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爲什麼血糖控制很好卻照樣出現併發症?看完你就懂了

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中風(週一)、糖尿病(週二)、高血壓(週三)、冠心病(週四)、骨科(週五)、頸肩腰腿痛(週六)、運動損傷及其他(週日)等疾病的居家康復內容,定期更新,驚喜不斷。

【居家康復第84講】目前,我國糖尿病人的數量急劇增多,在中國約有近億名糖尿病患者,但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因為一旦發生併發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將會大大下降,嚴重的還可以威脅生命。有研究表明,血糖的長期控制情況和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夠好,出現併發症的概率就會增加。因此,當診斷為糖尿病時,患者常常需要對高血糖進行干預,並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並維持血糖的穩定,可以延緩糖尿病的進展、預防併發症。但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有糖尿病患者向筆者抱怨說:“他們已經把血糖控制得很好了,卻照樣出現併發症”。針對這一現象,經過筆者仔細詢問,他們一般存在下面幾個問題,為了讓大家在糖尿病自我管理中有所啟發,現分享如下,僅供大家參考。

得了糖尿病,為什麼血糖控制很好卻照樣出現併發症?看完你就懂了

我們知道典型糖尿病症狀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但在臨床上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如有不能解釋的疲乏、感覺異常(尤其是在足部)、反覆感染、皮瘙癢等,這些是患糖尿病的信號。有人發現,血糖要高到一定水平(15.0毫摩爾/升)並持續一段時間後才會出現糖尿病症狀,或者一些對高血糖的反應不明顯的人也不會出現糖尿病症狀,尤其是老年人可能對高血糖不那麼敏感,雖然血糖已很高,臨床上卻沒有感覺。國外有人研究發現,糖尿病病人患病到診斷,有7~10年的時間間隔,可以說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明確診斷之前就可能不知不覺受糖尿病多年之害,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據統計,3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在46%以上,5年以上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出現併發症的幾率高達98%,而大約有3/4的糖尿病人最終死於心血管併發症。糖尿病的併發症大致可分為急性併發症、感染性併發症、慢性併發症,而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與急性併發症不同,糖尿病的慢性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較為緩慢,但其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難以逆轉。也就說在初發病時如果高血糖沒有控制好,已經出現嚴重的腎病、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即使後期血糖控制得很好,併發症也難以逆轉。因此,

瞭解糖尿病知識,及早發現,及時進行干預,進而預防併發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說明是,雖然有些患者在診斷時就已出現併發症,但並不代表控制血糖已沒有意義了,控制血糖仍然要比不控制的結果要好得多。國內外大量的臨床研究均已證實,控制高血糖能有效減少糖尿病併發症。

得了糖尿病,為什麼血糖控制很好卻照樣出現併發症?看完你就懂了

2、血糖波動大

得了糖尿病,為什麼血糖控制很好卻照樣出現併發症?看完你就懂了

3、沒有全面控制併發症危險因素

得了糖尿病,為什麼血糖控制很好卻照樣出現併發症?看完你就懂了

4、經常出現低血糖現象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低血糖不僅會造成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增加死亡風險,還可以加重併發症的發展,且相對於高血糖來說,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和兇險的,常常以分鐘或小時來計算。有專家認為一次嚴重的低血糖給糖尿病患者身體帶來的危害,會抵消一輩子控制高血糖所帶來的益處。另外,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出現與血糖波動呈正相關,比如低血糖常常誘發心腦血管缺血梗死,反覆低血糖可使患者記憶力下降、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甚至痴呆。因此,在降血糖過程中,除了控制血糖,並維持血糖穩定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預防低血糖。

最後,值得說明的是嚴格控制高血糖,並維持血糖穩定,避免低血糖,加強多種危險因素的控制等能夠預防的只是大部分併發症。因為大血管併發症,如心血管、腦血管以及周圍血管病變,並非糖尿病患者特有,即使沒有高血糖,這些併發症也照樣可以發生發展。另外,有些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有一定遺傳背景。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延伸閱讀:

1、《 》

2、《 》

3、《 》

參考文獻:1、郭立新、李泉;血糖波動的困惑;藥品評價;2012,09(1):21~24.

2、《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