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已逝,企業績效考核要怎麼做?考核員工跑了,不考員工不幹活

  • 文/王剛
KPI已逝,企業績效考核要怎麼做?考核員工跑了,不考員工不幹活

在2016年小米的年會上,雷軍提出,“所以我們定下了 2016 年最重要的戰略:開心就好。我們決定繼續堅持‘去 KPI ’的戰略,放下包袱、解掉繩索,開開心心地做事。

KPI已逝,企業績效考核要怎麼做?考核員工跑了,不考員工不幹活

2017年初,吳曉波的一篇《績效主義萬歲》,說雷軍是“一位反叛者的皈依“”。

表達:無論如何變化,績效以及與績效相關的數目字管理,仍然是企業治理的基礎性工作。

文中提到:

  • 互聯網公司的成功,是去KPI 的勝利,還是新的績效目標管理的結果
  • 關鍵不是沒有 KPI ,而是 KPI 的指向體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KPI 已經毀了一個索尼,那當代企業的績效管理的出路在哪裡?要如何去改變?

隨著中國社會環境的變更,供需關係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再用KPI已經無法激勵員工,改善企業績效,帶來提升,而逐漸被市場淘汰。

做績效管理的變革首先要釐清幾個關鍵點:

績效管理是一個持續改善的過程

從績效管理的全過程來看,績效計劃、績效的組織與實施、績效評估、績效反饋與運用四個環節當中,最主要的環節其實是績效的組織與實施。要做到持續改善,就需要對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問題及時響應。績效管理不但不可弱化,恰恰相反,是要將原來“運動式”的一年一次績效考核,變成“日常化”的天天都要做績效實施。

KPI已逝,企業績效考核要怎麼做?考核員工跑了,不考員工不幹活

績效管理中個人績效與組織績效之間不是部分與整體、分解與整合的關係。員工的個人績效要和組織績效相匹配,要規範員工的職務行為,規範工作的流程,要促進員工學習,促進員工成長。僅僅把績效看成是財務指標分解,看成是利潤指標分解是不完整的,實際效果也不會好。

績效指標的設定

績效指標的設定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二八原理”下的簡化原則。

KPI已逝,企業績效考核要怎麼做?考核員工跑了,不考員工不幹活

績效指標不需要面面俱到。每年能解決一到兩個大問題,每月能解決幾個小問題,這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市場始終在變化,績效指標當然也要變化。績效管理只要抓住影響80%總體績效的20%的指標就足夠了。

績效指標只要掌握一個基本的指標總量就足夠了,中層管理者的績效指標不要超過6-8個,核心高層的績效指標在3-5個左右。

薪酬的定義

1)提升薪酬的彈性創造力,彈性部分佔50%以上----越靈活的部分越具有創造性。

2)將員工的價值進行劃分和細分,將價值分類定價,創造多少價值獲取相應的薪酬回報。真正實現多勞多得、多創造多回報。

3)將產值量化與價值量化相結合,一切以結果為導向,深入分析價值模式與產值關係,並建立相互融合的計算模式。

KPI已逝,企業績效考核要怎麼做?考核員工跑了,不考員工不幹活

4)薪酬應等於價格,員工付出、創造的結果與其收入沒有直接對等關係。

即:薪酬=工作量=產值+價值

KSF的設計原理是:

  1. 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
  2. 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已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
  3. 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 並形成目標或標準, 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子!
  4. 價值分割,薪酬分塊。

快效是KSF的核心,KSF強調兩點:

  1. 直接面對員工的新酬,而且與大部分薪酬相關,因此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必須快速執行到位,提高自己的收入。
  2. 直接面對與經營成果,通過產值化與價值化,大力促進經營成果的改善,而且只有經營成果得到改善,員工才能獲得更多更高收入。

正是由於KSF抓住這兩個要點,無論是企業主還是員工,都期待業績優化、收入提高,而且是快效實現。

KPI已逝,企業績效考核要怎麼做?考核員工跑了,不考員工不幹活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的設計當中,和傳統的薪酬之間是有很多的區別。固定薪酬或者窄幅波動薪酬激勵力度差,老闆和員工是有利益衝突和矛盾,為什麼呢?

老闆不想員工加工資,因為員工加了工資,企業就會增加人力成本,就會減少企業的盈利。KSF思維是相反的,員工你有本事就加工資,因為加了工資就等於加了價值,如果你加的價值,除了你得到的收入,企業也能從你的價值中獲得收益,員工貢獻的價值越多,除了員工收入的增加,企業的利潤也在增長,也就是說員工的收入加了,企業的利潤就漲了,如果員工收入下降了,企業的利潤也會下降了,就把員工和企業的關係形成了一種叫利益的共同體。假設我們企業有100個員工,這100個員工,不說所有人吧,有80、90個員工,他們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是緊密關聯的,那麼他們和企業是同呼吸共命運的,利益是共同的,公司好,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才是真的好。KSF的模式將員工和企業,將利益和價值進行了全面融合。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薪酬KSF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將員工的收入和價值進行密切的融合,建立直接的聯繫。這個聯繫是什麼概念呢?

比如:過去的高管拿1萬塊錢一個月,好了我把這1萬塊錢的這個80%,放在KSF的薪酬體系裡面,然後告訴你,2017年你的收入增值就在KSF的這幾個指標裡面,一般是6到8個,這6到8個指標裡,如果你做的好了,比的過去好了,你的收入就會增加,這叫增值。當然這個增值是用數據來表達,不是憑感覺,不是打分。絕對不是用分數,不是領導、老闆的評分給的,是用數據來進行,全面的,科學的,系統的測算,然後給他建立的一個加薪的模式。

附:某企業銷售經理KSF薪酬方案

KPI已逝,企業績效考核要怎麼做?考核員工跑了,不考員工不幹活

KSF實操落地方案,KSF方案是寬幅薪酬設計,即80%績效工資+20%底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