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为官、清白做人”,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即将首演

“清白为官、清白做人”,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即将首演

由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反映北宋御史赵抃“清白为官、清白做人”生平事迹的大型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将于7月17日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首演,与全省人民见面。 该剧通过对赵抃宦途的立体呈现,展示了一个 治国安邦、惩治腐败、举贤荐能、为民造福的政治家形象,让四川乃至全国的观众们认识和J解到真正的赵抃。7月14日下午,该剧组迎来了在演出前的大型带妆彩排,有幸提前观看到剧目的精彩呈现。

艺术剧院优秀演员刘岳琦与孔斐在剧中分别饰演赵抃和宋仁宗,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 员贾建立饰演陈执中。该剧演员达30余人, 剧中不仅集合了四川省内的众多优秀青年演员,更难得的是邀请到众多“老戏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 员刘运元、 王跃进、曹立春分别在剧中饰演了性格迥异的大宋官员,而一直追随 赵抃的老仆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曲艺团著名演员徐光举饰演。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编剧陈丽遥、导演敖晓艺分别担任该剧编剧和导演。该剧的总制作人兼作曲为著名音乐制作人刘党庆,舞美设计特别邀请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舞美设计申奧,整个舞台运用了宋朝建筑,据了解在创作期间,主创团队也先后三次到青白江采风,穿越千年,感受赵抹真实的生活、为官场景。以便更加深入刻画了人物形象。整个剧情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跌但起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

赵扑(1008-1084),出生于浙江衢州城。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期间,他四次入蜀,两次任成都知府。北宋至和元年共情如玉出寅鲜业(1054),赵抃进京担任殿中侍御史,前后给皇帝呈上了近两百篇奏章,包括治国安邦、惩治腐败、举贤荐能、为民请命等诸多主题,对北宋时期的大政方针、委官用人、抵御外患、安定域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为官四十余年中,赵扑为官清廉、惩治贪腐、黾勉勤谨,素有“铁面御史”之称,宋英宗皇帝评价他为政是“中和之政”。

青白江区,因境内清白江而得名。据史料记载,素有“铁面御史’之称的北宋清官赵抃,最有名的“清白”故事是第一次任成都府知知府时,以一琴一鹤,只身入蜀,经过湔江时,留下一句“吾志如此江

清白,虽万物混肴其中,不少浊也”的千古誓言。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段湔江取名为“清白江”。从此,为成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体现“清白文化”的地标遗产,今在青白江区境内。这也是全国唯一以“清白”来命名的江河!当年的青白江区命名时,曾把“清”写做了“青”,但赵抃的一清二白以明志,一心为民,虽万类混杂但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一直被载入史册,传承了下来。

青白江区也曾多次举办清白文化专题展览,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清白文化,此次打造《大宋御史.赵抃》,也是旨在弘扬与本区渊源极深的文化,打造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清白文化,大力倡导“清廉为政”等思想,切实推进天府文化在青白江落地生根,打造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

“清白文化”确是青白江区独有的廉政文化历史资源,是青白江区独有的历史文化优势,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传统文化资源。清清白白为官,清清白白做人,是中华传统道德自律和廉政处事的践行准则和理想追求,是历代廉政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为人做官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故以“清白”二字作为形象的概括。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内涵,政治践行和人伦修养,历代都有不少清正 廉洁为官的好故事和好思想流传下来,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清白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