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米的胜利:从“穷人的大米”到“最人道的科技产品”

中宏网(www.zhonghongwang.com 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央新闻网站)6月8日电

“食用黄金大米是最经济和有效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的策略。之前的转基因作物比如抗除草剂和抗虫作物直接的受益者是农户,而黄金大米的直接受益者是贫困人群,所以黄金大米被称为‘最人道的科技产品’。”6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林拥军对媒体表示。

黄金大米的胜利:从“穷人的大米”到“最人道的科技产品”

黄金大米,这个曾在中国掀起轩然大波的转基因食品一步步走向市场。2018年3月16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公告批准黄金大米GR2E用于食品。公告称该黄金大米和加拿大市场上现有的水稻品种相比,除了维生素A含量较高外,在营养价值方面并无差异,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5月24日宣布,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这使得美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支持黄金大米的国家。至此,世界上已经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力挺黄金大米。

黄金大米的胜利:从“穷人的大米”到“最人道的科技产品”

黄金大米案

2012年9月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了“黄金大米”的论文,论文的主要作者为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余明等。论文发表1个月后,用中国儿童做实验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

2008年,来自美国塔夫茨大学的汤光文在中国湖南衡阳组织了“黄金大米”的营养学试验。研究人员在未告知实情的情况下,让25名6~8岁的儿童食用了黄金大米。

“黄金大米”选择用中国儿童做实验本身被人们长期诟病,很多国人也因此对“黄金大米”持怀疑态度。但据专家所说,不告知实验实情的情况下,让儿童食用“黄金大米”本身绝对错误,但选择在中国做实验,还是有其合理的成分。

在美国,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非常难找,所以实验很难进行,而在非洲,科技条件过低,也不适合实验。中国的偏远山区可以找到符合试验条件的儿童,中国的科研条件也能完成实验,而且论文作者是华人,与中国学者合作也比较便利。

“黄金大米”论文被撤销的确对“黄金大米”的推广有不利的影响,但是论文被撤销的原因并非实验结果有问题,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这次撤稿与其科学性和安全性没有关系。当然会有反转人士将此次撤稿和“黄金大米”的安全联系起来,但是两者可以说毫无联系。

事实上,即使受到了几十年的关注,至今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健康有害。近年来,关于转基因的各种骇人听闻的言论借助网络像病毒一样散布。吃了会致癌,影响生育能力,甚至直接导致肿瘤……由于专业知识有限和信息不对称,这些关于转基因的话题经常真假难辨。经过科学家的反复调查研究,几则流传最广的传言都已被一一证伪。

所以尽管“黄金大米”论文被撤,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食用“黄金大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黄金大米研发经费不容小觑

近些年来,支撑黄金大米研发的经费已不是一笔小数目。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前,第一代黄金大米研发总共花108万美元,其中60万来自洛克菲勒基金会,24万来自瑞士政府,24万来自先正达公司;2005年,第一代黄金大米又获得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1130万美元资助;2009年,英国政府资助先正达公司第二代黄金大米项目800万英镑;2011年,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助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1030万美元,用于黄金水稻的进一步研发、推广和应用。

另外,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为黄金大米在亚洲地区的试种和推广投入的巨额经费虽无从查考,但也绝对不容小觑。

 科学家力挺转黄金大米

2014年10月17日,在武汉举行的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在内的来自10个国家的19位生物技术科学家联名发表“八点共识”,“共识”特别强调“黄金大米”是全球第一个营养加强的转基因农作物,对维生素A缺乏症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方法;而且,“黄金大米已经通过了严格的安全性认证,是对人类有益的技术,应该加速促进它的应用”。但其发展却被监管体制和公众的质疑阻碍。

2016年,110名诺贝尔奖得主联名签署公开信,敦促绿色和平组织停止反对转基因生物,同时力劝各国政府抵制绿色和平的反黄金大米行动。联名信中写道,绿色和平需停止阻扰一种基因工程稻米的引入,因为这种稻米可以降低因缺乏维他命A而导致失明或死亡的概率,这一点对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强烈要求绿色和平及其支持者重新审视全球农民和消费者对经生物技术改良的农作物和食物的体验,承认权威科学机构和监管机构的研究结果,并停止反对转基因生物,尤其是停止反对黄金大米。”

黄金大米的胜利:从“穷人的大米”到“最人道的科技产品”

穷人的大米?

为什么要研发和种植转基因黄金大米?科学家和慈善组织的回答是,相较于普通大米,黄金大米增加了胡萝卜素,可以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

有这么一组官方数据:在非洲和东南亚, 有1900万孕妇和1.9亿学龄前儿童患有维生素A缺乏症(VAD);全世界每年仍有约有50万例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例报告。

维生素A缺乏(简称VAD)是一种慢性疾病,症状轻会导致眼部干燥,症状严重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亡。这是一种全球性的问题,根据WHO的调查,全球目前已有78个国家被确认有维生素A缺乏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学龄儿童(1.27亿)存在维生素A缺乏的问题,每年全球有超过25万少年儿童为此失明。

可是,也有相当多的人质疑黄金大米,认为补充维生素A有多种方法,尤其是可以通过饮食多样化来补充。诚然,肉、蛋、奶和蔬菜水果可以让我们补充丰富的维生素A,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偏远、贫困地区的低收入人群来说,这是一种奢望。而水稻是全世界一半以上人群的主粮,尤其是很多穷人的主粮,如果能提高水稻中维生素A的含量会更实际。

科学家放弃了黄金大米的专利权,作为一项人道主义公益项目,黄金大米被无偿地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农民种植使用。而这种转基因大米和普通大米的价格差别不大,也就为贫苦地区的人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提供了更为直接和便宜的方式。

由此,情况已经比较明显,黄金大米主要是提供给贫困和无法满足饮食多样性的全球贫苦人群。因此,出现了与其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黄金大米不过是“穷人的大米”。这种大米被赋予了极大的安全和伦理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被指是针对穷人的武器。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为何富人或其他人不食用这种黄金大米,而主要是提供给穷人。穷人实际上成为了这种食品巨大的试验人群。也成为这些年来黄金大米备受指责的关键点之一。

黄金大米的胜利

如今,FDA的认定意味着黄金大米的安全性不存在问题,也意味着能在美国上市销售。然而,美国并非主战场,黄金大米目标是亚洲以稻米为主食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其更重要的价值在菲律宾和孟加拉等国。孟加拉国水稻研究所和菲律宾水稻研究所正在开发黄金大米的高产自交系本地品种,并且二者均于2017年提交了种植申请。

同时,国际水稻研究所在申请材料中就告知FDA,其申请并非为了在美国种植,而是为了金米可能会混入其出口产品中。也就是说,美国的批准更多是为了避免在贸易中有少量金米夹杂带来的纠纷。

此外,有报告显示,改作物可能无法做好在田间推广的准备;黄金大米的种植效率并不尽如人意,这意味着农民可能无法像传统水稻那样将其当做商品粮食售卖。

尽管如此,几个发达国家的批准不失为黄金大米摇旗呐喊,这仍然是黄金大米的胜利。水滴石穿,该作物或将越来越多地被广泛接受。或许有一天,它能实现科学家开发它的初衷——让所有人远离维生素A缺乏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