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学教务长都在想什么吗?丨 视角

从《2018年大学教务长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教务长对于美国高校的发展呈现矛盾的心态。他们对学术健康态度乐观,却为了钱忧心忡忡;他们认为博雅教育价值高,却无法忽视就业的重要;他们重视教学,却倚重非终身教职群体;他们重视教评,教师却不领情。

2018年初,高等教育洞察联合调查公司盖洛普发布《2018年大学教务长调查》结果。高等教育洞察在2017年底对作为大学内教学行政工作的总负责人的教务长群体进行调查,希望了解其对美国高校的学术及其他领域面临的挑战有怎样的看法。

总体乐观 财务忧心

总体看来,教务长对大学的学术健康持乐观态度。33%的教务长认为学术健康“极好”,54%的教务长认为良好,近七年数据基本保持稳定。仅有2%的教务长认为学术健康程度很差或不及格。

对于大学的教育质量,大多数高校的教务长十分有信心。69%的教务长认为大学非常高效地提供了优质本科教育,30%认为较为有效。近半数教务长认为高校在为学生做好就业准备方面表现出色,45%认为高校提供了足够的支持服务。36%的教务长表示,在招生工作和留住优秀教师方面效率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数据应用已经引起高等教育界重视的今天,仅有26%的教务长认为大学在运用数据辅助决策方面做得出色。

教务长对学术领域信心十足,然而对于他们难以把控的财务领域,则显得忧心忡忡。42%的教务长认为过去一年里,本校的财务状况没有好转。

在2017年的调查中,这一比例为47%。私立大学的财务状况明显好于公立大学,48%的私立大学教务长认为过去一年里学校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比公立大学高17个百分点。49%的教务长认为,学校还没有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2013年,这一比例为58%。尽管美国的经济状况在好转,但不少高校仍被财务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

财务状况显然影响着高校的学术发展。没有资金支持,学术发展就成了无水之源。半数教务长认为,学校以经济下滑为由,在学术项目预算方面作出艰难调整。尤其当学校考虑建设新专业时,财务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88%的教务长认为,财务担忧是探讨新建专业时最普遍的问题。

在经费一再缩减的情况下,高校也只有拆东墙补西墙。68%的教务长认为目前高校为学术专业提供的经费来自对现有资金的重新分配,而不是来自新的资金。公立院校的这一比例达到79%。半数教务长认为,即便高校面临财务压力,也不应该缩减专业数量。29%的教务长认为,所在高校可能要开始采取行动裁撤专业了。

为了应对经费不足,教务长反映,高校已经采取了一些手段。37%的教务长表示所在高校增加了兼职教师的使用比例,28%的高校解雇了表现不佳的终身教授,19%的高校修改了终身教职政策,17%的高校增加了全职教师工作量,外包部分教学服务。

关于经费使用,64%的教务长认为,大多数经费投入到了STEM专业上。同时有52%的教务长希望学校加大对在线课程的投入,2014年和2015年,这一比例为46%。

教学VS科研

在对教学的态度上,教务长的意见存在一定矛盾。84%的教务长认为,教学比科研重要(但是博士培养型的高校认为教学比科研重要的比例仅为5%,57%的高校认为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但是72%的教务长承认,其所在高校依赖非终身教职的教师进行教学。2/3的教务长并不指望未来这种情况会改变。甚至还有25%的教务长预测,未来高校会越加依赖非终身教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虽然高校倚重非终身教职教师,但是73%的教务长认为,终身教职对于高校而言仍然非常重要。对于高校时常被诟病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教务长并不认同。84%的教务长不认同“科研能力强、教学能力差的教师能够获得终身教职”的说法。

在教师发展方面,教务长对所做工作很有信心。九成以上教务长认为,所在高校在教学技术、关注学生成长和推进主动学习方面提供了教师发展服务。87%的教务长表示所在高校提供教学评价系统。60%的高校提供衡量数字化教学有效性的评判工具。

博雅教育VS找工作

在高等教育界对博雅教育的价值开始产生怀疑时,大多数教务长依然肯定博雅教育的价值。近九成教务长表示,在目前美国本科教育中,博雅教育占核心地位。84%的教务长认为,在美国,博雅教育的价值并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与此同时,教务长也承受着压力。55%的教务长反映,他们被校长、董事会或捐资人要求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有明确的职业导向的专业上,而不是博雅教育。44%的教务长反对“博雅教育脱离学生的就业需求”的说法。但谈及博雅教育的现状,多数教务长持消极态度。40%的教务长认为目前博雅教育在各类型大学中所占的比例都在下滑。54%的教务长预测未来五年文理学院数量会锐减。

伴随着教务长对博雅教育的唱衰态度,就业需求受到密切关注。近九成教务长表示,所在院校越加重视专业帮助学生就业的能力。这一比例从2015年起开始上涨,从82%增加到了如今的87%。52%的教务长认为,在现有就业压力下,高校的研究生院录取了更多博士生。

学习状况评价

很多高校在多年前就开始引入学习评价工具。51%的教务长认为,评价系统的进步改善了该校的教学情况。54%的教务长反馈学校会根据评价结果对课程、教学方法和学生服务进行改进。40%的教务长认为,评价系统使技术在教与学方面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但是仅有32%的教务长认为,教师重视评价结果,74%的教务长认为教师更多把类似的评价当作负担。

教材支出

《2018年大学教务长调查》对学生与家庭支出也给予了关注。调查显示,教务长对所在高校控制不断上涨的学费等支出的控制方面保持乐观。数据显示,83%的教务长认同所在高校控制学生和家庭在高等教育领域支出的措施是有效的。其中公立高校的教务长认同的比例为88%,高于私立院校10个百分点。

近年来,昂贵的教科书也提高了学生和家庭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支出。教务长对于在通识教育阶段使用开源型教育资源的态度很开放,48%的教务长认为免费的、开源型教育资源的质量足够高,应该被用于通识教育课程。

但是,当低价或免费的开源型教材的质量低于收费的教科书时,教务长的态度较为分化。35%的教务长认为,在开源型教材质量低于教科书时,教师也应该对开源型教材保持开放态度。但42%的群体反对。

调查还囊括了教师通过教材获利现象。一些教师会自己编写教材,然后要求选课学生购买。对此,57%的教务长认为,教师不应该从类似行为中获利。不过77%的教务长表示,所在高校的政策允许教师从教材售卖中获利。

教师言论“招黑”

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壮大,有关教师群体言论的争议也不停歇。2017年2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丹・德梅特拉在Facebook上撰文,认为移民的智商和工作技能低于本国居民,对经济发展有害。为此,明尼苏达大学校长米歇尔・贝尔不得不站出来表态,重申学校对校园社区多元文化和国际包容性的支持。

教师言论造成的影响却要高校买单,对此,83%的教务长认为,教授群体对于自己的言论在社交媒体上会被曲解的问题重视不足。也有59%的教务长认为,教授的言论有时遭到不公正的攻击。36%的教务长担忧教师会成为批评言论的靶子。近三成教务长承认该校曾发生教师在社交媒体上遭受言论攻击的情况。

新闻链接

2017年8月,北京某高校教师在一档网络视频节目中怒怼电影《战狼2》,随后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关注。该教师认为影片“无逻辑,无价值观,一文不值”“作者心理变态”。大部分网友认为作为教师评价电影导演“心理变态”很没有素质,也有人直指这名教师蹭电影热度,甚至有人扒出教师个人资料。该教师不得不关闭微博评论功能。

你知道大学教务长都在想什么吗?丨 视角
你知道大学教务长都在想什么吗?丨 视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