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拉走英特尔OEM伙伴 但骁龙本任重道远

高通拉走英特尔OEM伙伴 但骁龙本任重道远

正当高通在中国携手OEM们共同发布骁龙本时,英特尔出事了,CEO科再奇辞职,原因是与下属有恋爱关系而触犯了公司规定。

两件事并没有必然关联,放在一起很无厘头,但至少说明,高通与英特尔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微妙。

6月21日,高通在北京举行“本该骁龙 悦享自在——骁龙移动PC平台Windows笔记本品鉴会”,中国电信、微软、华硕、联想、京东、360与爱奇艺等多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都出席了这次活动,华硕带来了全新的畅370骁龙本,吸引各方关注。

Qualcomm Technologies高级副总裁兼QCT中国区总裁武商杰表示,待机时长与连接始终是PC用户最关心的两个问题,高通希望打造PC领域始终在线、始终连接的产品,为用户提供迅速、便捷的移动计算体验,也为PC行业带来全新活力与丰富机遇。

在前线认为,高调进入PC领域,高通肯定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搅局者。如今,PC正迎来巨变,一些新物种也应运而生,英特尔、高通之间的“IQ大战”也已经箭在弦上。高通的拳头在移动领域,但这次联合多家生态企业,向外界展示了其在PC领域的强大活力与火力,一些PC厂商已经与高通握手,甚至产品已上架,这都预示着PC领域的一次改变正在加速到来。

求变:PC大热 机遇来临

人类的进步就是技术和工具的进化史,依靠先进的工具,才能有整个社会先进的文明。作为近百年来的一项伟大创新,PC从诞生开始,就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PC市场的颓势不用多说,我们只需要看到,从游戏本、轻薄本等多细分品类产品的出现让PC产业再次展现生机,PC领域的一场热变或许就在不远处,在这之前充满了机遇。

我们可以看到,高通也在急于改变自己。去年,对于高通来说绝对是惊险刺激的,从年初“杠上”苹果一直到年底还没结束;之后又有来自博通的恶意收购。虽然是芯片产业的领头羊之一,但高通也常常有高处不胜寒的情况。

高通想要合作,想要突破自我,想要更进一步,瞄准PC是必然的。而首当其冲,高通把中国市场当作了主要的发展方向。

至于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强大的市场活力。从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科技展现了勃勃的生命力,中国市场不断扩大,成为了时代变迁的主要角色。PC在中国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从2002年进入爆发期,到2012年中国PC市场销量已经达到了7400万台的峰值。由中国市场揭开新PC时代的序幕,合情合理。

还记得在去年年底的Qualcomm Tech Summit 2017上,“Always ConnectedPC”(始终连接的PC)就成了各大媒体关注的重点。当时,很多人认为叫“始终连接的PC”确实切中了当下PC的连接和待机两大痛点,但名字太长,拗口。高通也吸纳了这样的意见,于是“骁龙本”出现,简单明了。

痛点:永远在线 安全便捷

这个时代是由信息数据驱动的一个“在线”时代,越来越智能的产品、越来越多的IoT设备都在要求更快、更便利的连接。这也是高通坚持的“始终在线,始终连接”PC的本质理念。

近年来,PC消费者心态出现变化,开始期待更具移动性的PC形态和终端。而由于具备了移动性,消费者则提出了对精致、轻薄的产品形态,连接性和出色电池续航的要求。

根据高通给出的数据显示,在PC的使用上,有83%的人愿意为超长待机付费,有60%的用户愿意为千兆级LTE连接付费。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或许可以改变当下的PC市场格局,引领PC走出现有困境。

高通也确实一直专注于这个方向。早在2016年年底举行的微软WinHEC大会上,微软和高通就共同宣布,打造采用骁龙移动PC平台的始终在线、始终连接的 Windows PC。

在最近举行的2018年台北国际电脑展览会(COMPUTEX 2018)上,高通宣布,在面向始终在线、始终连接的PC领域更进一步,推出了新一代的高通骁龙850移动计算平台。

在今天的品鉴会上,联想、华硕都纷纷表示会推出基于高通骁龙平台的PC产品,而华硕更是带来了全新的华硕畅370骁龙本。这款产品以高通骁龙835移动PC平台为硬件基础,由微软推出适配ARM架构的Windows 10版本,由中国电信提供良好的网络接入,由京东提供更大的渠道配合。一台PC,把各大企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高通拉走英特尔OEM伙伴 但骁龙本任重道远

华硕畅370骁龙本也算是集多家科技巨头宠爱于一身了,它在保持笔记本电脑原有形态的基础上,添加了长效续航与全时上网两大特点,补足常规笔记电脑与智能手机间的功能空缺。这款产品也在发布会上开放了京东预约,预约时间为6月21日15:00—6月24日24:00,6月25日0点开放销售。

在前线认为,高通很好地把握了当下PC用户对产品的两大痛点,相较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基于骁龙移动PC平台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很好的支持了续航和连接的特性,这一点将给PC市场和用户的使用习惯带来冲击,或许还会因此诞生新的商业模式。不管怎么说,骁龙本已经来了,或许会成为商务办公等具有高移动需求用户的全新数码新宠。

应变:骁龙加入 PC涅槃

PC市场不温不火的现状年头已久,一方面,智能手机、平板的出现对PC产业造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创新力缺乏让PC产业也有些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

尽管这几年来,PC市场出现了游戏本等注重PC场景细分的新品类产品,让一直颓势的PC市场有了些复苏的迹象,但距离涅槃还远远谈不上。

在前线认为,如今PC市场正在回暖,如何把这个“势头”变为一种影响全行业的浪潮才是各大PC厂商及相关行业的需要看重的地方。高通看到了这个历史转折点,抓住了改变的机遇,或许会为PC市场注入不一样的生机。

有时候,后来者会让外界有些反感,但更多时候,改变的步伐都是由后来者推动的。

在移动领域,高通是海阔天空,但手机与PC作为现代人使用最频繁的两大科技硬件,仅仅只涉及其中一个领域就太“亏”了。

高通想要进入PC市场并不是一天两天了,从2009年用ARM架构+Android组合的智能本杀入PC市场,到2012年与微软合作(Windows+ARM组合的Surface RT)再次杀入PC市场,再到去年联合华硕、惠普和联想发布基于骁龙835的PC产品,一直以来,高通有着剪不断的PC情结。

这种情结积淀,总会有爆发的一天。而今天高通联合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宣布骁龙本的发布也印证了这点。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高通强势进入PC市场后,与英特尔可谓成了“两只手”在搏斗,一只是5G,一只是PC。

在前线认为,用户痛点永远是改变一个行业走向的最初引力,骁龙本还很年轻,但不可否认它已经成为了PC市场上一个不容小觑的“炸弹”。续航与连接看似是日常应用的一个小改变,但这或许会成为让PC产业再次振兴的起始。

在前线创始人老凉认为,骁龙本来势汹汹,但是对高通而言,笔记本电脑市场任重道远。另外一个角色AMD,与英特尔在PC和服务器市场交恶多年,最近才真正获得了商用笔记本厂商们的青睐。

当然骁龙本以长待机和连接为特点让人眼前一亮,不过英特尔也已经在功耗控制上发力,新一代产品待机能力也会有巨大提升。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近30年来,x86在商业应用兼容性和性能方面的优势,恐怕这才是高通需要持续努力赶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