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5月PMI创8月新高 不具趋势性意义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PMI)指数。

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0.5和0.7个百分点,为2017年10月以来的高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0%和54.8%,分别比上月上升1.3和1.0个百分点,且均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高耗能制造业PMI为50.5%,重回扩张区间,分别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0.6和2.4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升至近期高点;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2.7%,与上月基本持平,走势平稳。

综合来看,PMI产出指数为54.6%,高于上月0.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那这些上升的指数代表了什么意义?未来经济走势又将如何?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特约分析师张立群,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以及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四位专家分别就此发表了各自观点。

专家:5月PMI创8月新高 不具趋势性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特约分析师张立群:5月指数不具趋势性意义

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小幅提高,是该指数在景气区间的短期波动,不具趋势性意义。5月份工作日较4月份增加,可能是原因之一。2017年以来,PMI指数一直在荣枯线以上小幅波动,可能是其运行的新特点。

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中,出口订单指数提高,显示今年以来的出口增长态势未出现改变;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提高,可能预示PPI涨幅回落过程接近终结;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产成品及原材料库存指数的变化则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比较活跃。预计5月份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表明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5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市场活跃度上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高于上月1.0和0.9个百分点,升至年内高点。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支撑作用继续增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比上月上升1.3和1.0个百分点,且均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三是传统行业景气回升,企业生产经营有所改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升至近期高点。四是进出口指数均有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比上月上升0.5和0.7个百分点,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未来生产指数有望进一步回暖

5月PMI升至半年来的高点,随着降税降费、简政放权等改革政策的落地,微观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综合PMI产出指数继续回升,企业生产经营积极性开始提升,预示未来制造业投资有望企稳回暖。

新订单指数作为工业需求的领先指标,5月升至年内新高,表明市场需求稳中有升,企业采购意愿增强,未来生产指数有望进一步回暖。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经济抗短期波动韧性增强

从主要分项指数来看,供需等主要指数均有所上升,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综合来看,经济内生动力增强,质量持续提升,抗短期波动的韧性增强,整体运行态势稳健。

从进出口对比来看,自2016年以来,新出口订单指数同进口指数差距一直在缩小,多在1个百分点以内,有多个月份进口指数反超新出口订单指数,显示国内需求稳定增长,进口持续攀升,国际进出口贸易发展态势均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