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為穀子的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正月初三還是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作為古老的漢族傳統節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造出了羊。

漢族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漢族民間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日曆習俗

摺疊燒門神紙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注:民間舊俗,請勿迷信。)

摺疊穀子生日

在民間流傳這樣的說法,正月初三這一天為穀子的生日,新年的這一天人們不吃米飯來紀念。[1]

摺疊羊日

正月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故稱“羊日”。在這一天裡,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裡,羊會養得很好,養羊的人家會有好收成[2]。

摺疊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3]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正月初三不拜年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貼“赤口”(禁口),認為這一天裡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謂“赤口”,一般是用約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內容有一定格式,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歲次甲戌正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另外有一張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則,等於把家中的金銀財寶向外流一樣。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覺得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或各種不幸的災難,家中多多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在香港,人們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稱“赤狗日”。據說,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則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輩的新界原居民,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4]

漢族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並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至於。[5]

“老鼠娶親”故事的來源,可能是因為初三是赤狗日,諸事不宜,為了避兇,所以為提早就寢所找的藉口;再者,從過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陣了,若不早些休息,恐會體力不繼,無法辦完其它的行事;至於過年謠中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飽”,就是說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連幾天的忙碌,到了初三,總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補補前兩天的睡眠,長保健康。[6]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仙遊正月初三祝壽的由來

仙遊有個與別地不同的做壽風俗,這就是老人年齡滿“十”那一年,不管是哪月哪日出生的,做(祝)壽的日子一般都在當年的正月初三舉行,其由來起因說是與九鯉湖仙夢有關。

據說,一位秀才的母親,因病眼睛突然失明,秀才是個出名的孝子,為醫治母親的眼疾,放棄了上京赴考,四處求醫。尋求多年,就是不能見效。聽人說,九鯉湖仙夢甚是靈驗,便特地到九鯉湖祈求眼藥。當夜,秀才夢見仙公說:“人進山來尋白水,治癒原在祠後喜。”

第二天,秀才醒來,細推夢中仙公的言語含意,便到祠後找藥。他見祠後有口泉眼,泉水清沏透明,許多人都來這裡取水。聽旁人說,這是一口仙泉,可治好多種病,而且不管天氣如何幹旱,它都不幹涸。

秀才聽了,心中不免大喜,原來他聽到“仙泉”兩字,馬上就想到昨夜夢中仙公所說的“人進山來尋白水”這一句話。“人進山”應是“仙”字,“白水”即為“泉”字,兩字合則為“仙泉”。他祈求的是眼藥,仙公指點他到祠後來尋找,顯然仙泉就是眼藥,因此大喜。他即刻裝了一瓶,趕回家去。

秀才回家這天正是正月初三,今 年他母親剛滿七十歲,“人生七十古來稀”,村裡有個俗例,凡滿古稀之年,正月裡全村人都要到他家賀喜。今天聽說秀才從老遠的九鯉湖取回了仙泉為老母治眼,村裡人都來到了秀才家中,一則賀喜,二則看仙泉。

誰知,秀才用泉水來抹洗母親的眼睛,卻不見好。正當大家焦急之際,聽得有人從門外說“我遲賀喜來了。”大家一看,原來是村裡老醫生。他聽說秀才取回了仙泉,邊說邊進來了。

老醫生見秀才直接用泉水來抹他母親的眼睛,趕快說:“不對,不對!”說完,就吩咐端出空碗來,把剛好帶來的一包麵粉倒進碗裡,再把泉水倒入攪拌,弄成溼麵糰後,敷在老太太眼上,然後又吩咐把泉水煎茶喝下。過了幾個時辰,老太太的眼睛果然痊癒如初,大家不禁為神奇的仙泉歡呼了起來。

剛才秀才聽老醫生說“遲賀喜”時,心裡不禁一愣,現今見母親眼已復明了,才想起仙公在夢中告訴的另一句話;“治癒原在祠(遲)後(賀)喜。”原來仙公這句話是雙重含意,前一句意思是指點他尋得仙泉的位置,後一句意思是暗指治癒母親眼病的是應在“遲來賀喜”的老醫生身上。

秀才感謝九鯉湖仙公指點眼藥外,還感謝老醫生治眼有方,才治好了母親的眼睛。於是,他就隆重地向老醫生送了重禮,當時鄉村中最貴重的禮物就是豬腳。因老醫生進門賀喜時是帶著麵粉來,而秀才回送的是豬腳,所以人們就以“送面回豬腳”這句話來表示禮尚往來,在長久的流傳中,就形成了仙遊地方上的一句俗語。

秀才感謝鄉鄰因關心母親的眼疾老早趕來賀喜,所以中午欲留眾鄉鄰吃飯。大家哪肯,在互相推讓之中,秀才突然靈機一動,便說:“家母七十大壽是在三月,今日為了慶賀她老人家眼愈,特把祝壽之日一起提前到今日,作為雙喜臨門之慶。請諸位鄉老鄰居賞個面子,吃頓便飯,以示祝壽如何?”秀才所提的正當之禮,眾人卻是推辭不得,盛情之下,也就答應留下一起吃壽酒。

熱熱鬧鬧地吃過祝壽喜酒之後,秀才覺得,剛才向老醫生送了禮,對鄉鄰們也應送禮才對。恰好今 年柑桔豐收,自家山地桔園收了幾大籮,於是,客人臨出門時每人送給一雙桔子,以示出門大吉。以後,仙遊人做壽時,不管生辰是在哪個月,都是在當年的正月初三這一天舉行祝壽,而且祝壽的人都帶著麵粉(後來改為掛麵)作為賀禮,做壽的主人還要回送桔子,以示吉利,這樣就成了當地人的一種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春節的第三天就是正月初三,人們也稱小年朝或者叫赤狗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