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如果現實中存在穿越,你想回到哪個朝代?於我而言,宋朝是最好的選擇,兩宋的政局穩定、經濟繁榮以及最重要的文學藝術,在24朝代中絕對首屈一指,且宋朝兼顧理想與現實,小確幸的發展策略雖不及漢唐,但高度發達的民間生活和藝術造詣登峰造極。

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宋朝知識,無非詩詞和歷史,關於經濟、藝術、思想,甚少提及,好在古代書籍和影視作品在不斷豐富,撇去軍事和領土這兩塊弱項,宋朝幾乎完美。

宋詞雖不及唐詩的影響力和普及性,但作為新體詩歌,宋詞的優美恰如其分,以至於當代的流行歌曲不乏拿宋詞來譜曲,因為體裁的開放和題材的包容,宋詞既有家國民族的情懷,亦有相思悲傷的愁緒,也不乏對經典的重塑和仰望。

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小時候讀李清照的詩,總夾著淡淡的憂傷。“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透著哀怨與淒涼,爾後再聽流行歌的詮釋,一個字悲,以至於覺得女詞人的格局是否都如此?但長大細細品味,如此的相思之詞,不僅情感真摯,意境優美,最重要的是透著古代女子的堅韌和品質,而女詞人的存在和包容亦是封建制度一種別樣的開放。

普及性最高的一首宋詞,非《水調歌頭》莫屬,作為蘇氏三傑之一的蘇軾,生平起落無常,為官過,被新黨陷害險些被殺,在被貶過程寫下《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佳作。而平生最重要的事蹟莫過於修繕杭州西湖堤壩,如今的蘇堤三潭映月就是當年所修。

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多次為官、罷免、貶黜,蘇軾的詞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苦悶的一面。在水調歌頭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樣的表達背景下,他最終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為展望結束,可以說是具有頑強樂觀的信念與態度。

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宋詞的不拘一格,既能拿來日常品讀,亦可譜曲奏樂,這樣的抒情文體,怎能不愛?

央視《國家寶藏》曾解讀過宋代繪畫代表—《千里江山圖》,雖歷經歲月洗禮和歷代的修復,遠觀仍散發著恢弘的氣勢,近看亭臺樓閣、花鳥魚蟲,皆細緻入微,栩栩如生。

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當然宋代的繪畫集大成作品莫屬《清明上河圖》,此畫堪稱是宋代社會生活的縮影,車水馬龍的街道、熱鬧繁華的商鋪,往來人潮的雲集,這些都是宋代經濟尤其是資本初期萌芽的體現,

而據史學專家測算,當時宋代的經濟約佔全球的百分之七十。

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說起最“不務正業”的皇帝當屬宋徽宗,本來可以憑才華生活,卻奈何生在帝王家,宋徽宗善書畫,自創“瘦金體”書法和“院體”繪畫風格。後人評價宋徽宗“隻身許國卻不負丹青”,靖康之恥淪為亡國君,再未回故土,然一生在藝術領域的創作可謂百年一遇,他的作品有帝王世家的品味修養,也有普通百姓生活情趣的展示,如能專心創作,其藝術名聲必然是座高峰,名垂青史。

最近幾年我們提倡簡約生活,然而在千年以前的宋朝,簡約已經做到極致。以服飾、器具、建築、文學等為代表的宋代極簡美學,如今依舊是座難以企及的高峰。

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宋朝人的簡約體現在對物本身絕對的單純,拿瓷器來說,宋朝的汝窯一氣呵成,天青本色無任何夾雜,如此樸素無華與唐三彩、青花瓷等相比,既耐看又靜逸典雅。服飾上的單色主義,既簡化了製作,也節約了成本,服飾不再豔麗奢華,開始崇尚簡樸,重視沿襲傳統,質樸、自然、清新、雅緻成為宋代服飾的主要特點。

宋的版書,是全世界最珍貴的文化,排版印刷方式,是世界上最美的。在拍賣市場,宋版書是一頁頁賣的。十一世紀宋朝的活字排版印刷術,讓當時的知識、教育普及,造就庶民文化。還影響到十五世紀德國古騰堡聖經(第一部用活字印刷術印刷的聖經)的印刷。

歷史無法穿越,可我獨愛宋朝

對宋朝的瞭解有限,有些資料也是參考文獻,但對宋朝的熱愛不亞於民國,甚至超越民國。由於宋朝重文輕武,以至於有極高的文學成就和藝術造詣,文人和士大夫的出現和確定,讓生活情趣和美學品味極大發展,唯一的遺憾是宋代的安於現狀和小確幸,無法維持住王朝的一統,

“崖山之後無中華,明朝之後無華夏”,雖然這是個偽命題,但優秀的古代文化傳承你我皆需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