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做实验或读科普类绘本时,拿不准要不要用“观察”“预测”这些科学用语和孩子交流?看看

群友铁达领读的第三章第三节(词汇、对话和语言)就知道咯!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应该为儿童学习与探索相应的科学用语提供机会!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扩展儿童的科学理解和科学用语,教师应该仔细地选择自己所用词汇,然后频繁地使用它们:

观察:观察结果、预测、预测结果、检验、发现、结果

感觉:看、摸、质地、听、闻、品尝

描述:比较、对比、相同的、不同的、相同点、不同点

调查:调查、探索、发现、实验、测验、重量

形状:大小、高度、长度、宽度、称量

数数:

测量、测量结果

记录:研究日记

当然,在使用这些词汇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 想让孩子学会某一新词,需要仔细思考如何用正确和恰当的方式来解释它的意思。

  • 避免用内涵过于复杂的科学词汇取代儿童对科学现象原有的简单理解。

  • 词汇是让孩子表达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观点的重要工具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怎么把这些读书笔记融入实践呢?教育是非常个性化的过程,直接照搬应用的效果往往欠佳。陶妈的经验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一般是三步:

1.反思:对照书中的理念、方法,哪些内容对我有触动,可以为我所用?

2.实践:近期想带宝宝做哪些活动,可以用上反思内容进行优化?

3.总结:宝宝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在预期内?哪些理念、方法用在宝宝身上起作用,可以继续使用?怎么做,宝宝会更喜欢?

举个例子

第一章领读时分享过运动主题的活动思路,其中有一项子活动是关于观察“方向”的变化,思路如下:

1.准备材料:在纸盒里,用塑料吸管或纸片或木棍做障碍物,做出一个迷宫。制作一个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弹珠方向的变化情况。

初级迷宫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素材来源:http://www.61diy.com/huanbao/box/13702.html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素材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8590201/

高级迷宫(有陷阱,可锻炼平衡能力)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素材来源:http://www.51feibao.com/craft-view-2522.html

2.描述任务:选定起点、终点,把弹珠安全送出迷宫就算完成任务。同时,要记录方向的变化情况:画箭头标记方向+画正字记录次数。多人游戏时,以方向变化次数最少者为胜。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画正字是为了引导宝宝5个、5个的计数

3.比较路线:任选两条路线做比较,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有哪些?哪条弹珠方向的变化次数最少(多)?

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宝宝通过操作、比较、数数、记录来了解物体方向变化的过程,学习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包括:

上(边)、下(边)、左(边)、右(边)

前(面)、后(面)、中间

东、南、西、北

在活动中,你可以把科学用语融入到引导问题中,帮助宝宝用方位词:

  • 宝宝,你观察一下,奶奶的弹珠正准备往哪边走?

  • 宝宝,你预测一下,奶奶的弹珠还需要变几次方向就可以到达终点?

  • 宝宝,你比较一下,奶奶的弹珠和你的弹珠,谁的方向变化次数多?

  • 宝宝,如果奶奶的弹珠不往上走,她

    还可以往哪个方向走?

  • .......

是不是不露痕迹地将本节读书笔记用起来了?当然,这只是读书后反思做的设计。具体效果如何,还得带娃实践一番才有话语权。

先上图刷存在感,周三推文反馈详细情况~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是不是想转发一下,表示支持?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over!

扫码进入微课,听群友铁达的领读

扫码进入小打卡

理论视角回顾

共读活动流程

  1. 环节一:领读人在

    荔枝微课上讲自己的读书心得。


  2. 环节二:非领读人用小打卡程序打卡分享实践思考。


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问题

但是没人知道确切的答案

我们还能教给孩子们什么呢?

或许,终身学习能力是种靠谱的选项!

为未来而教,为生活而学!

分享有价值的育儿知识与经验。

Be a life-long learner.

共读计划2.0|在家培养科学思维,怎么和孩子聊?第3章第2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