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别样的史书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该书1982年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出版之初,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黄先生也于2000年在美国去世。后来,这本书却在大陆空前火爆。单单是“三联书店”从2008年始,先后五次再版,

多年间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成为当代长销不衰的经典历史作品(“三联”书店编者,以下俗称“编者”)。粗粗浏览,未求甚解,感到此书引人瞩目之处在于作者的“大历史观”与独创的一代之风。

“大历史观”,简言之,“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是看远不顾近”(原作者)。把人物事件放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去分析,从文化、政治、经济、道德、制度、人性、人格、人品等方面加以细微分析。而不像“教科书”式的史著,平板端正,人物非黑即白,事件非对即错。置身其中,又脱身历史之外,不是删枝节就主干,而是从枝节剖析主干的健康与病症,透过如蛛网的各种因素去看待、分析、评价书中涉及到的几个历史人物。

“大历史观”与“小切入点”又是紧密相融。对人物的叙述和评析又多是从细微小事入手。

公元1587年,接中国传统纪年,是明神宗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但在这一年发生的许多小事,却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般成为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

辅张居正已去世五年,海瑞在这一年也故去了,一代名将戚继光在年底殁了,时年29岁的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始建宫室,布教令于部中,禁暴乱,戢盗窃,立法制……然而朝廷却未予注意(编者)。

书中叙述评析了一个皇帝朱翊均,两个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申时行,一代清官海瑞,一代名将戚继光。都是“叙事”于“细微”,“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