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預測2018年房地產要降,是真的要降價嗎?

豬鼻子兔


朋友,任志強先生原來一直是房價看漲者,而且他認為房價只漲不跌,而且他的一些判斷不少都付諸了現實,所以人民對他的主張或觀點還是非常相信或看好的。今天他預測2018年房地產價格要降,是他第一次對房價的看跌,他的這一觀點是不是也如他原來對房價看漲的觀點一樣那麼準確呢?在我看來他的這一預測只能說從理論上來看有一定可能性,但從現實看他的這種預測成真的可能性很小。



為何這麼說,原因其實很清楚:一則,中央政府確定的房子是用來住的這一論斷,實際表明房地產調控會一直持續下去,任何認為調控是權宜之計的觀點都是錯誤的。而且今年各級政府調控力度不斷加大,出臺的政府調控措施越來越多,前段時間披露已達160多項,所以在這個大環境下,房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二則中央政府大力推出棚戶區改造、租賃房建設等政策措施,加大了住房供應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人民的住房觀點,這一定程度上對緩解供需矛盾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因供房緊張而導致房價上漲的可能很小。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目前中國正處於城鎮化的高峰期,我國未來數十年城鎮化率將達到70%以上的水平,還將吸引更多的人口進入城市,剛性需求仍在增長;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各種社會資源要素豐富,大中城市提供的政策紅利較多,還將成為吸引人口進入各大中城市的重要因素,只要人口進入則購房剛性需求就一直存在和增長,房價就不可能下降。








再則,房地產關聯的產業較多,樓市價格如果大幅下跌帶來的負面社會經濟影響,你懂的,我這兒就不多說了。

同時,我們也要正確看待任志強先生預測,他是有一定條件的,那就是房地產政策不變、防範金融風險,去槓桿的政策不變,但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較為多,如果這些政策存在變動,則房地產也會出現波動。所以我們對他的預測也不能斷章取義。



當然,房價在2018年也會出現一些局部的變化和地區間有漲有落的不平穩,正如目前房價一、二線重點城市得到了控制,而三、四線城市出現大幅上漲一樣。



除了這些正常現象之外,我想2018年房價不會下降,只是大幅上漲可能性不會存在,最差也會保持緩慢增長態勢。不知朋友你對這個問題是何看法,有更好的想法我們再交流,祝您生活快樂!


財經深思


以前,任志強就是堅定的房價看漲派。雖然他因此被冠以“大炮”之名,但“不幸”的是,他的大多數觀點被事實映證了。

所以,當他難得地說了次“房價要降”時,是會讓人們認真對待起來的。

回到題中所問。任總說過“2018年可能會出現房價下降的城市越來越多”,是在今年的年初;不僅如此,任總還說過,“中國未來的房價會一直漲,且還會存在大漲小跌的規律”,這是在今年5月18日說的。

這一前一後表達的觀點,都有其前提設置的,不宜用來斷章取義。

先說更早的觀點。首先是“可能”,然後是“出現房價下降的城市越來越多”,起碼不是預測2018年房地產整體要降價。而且說這個觀點時,還設置了一些前提:房地產政策不變、防範金融風險,去槓桿的政策不變。

而最近任志強的觀點,更有一些重磅級的表述:“我個人覺得,越出政策的地兒,越證明房價要漲”。這似乎基本要被映證了,近期,多城市“搶人大戰”及“搖號售房”見諸媒體關注,都直指高房價預期堅韌的擔憂。

任志強近期的觀點,更接近他一向所持的觀點,他認為未來房價會一直漲,支持這種判斷的理由是,“未來20年,中國要讓城市化完成率達到70%”,“中國人口快速流動還有20年”,人口的流動產生住房的需求。正是有這個主要原因,他說:“所以,中國未來的房價會一直漲,且還會存在大漲小跌的規律。但是弱的城市一定不會漲,需求沒了還怎麼漲?”

注意,雖然任志強認為中國未來的房價總的來講會一直漲,但是,小城市與弱城市,房價總的趨勢是不大會漲的。這個判斷好理解:房地產長期看人口,當一座城市對人口的流入沒有吸引力時,何談房地產需求?何談房價攀升?

