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險遭名牌大學拒錄,老賴爸爸該不該負責?

兒子險遭名牌大學拒錄,老賴爸爸該不該負責?

有關高考的新聞總是牽動社會各界的心。

溫州蒼南縣的饒同學是2018屆高考生,他考上了北京某著名大學,然而,他的錄取工作在檔案調閱和資格審查階段時出現了意外,即將錄取的大學告知,他的老賴爸爸存在失信行為,如不及時處理好,他將失去錄取資格。好在老賴爸爸這次還賬態度積極,老賴爸爸立即聯繫了當地銀行還清了款項,最終,饒同學被順利錄取。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也是終身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巨大且伴隨一輩子。

兒子險遭名牌大學拒錄,老賴爸爸該不該負責?

網上熱議並贊成這樣的處理

這位老賴爸爸為什麼遭到這麼嚴厲的警告和處理?為什麼孩子饒同學在大學錄取這麼重大的事情上受到“株連”?

原來,早在2017年3月,浙江蒼南農商銀行將這位老賴爸爸的惡劣欠債行為申請進入了執行程序,後來,當地法院用盡了所有執行措施,執行款項依然欠債20萬元。而在去年7月,老賴爸爸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

不僅如此,今年高考之後,小饒同學也被被學校警告,如果老賴爸爸不還錢,他的高考錄取將受到處罰。這位老賴饒爸也被蒼南縣執行法官多次警告,並被告知此時將會牽連到孩子日後的大學錄取工作。

然而,即使是這樣,這位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老賴爸爸依舊心存僥倖不予理會,因此,他的不負責任最終才釀成了饒同學大學錄取差點被拒的結果。

兒子險遭名牌大學拒錄,老賴爸爸該不該負責?

校園裡經常舉行誠信演講比賽

饒同學的大學錄取差點被拒,最重要的還是關係到國內誠信教育和誠信體系的建立問題。

誠信是什麼?即守諾、踐約、無欺,形象來說吧,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說得深刻一點,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關係。處理這種關係必須遵從一定的規則,有章必循,有諾必踐,否則,個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會就失去運行之規。而父母在下一代的誠信教育過程中佔據著最為重要的地位,家長的一言一行會成為孩子效仿的典範。父母的人格素養越高,其榜樣作用也就越強。因此,只有講誠信的父母,才能培養出講誠信的孩子。如果父母能夠帶頭示範——時時處處講誠信,那麼就能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從而使他的孩子接受誠信並做到講誠信。

兒子險遭名牌大學拒錄,老賴爸爸該不該負責?

誠信教育從娃娃抓起

父母因失信牽連到自己的孩子,應該是對誠信教育的一種補救措施。因為,誠信教育的實施和誠信環境的建構是一項綜合工程。

誠信教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整體性、融合性和滲透性,並非孤立,誠信教育的實施在於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互相協同整合。學校的誠信教育有賴於家長的配合,社會的支持。在誠信教育中,社會各界理當支持把家長引入其中,實現家校、社會協同教育,讓學生體驗到誠信無處不在。

兒子險遭名牌大學拒錄,老賴爸爸該不該負責?

各種新形式抓好誠信教育

當然,孩子的誠信教育也應該規避法律上的處理不當。我們支持建構誠信體系的同時,也應當保護好法律上的正當權益。

就浙江蒼南饒同學這起事件來看,饒同學上大學的權利是他本人的固有權利,而法律上規定,那些非法定的、非必須的、非專屬於本人的權利才能被失信而執行,並不能就此剝奪失信者子女正當權益獲。比如,子女的高消費和上貴族學校,這些行為超過本人的基本需求,可以收到“牽連”處罰。

但願,家裡少一些老賴的父母,多一些負責任的老爸老媽。

兒子險遭名牌大學拒錄,老賴爸爸該不該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