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退市第一股:跨國造假5.8億,市值6天蒸發10億

文|AI財經社 實習生 劉碎平

編|鹿鳴

中小板退市第一股:跨國造假5.8億,市值6天蒸發10億

虛構跨國貿易、虛增營收5.8億,又一家作死的公司將自己送上了法律的審判臺。

7月13日,*ST百特繼續發佈暫停上市風險提示性公告。7月4日公告顯示,*ST百特因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已被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

7月6日,公司股票簡稱正式由“雅百特”變更為“*ST百特”。

自戴上“ST”帽子以來,*ST百特就開啟了暴跌模式,連續6個交易日呈一字板跌停。截至今日收盤,*ST百特報收3.68元,6日市值蒸發近10億。

中小板退市第一股:跨國造假5.8億,市值6天蒸發10億

截至發稿,AI財經社多次撥打該公司董秘電話均無人接聽。

巴基斯坦2.2億工程兩年後被曝造假

這年頭,沒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都不好意思造假。

據2015年財報顯示,山東雅百特與巴基斯坦的首都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簽訂《木爾坦地鐵公交工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總金額為3250萬美元(約2.2億元),截至該報告期末,上述合同工程已全部建造完畢。

就是這樣一個涉及2.2億元的跨國交易,卻在兩年後被證明是一個謊言。調查人員發現,這筆收入的回款並非來自巴基斯坦方面,雅百特只是偽造了施工現場的照片,自導自演了一出將建材出口到巴基斯坦的戲碼。

來自同行鍾俊浩的舉報,是這起造假案浮出水面的關鍵。鍾俊浩在的舉報中稱,木爾坦至今都沒有規劃地鐵,唯一在建的大型交通項目只有Multan Metro Bus Project(木爾坦城市快速公交項目)。據每日經濟新聞2017年報道,鍾俊浩表示,虛構的木爾坦項目,本是城市軌道交通,卻被翻譯成地鐵。

雅百特在此次造假事件中,甚至偽造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席部長夏巴茲等巴政要信函,隨之遭到了巴基斯坦有關政要的否認。事情很快驚動了中國外交部,2017年9月4日,在當天的記者例行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證實了江蘇雅百特曾通過虛構海外工程項目等手段虛增營業收入和利潤。

而據央視新聞報道,雅百特肆意造假,和業績對賭有關。因為雅百特對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業績做了承諾,如果達不到標準,就要用股份進行賠償。為了完成業績承諾,虛增收入,雅百特就恣意妄為地虛構了一個海外項目。

早在2017年4月7日,雅百特被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7年12月15日,雅百特和相關負責人同時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經查,雅百特於 2015 至 2016 年 9 月通過虛構海外工程項目、虛構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等手段,累計虛增營業收入5.83億元,虛增利潤2.57億元。其中,2015 年虛增收入4.82億元,虛增利潤 2.32億元,虛增利潤金額佔當年披露利潤總額的 73.08%;2016 年 1 至 9 月虛增收入1.01億元,相應虛增當期利潤 2423.77 萬元,佔 2017 年 1 至 9 月份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 19.74%。

中小板退市第一股:跨國造假5.8億,市值6天蒸發10億

多家公司上演退市大戲

在退市的道路上,*ST百特並不孤單。

據證券日報報道,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已確定5家公司退市,包括上交所的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吉恩)、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昆機),深交所的銀基烯碳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烯碳退)、金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亞)、江蘇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百特)。

*ST吉恩、*ST昆機因為連續三年虧損,均在2017年被暫停上市,而在2017年度財報中持續虧損,且淨資產為負。其中*ST吉恩2017年虧損23.63億元,淨資產為負1.98億元;*ST昆機2017年虧損3.5億元,淨資產為負3822萬元。

2018年5月15日,上交所上市委員會經審議後,一致表決同意*ST吉恩、*ST昆機股票終止上市。目前,*ST昆機、*ST吉恩已於7月11日期滿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金亞科技和雅百特則因為重大違法行為被交易所啟動了強制退市機制。其中,金亞科技因欺詐發行罪遭到強制退市。公告披露,金亞科技在 IPO 申報材料中虛增 2008 年、2009 年 1 至 6 月營業收入,佔當期公開披露營業收入的 47.49%、68.97%;虛增 2008 年、2009 年 1 至 6 月利潤,分別佔當期公開披露利潤的 85.96%、109.33%。

若金亞科技退市,則將成為繼欣泰電氣之後因欺詐發行強制退市的第二股。雅百特則將成為中小板退市第一股。

當前,烯碳退已進入退市整理期,7月13日報收0.71元,成功跌進“仙股”隊伍。除此之外,*金亞也在“仙股”的邊緣試探,7月13日報收1.08元。

“在制度體系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監管層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做到了‘出現一家、退市一家’,這意味著退市常態化在今年拉開序幕。”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對媒體表示。

今年3月,證監會就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滬深交易所分別就《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公開徵求意見。資本市場容不下沙子,退市門檻也將越來越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