所以說,2018年的房價是升還是會降,不好去整體的做出判斷。基本來說,不同城市會有不同表現,不會只有一個簡單的答案。而且從政策面而言,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將追求穩健,不會容許房價過於波動,不會容許房價大漲大跌,否則政策面一定會介入。

另外,本輪樓市調控期已超越以往任何時期,而且將會以構建房地產長效機制為終結,所以,未來,投機對樓市與房價的負面作用,還將會繼續逐步擠出。對房價上漲的過度期待,也基本上有可能會踏空的。

需要理性地看到:讓房價更符合剛需購買力,讓房子剝離投機迴歸居住屬性,這應當有一個過程,不會一蹴而至。


波士財經


任志強號稱大嘴,經常預測房價上漲,並且其一直都是對的,因為房價這麼多年確實一直在漲,但是這次其卻預測2018年房價要降了,這說明房價真的要降了。為什麼房價會降呢?那是因為房價虛高的實在是太多了。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在10萬一平的高位了,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多數超過2萬一平,四五線城市的房價也過萬了,這麼高的價格不降點是很危險的。

任志強很少預測房價下跌,這次其預測房價跌,可以說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也就是說就算是任大炮也覺得當前的房價高的有點不正常了。確實房子已經成為過剩產品了,大部分城市的房子都是過量的,只是不均衡造成了房子短缺的假象。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少人有幾套、十幾套甚至100多套房,這顯然超出了正常的居住需求存粹就是為了投機了。計算時普通民眾也開始跟著炒房了,有了一套還想買第二套,接著還想買第三套,這都是不理性的瘋狂現象,這種現象必須給予扭轉的。


深度軍備


首選對任志強說的這句話理解是片面的。

那你知道嗎,任志強演講中還說了,今年一季度是全國平均房價歷史上漲幅最高的一年,房地產行業的投資增速卻是2008年以來最低的一年,因為開發商基本上兜裡就沒錢了,所以對於基金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所謂“抄底論”。

任志強還說了,“你們別搞錯了,我們現在房子是不夠用的”。

房價有沒有降的趨勢,我們還是看看數據說話吧。

以一線城市為例,先來看看2017年的一線樓市銷量情況。

北京:該市住建委成交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一手居住類產品共銷售42428套,比2016年銳減81164套,何止是腰斬,簡直是斬到大腿。而成交金額為2179.89億元,比2016年成交下降了47%。

上海:網易房產監控數據顯示,上海2017年一手住宅成交51974套,較2016年112591套的成交量,減少也超過一半,斬到了腿肚子。價格也相比2016年有所下跌。

深圳:該市規土委近日的數據顯示,去年深圳共售出25820套一手住宅,為八年來最低水平。廣州:情況稍微好一些,陽光家緣網籤數據顯示,2017年廣州共網籤一手住宅89859套,較2016年127719套的歷史峰值,少了約三成。

都說北京二手房降價了,新房價格方面呢?

北京:該市住建委成交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居住類產品成交均價42987元/平方米,2016年這一數據為33415元/平米,每平米上漲了9572元。

上海:2017年一手住宅成交均價45088元/平米,2016年這一數據為54454元/平米,每平米跌了9366元。

廣州:2017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為16451元/平米,2016年這一數據為16656元/平米,每平米略跌了205元。

深圳:在經歷連續15個月連跌之後,去年的均價為54445元/平米。

注意,深圳絕對價格其實還很高。

可以看到,四個一線城市裡,北京是唯一上漲的城市,漲幅還不小。上海跌的最狠,廣州和深圳則呈現溫水煮青蛙的態勢。

但總體而言,價格其實都還很高。一線城市來看,調控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話說回來,顯示的“房價數據”降了,不一定代表房價真的要降,並不能很真實的反饋市場的實際需求。反之亦如此。尤其是去年,受到調控和結構性影響較大,開盤區域郊區化、限價、限發預售證的情況不少見。

這都會多少影響到房價、成交量。

另一方面,儘管調控屢次加碼,但依然擋不住明星二線城市的土豪們全款購房的熱情。對了,就算是全款,也還要排號,選房全靠搶,拼的就是手速。

戶型樓層什麼都是浮雲,能搶到算你狠,搶不到等著下一波開盤繼續漲,就是這麼任性!看到這裡,你覺得2018年房價會降嗎?


