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老賴竟然混入投資人羣衆製造恐慌,太可恥了!

近段時間,網貸行業突現逾期潮、爆雷潮,在談到原因時,流動性問題被提及最多。流動性問題,一端是出借人,一端是借款人,目前兩端情況都在惡化,平臺應接不暇。

網貸之家瞭解到的情況顯示,在目前行業環境惡化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借款人開始主動不還款,甚至惡意舉報平臺,“就是想著平臺死,省的還錢。”這種特殊環境下的老賴風險急速上升,亟待解決。

就在7月1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議上特別指出,要加強社會誠信文化建設,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為遏制網貸行業逾期惡化提振信心。

借款人還款意願降低 平臺運營風險陡增

7月15日,可溯金服發佈《可溯金融關於應對行業環境短期惡化的公告》,稱近期因網貸行業面臨惡劣生存環境,用戶情緒恐慌,資金流出劇增,市場資金整體流動性不足。

“大批量借款人短期的還款意願降低以及還款能力不足,給平臺的經營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可溯金服一位高管表示,這個境況“也受打黑的影響,說簡單也簡單,就是都先試試不還會怎樣,違約成本太低”。

根據之前報道,可溯金服正在進行業務轉型,專注三農金融業務,“主要是農村信用貸款,現在不只是在打擊暴力催收,正常催收也難開展。催收人上門,有的借款人立馬報警。”上述高管評價道。

從網貸之家近期得到多家平臺的反饋獲悉,可溯金服所面臨的問題,是當前行業風險下很多平臺正在面臨嚴峻考驗。

一家車貸平臺高管向網貸之家表示,行業當前境況下借款人違約風險大幅上升。因為各大平臺流動性都緊張,最直接的就導致部門借款人無法實現展期。“無法展期的話有些借款人還不出來能怎麼辦?”

車貸類資產一直被行業認為是一個優質資產,但因為2018年年初開始全國就掀起了一場聲勢浩蕩的“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這次行動也讓車貸平臺面臨著流動性的壓力。

“問題比較麻煩,我們仲裁也接入了,律師也有自己的律所,電催也跟上了。但這效率跟以前比相對慢了,會影響現金流。”此前,圖騰貸董事長羅潤超表示。

“催收公司不好做了 欠債的可厲害了”

借款人逾期風險上升甚至惡意逾期,更深有體會的當是催收公司。

針對年初以來針對金融領域的掃黑行動,包括催收行業的從業人員士都表示有些“矯枉過正”。

“近期催收的生意不好做。”一位催收公司高管向網貸之家表示。“欠債人不接電話,發了個上門的短信就去報警,去金融辦、運營商、工商局、勞動監察等部門投訴,這樣的表現讓相關部門都認為催收存在隱患,但相關部門對具體情況又不太瞭解,之前暴力催收的各種新聞讓他們覺得天下的欠債人都是無辜的受害者。一有舉報就趕緊跑來和互金公司說:貸款的催收行為涉嫌威脅,涉嫌暴力催收。”

尚未建立有效約束欠債人的機制下,在催收行業爆發眾多負面消息以及掃黑除惡的運動式執法,進一步催化了惡意逾期的現象。

上述催收公司高管還介紹到,“我們遇到過欠債人就是不還錢,不斷用言語去刺激催收人員,讓催收人員犯錯,一旦犯錯就拿來投訴。不但不還錢,還要求賠償,否則要投訴給媒體,媒體有拿著這些東西到處要挾互金公司,最終只能我們買單。”

更有網貸平臺工作人員指出,借款人目前存在惡意逾期情況,“就是想著平臺死,省的還錢。”

信融財富董事長齊洋也表示,近兩三個月,信融財富逾期率攀升,有客觀因素,比如經濟下行、金融去槓桿,借款人流動性確實非常緊張,但大部分逾期借款人還款意願沒有問題,有還款計劃。

“少部分借款人有黑平臺的動機:把平臺黑倒了,債務就可以拖一段時間,甚至沒有人去追責就可以賴掉了。這部分借款人的主要表現是:一,潛進投資人群,散播虛假消息,誇大平臺危機,鼓動投資人去擠兌,甚至鼓動投資人去報案,去經偵維權;二,通過各種渠道,發佈一些聳人聽聞的消息,增加平臺投資人甚至整個行業的恐慌。

互金借貸違約成本低 縱容老賴是樹立不誠信示範

對於借貸案件的惡意逾期現象,盈科律師事務所傅明明律師指出,法律上沒有對惡意逾期進行界定,“要看是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而借貸行為中如果有非法佔有為目的,則會涉嫌詐騙罪。

但據網貸之家瞭解,借貸行為中認定借款人詐騙的取證環節相當難。加上司法流程繁冗、耗時長,所以,包括仲裁、訴訟等催收方式效率很低。

另一位互金行業律師向網貸之家表示,“目前除了信用卡惡意逾期,借款人借款提供虛假資料可以入刑,其餘的逾期一般都作為民事案件,不會進入刑事程序。”

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則,即當事人不主動向國家司法機關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一般不介入干預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國家刑事司法機關主動介入,受害人或者群眾報案、舉報後,公安、檢察機關即會介入偵查。然後由檢察院代表國家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由法院代表法律進行制裁。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向網貸之家表示,近期逾期風險抬升,除了一些借款人因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自身經營不善導致還款能力下降外,還與爆雷、逾期頻發,催生不良社會風氣有關。

“這一點在資產端體現的更為明顯。一些借款人不願意償還債務,試圖利用平臺爆雷、清盤後的混亂,來逃避債務。甚至有的借款人散佈平臺負面信息,試圖製造混亂,引發平臺‘爆雷’,危害社會誠信。”

人人聚財許建文指出,部分平臺逾期上升跟監管對貸後進行規範有關。比如一些現金貸、消費金融平臺,以及一些以二押為主的車貸小平臺,以往依靠暴力手段催收。在這種不合規的貸後受到遏制後,逾期水平自然會上升。

還有一種情況,個別借款人原本還款正常,但在看到平臺出現問題後不想還錢,變成老賴。這方面應該明確,在法律劃定的合法利率範圍內,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間的債權關係依然存在,平臺擁有合法開展貸後工作的權利。縱容老賴無形中是在樹立不誠信的負面示範,不利於互金行業整體信任構建。”

周治翰進一步表示,借款人試圖通過惡意逾期逃避還款的行為是不可取的。隨著徵信系統的完善,借款人不按期還款會留下徵信不良記錄。借款人和投資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並不會因為平臺爆雷而消失,惡意逾期也會受到司法的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