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

大體積混凝土定義:《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範》GB50496-2009中規定: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几何尺寸不小於1m,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

本工藝標準適用工業與民用建築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必須採取相應技術措施妥善處理溫度差值,合理解決溫度應力並控制好裂縫的開展。

一、施工準備

1、材料

水泥:優先選用低水化熱的水泥品種,如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礦渣硅酸鹽水泥(有抗滲要求不宜使用)。

碎石:粒徑由試驗室試配確定。

砂:中砂。

水:自來水(飲用水),氣溫高時宜在水中加冰塊。

外加劑:緩凝劑(由試驗室試配確定)。

2、作業條件

⑴熟悉圖紙,編制厚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並且要對工人隊組進行詳細交底。

⑵配合比已經由試驗室試配確定。

⑶各種材料供應應滿足連續澆灌的需要,所需機具如振動器、運輸工具、串筒等應備足,澆築前檢查其完好情況。

⑷勞動力安排要滿足連續施工作業。

⑸模板、鋼筋,支架、預埋件和預埋管道等按設計要求安裝完畢,並經隱蔽驗收檢查。

⑹配備發電設備,防止施工時水、電中斷,夜間施工需有足夠照明。

⑺掌握天氣變化情況,避開雨天澆築混凝土,必要時準備好防雨設施。

⑻埋設測溫裝置。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

二、操作工藝

1、石子用自來水衝冼,必要時用冰水降溫。

2、各種材料按設計配合比計量投料,控制在允許偏差內。

3、按照石、水泥、砂、外加劑的次序投料, 控制攪拌時間不少於120s。

4、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應合理分段分層進行,每層厚度小於300mm,澆築速度要保持均勻,加強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強度,澆築溫度不宜超過28°C(混凝土澆築溫度指振搗後在混凝土50~100mm深處的溫度)。

5、混凝土養護:澆築完畢的混凝土初凝後,用溼潤的麻包袋覆蓋,覆蓋二層,每層麻包袋搭接縫不少於100mm,上下層錯開, 派專人灑水養護,灑水次數應以麻包袋溼潤為宜,養護期不少於14天。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

分層澆築、斜向振搗

三、質量標準

同相應普通混凝土。

四、施工注意事項

⑴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由於水泥水化熱作用所放出的熱量使混凝土內部的溫度不斷上升,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差很大,表面與內部混凝土收縮不一致,產生很大的拉應力,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很低,因此極易出現混凝土的表面裂縫。復季要採取降溫措施,冬季要保溫,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

⑵在原有厚大的老混凝土或岩石地基上澆築大體積混凝土基礎牆體時,必須設置隔離措施,避免產生收縮縫又稱外約束裂縫。

2、處理水化熱的措施

⑴採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如礦渣硅鹽水泥),並且要儲備足夠數量的同一品種水泥。

⑵在保證混凝土等級的前提下,使用適當的緩凝減水劑,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減少水化熱。

⑶採用石子澆水、攪拌水中加冰塊降溫等辦法,降低混凝土入摸溫度。如果在熱天澆築混凝土時,宜設置簡易遮陽裝置。

⑷選用級配良好的骨料,並嚴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強振搗,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抗拉強度。

⑸分層澆築混凝土,每層厚度不宜大於300mm,以加快熱量散發,並使溫度分佈較均勻,同時也便於振搗密實。上層混凝土覆蓋要在下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

⑹預埋冷卻水管,用循環水降低混凝土溫度,進行人工導熱。

⑺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老混凝土層上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時,可在岩石地基或老混凝土層上澆瀝青膠並撒鋪5mm厚砂子, 或鋪二層瀝青油氈紙,以消除或減少約束作用。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業指導書

3、產品保護

⑴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後,必須進行監測,專人檢測表面溫度與結構中心溫度,測溫時間不少於14天,前7天每隔4小時測溫一次, 後7天每隔8小時測溫一次,測溫過程中如發現溫差大於25°C時( 重要結構20°C)要採取有效措施,如覆蓋保溫等,當溫差少於25°C時, 可停止測溫。

⑵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時,易使鋼筋產生位移,因此澆築混凝土過程中應隨時複核鋼筋的位置,並採取措施,以保證位置正確。

⑶混凝土初凝後即覆蓋溼潤的麻包袋。

⑷混凝土養護不少於14天后,才允許下一工序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