槓桿遊戲


任志強說,2018年房價會降的城市會越來越多,但如果你恰巧不在那個城市,你就會覺得他在說屁話。

如果你恰巧要賣房套錢,你也會說他在胡扯呢。

只是你剛想買房,你又聽到了任大炮,這位堅定相信房價會漲的看多派,說要降價的消息,然後你就等呀等,等到2018年過去一半了,房子還沒降,你就狐疑了:任志強在忽悠呢。

現在國內經濟的困境很大程度就在於房地產,漲也不是跌也不是,宏觀調控的手要刺破泡沫是比較容易的,但房價稀里嘩啦降下來,就控制不住了,誰能控制一頭瘋牛或瘋熊呀。

現在的股市就是瘋熊,房市可以說是假牛慢熊。

對我來說,就我所在的北京城,我一直疑惑的是買新房的人群是誰?

一平米最普通的房子都要5-6萬元,還在六環外了,如再四環內買房,不都超過10萬元了,這群人是剛需?是剛畢業,還是剛談女朋友(男朋友),還是剛結婚,或者剛生小孩?

這樣剛剛更換了身份的人,需要買房呀。

但這樣的職場新鮮人士拿什麼去買房呢,四處湊錢能首付的話,月供都是鉅額的款項。反正,我是買不起了。

另一個我很疑惑的是,從10多年前我大學畢業到現在,從80後到90後,到今天00後也18歲了,房子的話題還是年輕人聚會的主要議題,這樣的生活工作環境是健康的嗎?

我都覺得無聊死了。

一直有人在聊房子。沒買房的人擔心,買了房子的遺憾沒買第二套,第三套。生活的一半精力和金錢都被捆束在房子上,那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二十多年來,像任志強,王石,王健林,許家印這類房地產大佬成為了社會達人,能不能聊其他領域的大佬呀。

就像共享單車,騎騎車不也挺愜意的,不是每個人都要去買車,開車跑天下的。

想著房價降低的人,註定是要失望的,因為有了這個預期,降低1000塊會嫌不夠,2000乃至10000,對比三五年千的價,都是高價,都不算降價。

這樣的生活,你望著房地產的生活,註定就是悲催的生活。


財經作家邱恆明


首先,不知道任志強先生何時說過房價要降;其次,如果真說過的話,那前提是什麼,上下文是什麼?因為,眾所周知,多年來,所謂專家“預測中國房價被啪啪地打臉”的微言,在自媒體上鋪天蓋地地傳播。可即使其中最著名的所謂“樓市空軍司令”謝國忠先生,事實上,他每次預測中國房價走勢時,都是有前提,有非常嚴謹的上下文,至少是邏輯自洽的。

說到這兒,可能有網友要說,這不是在說“雖然我結果錯了,但我分析都很有道理”嗎?(注:這是真實的網友回帖,在我做了上面解釋之後。)

從網友的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好些人將財經金融當作自然科學了。

英國經濟學家羅賓斯早在1932年就明確指出:“經濟學是門研究目的與具有可供選擇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間關係的人類行為科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英國經濟學家希克斯在其《價值與資本》中也指出,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人類選擇行為的科學。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在其《經濟學》中更明確地寫道:經濟學是研究人和社會如何作出最終抉擇的科學。

這也就是為何我從不預測金融市場(包括中國房價)的具體走勢的原因。因為,財經金融不是自然科學,形成金融市場走勢的背後有無數的各種因素,哪怕數據都準確,就和預報地震一樣,也已經複雜到就連運算速度最快的電腦都難以計算出來,況且,還不可能得到精準的數據。那失之毫釐,就會謬之千里。更別說,眾所周知,中國的樓市並非由純粹由市場所決定!

順便提一下,巴菲特恩師格雷厄姆在去世前說:“如果說我在華爾街60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從來沒有人能夠成功地預測市場波動#!” 巴菲特也說過:“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預測市場具體走勢的人。”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更曾感嘆道:“不要妄想預測二年內市場的走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能上述回答離題,可說到這兒,相信大家該明白什麼意思了吧:無論誰,準確判斷下半年中國房價的具體走勢,是不可能的。最多隻能猜中了而已,因為,無論漲跌,猜對猜錯的概率都是50%……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應該又是誤讀,任志強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或者說是斷章取義的一句話。他只是說房地產投資下降,以及房價下降的城市數量增加。可是,房價下降的城市,會是什麼城市?只會是四五線城市!北上廣深、杭州、武漢、南京、蘇州、鄭州、西安、重慶等等哪個發展勢頭不錯的城市不是在增長?

