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採訪清華孫巍快營銷:新消費模式倒逼傳統商業轉型

長江商報消息 超市新增餐飲製作業態,出門不用帶現金大部分費用手機支付

□本報記者 陳妮希 張璐

每一次消費升級的時候,都有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冉冉雄起。

2017年是新消費全面變革的一年。騎著共享單車,到現代化的購物中心,在影院門口輸入代碼或者二維碼直接掃描,取出訂好的電影票。看完電影吃晚餐,手機自助點單、掃碼自助買單,並且還有優惠。簡單的操作體現出新零售業態,新支付方式,新消費渠道、消費模式、消費理念方面的變革升級。

清華大學快營銷研究員孫巍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說道,“消費升級即是從物質層面到精神層面的需求升級,從功能消費往精神消費的升級,從數量消費向品質、品味和品格消費方向升級。新消費目前已在多個領域增長迅猛,並且有持續加快的趨勢。”

長江商報採訪清華孫巍快營銷:新消費模式倒逼傳統商業轉型

中央電視臺採訪孫巍

搭上“新消費”快車打造新業態

“勺大一隻螃蟹,轉眼就上桌了。”這樣的開放式海鮮製作餐飲店,今後在超市就可以解決了。

近日,中百漢陽人信匯店熱鬧非凡,市民一進門就被眼前小臂大小的澳洲龍蝦吸引了,新鮮亂蹦的海鮮,不僅可以售賣,還可以在店內現場加工品嚐。“以前擔心海鮮買回去不會做,現在超市就可以幫忙加工,而且還是專業的日本料理師傅操刀,清蒸、蒜蓉、香辣……啥口味都有”當日,中百倉儲向市民盛情呈獻具有本土“超市+餐飲”特色的“鮮百傳奇”新業態,盡顯超市多元化特點。

此外,顧客還可選擇自由採購、手機下單、送貨上門等體驗式服務升級和場景式消費樂趣,感受購物體驗的新境界。

“過去商超是綜合外資龍頭零售業的特點在運營,現在我們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中百倉儲總經理張俊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中百順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大數據支撐智能消費、15分鐘商圈體驗互動消費的新特點新變化,正在積極探索新業內新模式。

長江商報採訪清華孫巍快營銷:新消費模式倒逼傳統商業轉型

消費拉動經濟增長貢獻程度最高

“今年國慶節帶著一家人出去玩,雖然拿了錢包,但是回來後發現沒花多少現金,也沒有刷銀行卡,大部分費用都用手機搞定了,現在互聯網支付技術真是越來越便民了。“家住武漢市武昌區的孫健一家在國慶期間沿著湖北、湖南周邊自駕遊玩了一大圈。在他看來,手機就是隨身的錢包。

而市民唐女士的菜攤上也掛著兩個二維碼的牌子,綠色是微信支付,藍色的是支付寶。這位在中北路便民市場賣菜十幾年的70後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都不愛帶現金了,都問我能不能掃碼支付,就讓子女給做了商家的支付寶,他們掃一掃我就能收到錢,也省去了找錢的麻煩。”

消費習慣的轉變,無不折射出消費結構的升級和新變化。

除此之外,旅遊消費也是2017年消費市場的亮點之一。2017年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超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836億元,按相同口徑計算,2017年假期前7天比2016年國慶節分別增長11.9%和13.9%。

有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4.5%,同比增長2.8個百分點。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最高。

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90後”正成為消費新引擎。作為增長最快、影響力最大的中國消費者群體之一,這個消費群體佔中國人口的16%,從現在起到2030年,他們將貢獻中國消費增長的20%以上,高於其他任何人口類別。這支龐大的消費生力軍對自己未來的花錢能力持以樂觀態度。

長江商報採訪清華孫巍快營銷:新消費模式倒逼傳統商業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