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玄机,欧盟竟然主动上门求合作?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玄机,欧盟竟然主动上门求合作?

北斗导航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玄机,欧盟竟然主动上门求合作?

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玄机,欧盟竟然主动上门求合作?

北斗导航卫星发射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玄机,欧盟竟然主动上门求合作?

欧盟各成员国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

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 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然而,进入2005年,欧洲政治开始转向,亲美政治人物纷纷上台,欧洲航天局与美国"修好"。欧盟开始排挤中国。投入巨额资金,却得不到与之相称的对待,中国不但进不到"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甚至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航天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中方十分不满。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玄机,欧盟竟然主动上门求合作?

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

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北斗系统"上。

2007年发射的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替换了退役的卫星,"北斗系统"开始激活。

到2007年底,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中轨道"导航系统,标志着"北斗"系统在技术和规划上的重大突破。

"北斗"二号横空出世,不仅使欧洲"伽利略"系统准备与美国GPS一争高下的愿望大打折扣,也冲淡了"伽利略"未来的市场前景。"北斗"二号在技术上比 "伽利略"更先进,定位精度甚至达到0.5米级,令欧洲人深受震撼。另一方面,之前"伽利略"计划的推出,刺激了美国和俄罗斯加快技术更新,新一代GPS 和新一代"格洛纳斯"的定位精度等技术指标均很快反超"伽利略","伽利略"逐渐丧失了技术相对领先的优势。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玄机,欧盟竟然主动上门求合作?

北斗导航模块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到今天,在各项技术指标都有巨大的进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时使用静止轨道与非静止轨道卫星,对于亚太范围内的区域导航来说,无需借助中地球轨道卫星,只依靠北斗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即可保证服务性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码分多址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和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致,而不同于格洛纳斯系统的频分多址技术。两者相比,码分多址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在由L波段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码分多址是更妥当的方式。此外,码分多址的抗干扰性能,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能更佳。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玄机,欧盟竟然主动上门求合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北斗应用三大优势:

快速定位:北斗导航系统可为服务区域内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定位服务。

简短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数字报文通信能力,可以一次传送超过100个汉字的信息。

精密授时: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单向和双向两种授时功能。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利用授时终端,完成与北斗导航系统之间的时间和频率同步,可提供数十纳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