任志強相當於中國炒房屆的大神了。十幾年來聽他的人基本上都致富,資產上千萬基本上是不成問題的,只有永遠跟他對著幹,每回他說一句罵一句的這些人,估計基本上現在都悔得腸子都青了。

其實,從頭到尾分析任志強說的那些話,都是在理的,雖然他的位置是站在開發商和房地產商的一個角度,但是他分析問題的框架邏輯,其實是非常具有合理性的、很嚴謹的。反而駁斥他的人,很多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或者說是為了情緒而反對的。

比如說其中任志強說的一個很基本的命題,他說,房子從來就沒有便宜過。這句話我是深表認同的,很多人懷念,五年前十年前的房價,但是,你不想一想,五年前十年前,你的收入,相對於當時的房價,對你來說依然是一個高房價的。但很多人往往以現在的購買能力去判斷,五年前十年前的房價,所以會認為,那個時候房價便宜,還幻想著,房價能夠跌回五年前十年前的這種水平,尤其是在一線城市,這幾乎可以認為是一種幻想。

這一兩年來總是有人,在轉一些文各種聳人聽聞的文章,比如說“買房的現在都後悔啦,現在不拋售以後都來不及啊”,“租售同權,正式宣誓炒房人要走向滅亡啦”。“這個政策一出,炒房團都要跳樓了”等等一些,都能聽聞的一些文章,得到很多人的轉載。其中,每回,政府開了一些會議,或者處理一些文件,都會做各種解讀。

比如說,在前兩年寧夏又更新了有關房地產稅的一個版本,但一些人就把一些條文給提煉出來誤讀了,認為要開始徵收房產稅了,然後搞得大家一片惶恐。 其實“房地產稅”和“房產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房地產稅,更多的是針對於房地產開發商、商業用房、出租房等等,房產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於公眾的自住房屋的一些稅收。

迴歸到任志強的觀點中,他並沒有認定2018年,房價還是全面下跌的。我記得2017年底他有一個深度的講話,對主要城市,他還是看漲的。當然他嚴格地作了界定,不是說全國到處都會在漲,而是說一些重要的城市肯定是會上漲的,他又有很多詳細的分析,我認真的看過他的那個講話跟分析,我認為大部分還是靠譜的。

當然他這個講話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觀點,我認為是非常贊同的,就是現在的房價,漲、跌或者平穩,真的不代表一種市場行為,因為現在在限購政策跟各種嚴厲措施之下,很多地方是幾乎相當於禁止交易的。那沒有交易的情況下,價格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它無論多高或者多低,不代表任何現實的價值,它只是一個虛擬的數值而已。


張天潘


1月26日,以“創新·蛻變·領軍”為主題的“2017-2018(第十五屆)中國地產風雲榜”在北京落幕。

在本次活動裡任志強稱,嚴格說起來2018年是沒法預測的。假定按照現有的政策不變,比如說房地產政策不變、防範金融奉賢區槓桿的政策不變。樓市會有這樣的變化:

1、2018年房地產投資一定是下降,增速下降的幅度可能會穩中有降;

2、房地產開發面積會下降。

從2017年竣工情況來看,房地產開發面積並沒有得到好轉,房子賣了將近17億平方米,但是的竣工只有10億多點 ;

3、房價下降的城市會越來越多。

其實國家早就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是國家關於房產的基本定位。今後所有關於房產的政策和工作,都要圍繞這個定位來進行。包括前段國土部對十一個城市租賃房的試點批覆,同樣也是圍繞這個定位,而且必須出成果,要可複製,今後還會在更多城市甚至全國推廣。而租賃房就是為了防止炒作投機,和讓房價理性。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住有所居“。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這一定會成為今後一個時期的指導思想,房產方面肯定要在住有所居做更多文章,出臺更多的措施。住有所居,就是要保證每個人都能夠有房子居住,房價是肯定要降的。

國家已經意識到房價對實體經濟,民生,金融系統風險的惡劣影響,我們相信調控的效果和控制房價的能力,但不排除某些部門的疏忽和某些地方的僥倖,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出現暴跌的可能性。


