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都 今天我在四川音樂學院

我在成都

17號那天和男朋友去了四川音樂學院聽了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春夏音樂季的歌劇《弄臣》。這不是我第一次來川音,但和他來還是第一次,因為我們異地,見面的機會很少,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自己一個人。

今天想向大家介紹一下《弄臣》。《弄臣》是G.威爾第創作的歌劇。共3幕。劇本由M.皮亞維根據V.維克多·雨果的諷刺戲劇《國王尋歡作樂》改編。作於1850~1851年,1851年首演於威尼斯,1853年在倫敦,1855奶奶在紐約演出。主人公里戈萊託貌醜背駝,在宮廷裡當一名弄臣。年輕貌美的曼圖亞公爵專以玩弄女性為樂,而裡戈萊託常為公爵出謀,幫他感勾引朝臣妻女的勾當,引起人們的憤恨,大家決計對他進行報復,讓他不自己覺的參加誘拐自己心愛女兒吉爾達。裡戈萊託發現自己竟將女兒交給公爵後,決定僱刺客殺死公爵。當他從刺客手中接過裝有屍體的口袋,以為大功告成時,忽聞公爵高歌之聲,急忙打開口袋,發現裡面裝的是奄奄一息的女兒,這使他痛苦萬分。原來,這個獲悉行刺計劃的少女對虛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願為愛情而替公爵一死。作曲家注重加強歌劇的戲劇成分,用音樂手法將劇中人物內心的感情變化和人物性格表現的極為深刻。

這是川音宣傳介紹冊上對《弄臣》做的簡介。可是對於第一次欣賞歌劇的我來說,單靠這一段我真的既分不清角色,也沒弄清楚故事的含義。

這次歌劇的指揮還是我熟悉的朱其元老師,他是個很有魅力的男人。拿著指揮棒,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著藝術家的氣息,身著筆挺的西裝帥氣的站在舞臺上,即使我看的只是他的背面。

當晚音樂、表演、字幕同時在臺上,我的兩隻眼睛都無處安放。既想看錶演,又想明白意思,還想聽配樂。可是誰又能做到同時兼顧呢。當天晚上我沒有,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看字幕,再看錶演,隨後才是音樂入耳。當所有的事情衝擊到一起的時候,我們總要分一下輕重緩急,總要做出選擇。

其中一個情節是裡戈萊託僱刺客殺死公爵。裡戈萊託問:"多少錢?"然後接著說了一句"微信還是支付寶"大家都被逗笑了。還有一個是裡戈萊託讓自己的女兒吉爾達逃走,他說:"你回去收拾細軟,在龍泉驛等我。"在這些搞笑的背後我看到的是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在改變,它們也在積極的融入這個社會,希望能引起觀眾的注意,獲得好評。所以,在我看來,變比不變要好。當然,前提是在不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傷害的前提下,就像高中政治課本說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社會在催著我們做出改變,社會也在催著文化做出改變。

歌劇結束意猶未盡,久久的謝幕,久久的掌聲是對演員的肯定。這場歌劇,服飾華麗,表演到位。我覺得不虛此行。2018年6月19日星期二記於女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