心裡也打怵。因為所學專業的關係,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工程時限和工程量,這也是個非常難完成的任務。”秦忠山說,“是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和同志們的幫助、鼓勵給了我攻堅的信心和勇氣。”

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先進的管理理念,秦忠山拿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勁頭,認真細緻地抓工作。從3月26日起,在區委組織部部長馬寧和副區長王育紅的支持下,紀委書記石藝軍、區委辦主任張新峰和他24小時駐守高塘鎮,現場協調解決施工難題,終於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了組織交辦的任務。“這會是我畢生難忘的工作經歷,也讓我對‘擔當’兩個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秦忠山說。

在奮鬥中攻堅克難,在奮鬥中追趕超越。秦忠山經歷的鍛鍊,是華州區奮力實現追趕超越的生動反映。

圍繞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今年,華州區共策劃包裝重點項目100個,總投資585.2億元,今年計劃投資158.3億元。30個市級重點項目已開復工26個,開復工率87%,完成投資34.96億元,佔年度計劃的34.56%。省煤研院萬噸級輸送床粉煤快速熱解工業化實驗項目竣工,少華湖水利風景區一期項目已經開始進行蓄水試驗。黃標車淘汰和建成區燃煤鍋爐清零任務全面完成,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名列全市第一。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渭華起義紀念館紅色旅遊景區、竹溪裡特色小鎮日均接待遊客超過2萬人次。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站在渭華起義90週年這一新的歷史起點上,華州區正在新時代新徵程中砥礪奮進。“華州將深入學習領悟、弘揚傳承渭華起義的革命精神,低調務實、埋頭苦幹,奮力實現追趕超越。”霍文軍說。(作者:鄭棟 吉世宏 雷磊 顏永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