環球老虎財經


任志強預測房地產行業並不是單純去考慮無從差別的房價問題,而是把房地產作為一個需要良性長效機制的產業。回到2018房價問題,中國房地產局部降溫早就發生,但是肯定不會全範疇降價,更不可能斷崖式下跌,這既不符合貨幣發行的規律,更不符合社會大多數人的利益——想買房的人嗓門大,政策制定者還要考慮沉默的人。

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判斷房價要出現拐點,還是因為中央持續用金融手段調控房價,房地產投機客沒了資金槓桿手段。市場良性發展,目標是房價與租金、年輕人收入相匹配,需要要建立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從行業發展角度長遠規劃,不能僅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政策引導市場的價格預期。

很多人詬病中國地產行業“野蠻”發展,往往忽略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今天,局部地產泡沫迅速擴大、個別地區房地產投資過熱、最終潛伏系統性金融風險,主要是因為中國民間財富超常規速度增長,且對應了中國房地產行業處在成長週期的初期,造成快速增長的週期疊加。

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房地產行業也迎來了從初期野蠻增長向平穩增長的過渡期。宏觀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從“速度”轉向“質量”的發展要求,房地產行業本身發展的規律性所以在國家堅持去槓桿、調控的前提下,還需加大力度對行業進行改革,從根本上改善地產行業的弊端,既要穩價格、更要捋順機制!

2018年的房價依然要尊重金融去槓桿的決心。過去三十年,中國財富爆炸式增長,增量資產貨幣化進程造就了房地產和信貸的滾雪球式積累金融槓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除了對互聯網金融的整治、加強對資產管理行業尤其是銀行通道業務的監管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在房地產領域去除金融槓桿的價格干擾作用。在剛結束的中央經濟會議中,再次強調了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性,而房地產市場調控作為防止風險發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再被強調,要求促進金融和房地產的良性循環,防止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市場,防止房市投機和泡沫。

房地產行業“健康”的資產負債表,需要“房子是用來住的”基本面,避免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積累,避免政府信用和銀行信用透支。2017年底,中央政府在財政領域針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一系列新政表態,就是為了避免出現政府各類隱形兜底風險,給市場金融機構債務“大而不倒”的錯覺。這其中,打破剛兌是重要一環,存量房地產的估值和定價問題,既需要金融槓桿的良性循環,也需要市場對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客觀認識。

但是,在很多領域房價上漲依然可期,特別是行業集中度提升、細分領域龍頭地塊和龍頭企業的龍頭項目。全國範圍內房地產行業的整合已經多年,金融去槓桿加速了這一進程,這是中國房地產業走向成熟的必然過程。近期,越來越多的上市房地產公司,也迫於資金壓力出售資產,進一步形成行業強者恆強的大趨勢: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三季報A股136家房企中,有36家資產負債率超過80%紅線,佔比接近26.5%。此外,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有51家,佔比超過37.5%。13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同比增加1.95個百分點。

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讓中小房地產企業在戰略上向細分領域的特色化運營,這也是未來房地產行業需要政策和資金支持的領域。以旅遊地產、養老地產、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等為代表的個性化房地產潛在市場,最終將改變中國“千城一面”的建築尷尬,需要地方政府在區域發展規劃中巧用金融工具,在尊重市場的基礎上多樣化吸引各類資本。


許維鴻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的意見是,房價的相對價格是會下降的,但是它的絕對價格是不會下降的。

房屋的相對價格下降是符合當前國家的政策導向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各種房價調控政策抑制房價上漲。已東莞為例,東莞的房價已經近五年幾乎沒有上漲了,但是東莞的職工工資卻一直在上漲,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3年東莞城鎮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速達到14.8%,2014年為11%,2015年為11.9%,而2017年名義增長6.7%,實際增長5.2%。所以,隨著工資的上漲,在國家整體調控下,房價會保持相對價格下降的。但是房屋的絕對價格是不會下降的。

中國有別於其他國家,各地對於房地產業的依賴眾所周知。就不提房地產業對於當地經濟的作用了,單單看房地產業對於土地財政的作用就可見一斑。如今各地政府債務償還都依賴於土地財政,一旦房價絕對價格下跌,伴隨著物價的上漲和整體政府債務的膨脹,地方政府的還款壓力會變得非常大,很有可能會出現債務危機。所以,為了穩定經濟和維持政府債務可持續性,房屋的絕對價格是不會下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