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幾十萬學生和教職員投入了鬥爭?

70年前的今天,以清華大學教授朱自清為首,包括金嶽霖、張奚若、吳晗等北平各大學教授百餘人聯名發表宣言,抗議美國扶植日本,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這次事件,便是緣於著名的反美赴日運動。

70年前的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幾十萬學生和教職員投入了鬥爭?

起因:特賴伯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帝國主義為了使日本成為它在遠東反共、反蘇的基地,不顧世界人民的譴責,明目張膽地扶植日本軍國主義。

1948年5月19日,美國公佈了“特賴伯計劃”,其實質就是要減少日本的戰爭賠償,扶持日本財閥,且國民政府在美國支持下,任用前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為軍事顧問,激起了飽受日寇侵略蹂躪十四年之久的中國人民的極大民族義憤。

70年前的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幾十萬學生和教職員投入了鬥爭?

發展:學生開展抗議運動

早在特賴伯計劃公佈前,上海便開展了反對美帝扶日活動。1948年5月4日,上海15,000多學生集會,宣佈成立“上海市學生反對美國扶植日本,挽救民族危機聯合會”。

5月22日,上海學生再次集會,併發起10萬人的反美扶日簽名運動,提出了“反對美國貨傾銷”、“愛用國貨”的口號。會後,運動以各種方式在各校開展起來,徵集簽名,舉行座談會,唱抗日歌曲,控訴美帝和日本侵略罪行,運動迅速擴展到全國。

70年前的今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幾十萬學生和教職員投入了鬥爭?

高潮:運動擴展到全國

5月30日,北平各校學生聯合舉行反對美國扶植日本的示威的大會,天津各校也派代表參加6月5日,上海學生5,000多人衝破了國民黨軍警的阻撓,舉行了反美扶日大示威。

6月9日,北平學生舉行了罷課和示威遊行,廣州、福州、重慶、昆明等地學生紛紛響應,各界人士也奮起投入運動,聲援學生鬥爭。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文學家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

反美扶日鬥爭持續近兩個月,整個國民黨統治區南北呼應,幾十萬學生和教職員投入了鬥爭,並得到了各界進步人士和社會各階層的同情、支持和贊助。

這一運動進一步孤立了美蔣反動派,使廣大學生和人民群眾,受到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民族尊嚴的愛國主義教育。它在敵人高壓下開闢了一條提高人民民族意識的道路,標誌著學生運動日趨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