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伤害,才是你优雅转身的开始(内附疗愈药方)

忘记伤害,才是你优雅转身的开始(内附疗愈药方)

01

生活中我们都难免会遭遇丧失和创伤,丧失会使我们的生活破碎不堪。

丧失就是指亲人的离世或者自己的宠物离去,创伤是指我们遭遇到暴力犯罪或者暴力事件。

这两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 使得我们的生活被打断,会出现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

比如,祖父母的离世,让我们第一次在吃饭时没有看到老人坐在常坐的位置,回家时第一次没有听到老人那声和蔼的问候;

离婚后的第一次单人旅行,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去接孩子,第一次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独自入睡;

或者在受到暴力伤害后第一次走出家门,每一个第一次都会提醒你,你所失去的东西,再也无法挽回,世界已经完全变了模样,所有曾经拥有的都已经成为过去;每一次迈开的步伐都在告诉你,你需要重整心灵,重新开始。

2、 身份被改变,尤其是对遭遇创伤的人,比如,女性遭遇强奸,被性侵,明知道自己只是受害者,可是也一样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污点,很多人经历过这样的事件后,会与男友决裂,被家人嫌弃,被世人唾骂,就像作家林奕含,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痛苦,却永远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再优秀的人,都会在事件发生后在世人的眼里褪去原有的光泽。

3、 信念被切断,信念崩塌,会挑战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总是纠结于当时的细节,觉得如果改变任何一点,事件都不会发生,这常常让我们心中充斥着疑问与困惑,挣扎着寻找原因,甚至怀疑以往的价值观。《素媛》里那个妈妈,在事件发生后,就一直说,如果当时我去送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为什么会是我们素媛呢?甚至希望如果大家都遭遇这样的事,我们素媛就不会这么受关注了,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4、 导致原有人际关系的断开。离婚会让一个人很快就与伴侣原有的一切关系决裂或者断开,亲人离去会让我们不愿意再去接触曾经与他关系过密的人,因为,重新面对会让我们重新陷入悲伤。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我们的“心理药包”来减轻我们心理上的伤痛?

1、 经历过同一种丧失的人,可以参加这种群体俱乐部,比如,那些被拐卖儿童的家长,他们在一起互助,互相慰藉,互相寻求社会支持,群体的力量会减轻独自面对失子的痛苦。

2、 逐渐的去恢复迷失的自我;用一张纸逐一列出来,我在这件事发生之前的优点和特质,在每一条后面写出现在为什么我没有了这个特质,写作也是一种疗愈方式,当你能够逐条做分析,就已经把焦点进行了转移,为什么有些人对发生的事可以云淡风轻的描述,就是因为自我已经疗愈,他已经不是非常在意这个事件了。

3、 寻找悲剧的意义,每一件失去的东西都有它的意义,书中举了一对老夫妻的事例,当其中一位老人离世,留下来的那个老人就觉得自己好像再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其实换一个角度去想,她的离世,你如此痛苦,那是否你也让她避免了经受你这种痛苦的感受?或者,是自然带走了另一半,这是世道轮回,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样想来是不是就会感觉好很多呢?

当然,这些都是在我们承受并接纳了既已发生的事实之后,因为每一个事件发生后,我们都要去经历承受、承认、接纳、臣服和改变这样的过程。

02

忘记伤害,才是你优雅转身的开始(内附疗愈药方)

内疚,是心灵的毒药,有科学研究证明,每一天每个人有两个小时会轻度内疚,每一周会有3.5个小时重度内疚。

内疚的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未解决的内疚,很多人会对以前自己曾经做过的不当的事难以释怀,比如,一个曾经将孩子抛弃的妈妈,在很多年以后,想重新找回亲情,却始终得不到孩子的谅解;

2、幸存者内疚,一家人经历灾难事件,孩子或者爱人离世,幸存的人会比较痛苦,甚至会想,死的人为什么不是自己;

3、分离内疚,比如经常出差的人,会觉得对家里有亏欠;

4、处理事件不当引发的内疚,这个在一些妈妈身上比较常见,比如孩子淘气或者不听话时,很多妈妈会对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甚至会打孩子,吼完打完又觉得特别心疼,当孩子在哽咽中渐渐睡去,妈妈平静下来就会非常内疚和自责,后悔刚刚为什么那么大火气呢,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跟孩子说呢。

针对内疚,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有效的道歉,记住几大要素,第一,表示自己对此事的遗憾;第二,明确说出对不起;第三,请求对方原谅;第四,肯定对方的感受,说我知道这样做让你很难过也很失望;第五,提供补偿和赎罪 。

自责和内疚没有用,接纳反而会让我们更快的想到积极的解决方案。不断的学习,做一个不断成长的人,用别人能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和缓解矛盾,才能慢慢地改善心境,让自己走出反复内疚的循环。

03

忘记伤害,才是你优雅转身的开始(内附疗愈药方)

反刍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把咽下去的食物反回来细细咀嚼再咽下,寓意就是很多年前的伤被翻出来,重新侵蚀我们的心灵。

反刍带来的问题,就是加剧痛苦,让我们在某一个瞬间被愤怒点燃,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所偏差,变得比较偏执,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会比较紧张,还可能引发我们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就像祥林嫂,每一次遇到别人都会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冬天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没得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

最初大家都是同情的,可是反复的诉说,像一只受伤的猴子,见到人就把伤口揭开给人看,换来怜悯,最后就只能致伤口感染而死。

我们可能在小时候被粗暴对待,也可能经历过难以忘怀的创伤,这些情景总会在生活的某一刻突然再现,引发我们情绪的爆发和转变,反复的提及或者再现都只会加重我们内心的伤痕。

那么,如何减轻反刍带来的痛苦呢?

1、 学会看电影,站在第三者角度;比如,你把自己当成主角,小时候曾经被父亲打,一想起这事,就觉得父亲不爱自己,回忆一次就会又伤害自己一次,也会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加疏离,但你如果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角度,设想那个小孩不是你,你是不是会觉得父亲打他其实更多是因为爱他,想要他变得更好,即使他的做法有些欠缺,可是出发点总是好的;

又或者你曾经遭遇过失恋,你每回忆一次,就会对曾经的那个TA多一分憎恨,可是,如果是好朋友向你倾诉这样的事,你就会说,别难过,总会过去的,我们总会遇到对的人!所以,把镜头拉远,设想自己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你的感受就不会再这么强烈。

2、 分散注意力,越是阻止自己干一件事时,越会想,比如,我们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会对自己说,不要胡思乱想,睡觉,睡觉,睡觉,你越是强迫自己,就越是睡不着,分散注意力,去做另一件能让自己专注的事,比如,拿出一本感兴趣的书,翻上两页,可能立马就会有了睡意。

可创伤本身,又是人类自我处理和修复的过程。当脑海中过去的记忆被唤醒,情绪出现崩溃,你愤恨、恐惧和哭喊,每暴露一次,下次经历相应情境的反应强度就会降低,时间就会缩短。

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总会痊愈,适当的忘记,是人生优雅的转身。就像有人说的,坏记性是变幸福的一大法宝。

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法宝,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