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当有“三德”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朝廉吏郑燮(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成为数百年来无数为官从政者的座右铭。其实,郑燮的另一句名言“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更是此诗的具体外化和生动诠释,尤其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与借鉴。

党员干部当如雅兰,高洁不谢。“霜雪不凋春不艳,笑人红紫作客顽。”广大党员干部要想做到气质如兰,从容、优雅、淡定、大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穷首皓经、上下求索,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读史,还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如此,方能观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规律。也只有如此,方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其香如兰,久而弥笃”。志趣高雅,以读书为乐;情操高尚,以上善为美。为政之道,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党员干部当如青竹,劲挺不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新常态下,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坚守底线,不卑不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官就不要想发财,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金钱观,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大浪淘沙,始见真金璀璨;沧海横流,方显公仆本色。

党员干部当如磐石,坚强不败。“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办实事谋福祉;牢牢秉持“建功必须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初心。要有“艰苦奋斗,长期作战”的思想和态度,也要有“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的勇气和信心。在改革开放、干事创业的大潮中,要有为“大我”而弃“小我”的全局意识,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和得失荣辱。“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才能行稳致远、坚强不败。

“百姓谁不爱好官?”广大党员干部当有“三德”,如兰之高洁,如竹之劲挺,如石之坚强。有兰有竹有石,有香有节有骨。若能如此,真可“千秋不变”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