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夹心饼干叫“驻村干部”

驻村干部,有些地方又称包村干部,就是乡镇一级政府安排用来指导和开展村里所有工作的政府干部。驻村干部是政府和所驻村联系的纽带,他们对于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纽带”的这个作用,让这类干部成为了“夹心饼干”。

有一种夹心饼干叫“驻村干部”

一是来自上级的压力。每个乡镇所要开展的工作是十分多的,因为它们要接受诸如扶贫办、交通局、民政局、信访局、安监局、计生局、教育局、住建局、组织部、武装部、纪委、团委、妇联、工会等等县直单位下派的各种任务,而这些工作任务的落实就要靠驻村干部去下村督促和亲自开展,所以通常说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根针其实就是驻村干部。任务下来了,驻村干部首先要下到村里召集村干部开会商议,然后就是不管刮风下雨入户挨家挨户去调查搜集信息或者开展宣传,回来了就要填写各种表格,写各种汇报、总结材料。村里大家通常住的分散,入户常常要很久才能完成,要是遇到农户不在家的情况,那只有跑几次了,有时甚至要等到晚上农活忙完了才能碰到人。此外,每个驻村干部除了驻村还有自己的本职业务,比如说水利员有水利方面的,民政员有民政方面的,有的驻村干部甚至还是领导,其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有一种夹心饼干叫“驻村干部”

二是来自村里的压力。驻村干部的工作能不能开展下去,关键要看村干部是否团结,是否工作积极肯干。要是遇到工作消极的村干部,你拿他什么办法也没有,因为在他们看来“我大不了不干了”,这个村干部的工作我可有可无。为什么他们可以不干了呢?原因是村干部往往不是靠当村干部谋生的,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收入来源,比如经商。另一个现实原因是,某些村因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等原因存在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的情况。所以,仅靠工资谋生的驻村干部是无法像村干部那样潇洒的。因此,为了开展好工作,驻村干部常常要搞好和村干部的关系,跟他打感情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他们认真开展工作。还有的压力是来自村民。因为驻村干部要负责村里矛盾纠纷的调解,这些纠纷又不是一次两次能够调解好的,所以也常常会弄得驻村干部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有一种夹心饼干叫“驻村干部”

三是来自家庭的压力。驻村干部的背后往往都还有各自的家庭,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时常照顾不到。像笔者所在的地方,要求驻村干部每月要在村里至少住宿5晚,下村10天,纪委会检查是否落实到位。在有的村地方十分偏僻,下村过后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情的话一时之间还无法赶回去。当前各项检查又多,每个月都有各种迎检工作,经常5+2、白加黑,在这个时候就根本无暇顾及家庭了。因此,驻村干部要承受来自家庭的不满和愧疚。

笔者在上面简单的介绍了驻村干部所面临的几种压力,鉴于文笔有限表述不是很到位,实际上他们的压力要比上述文中提到的还要多。通过这篇文章,笔者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驻村干部的工作,对驻村干部这个“夹心饼干”多一份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