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第一謀臣:一生算無遺策,卻被人算計而死!株連九族

西晉滅亡後,五胡亂華,中原地區進入了“十六國”混戰時期,攻伐戰亂,連年不休。直到前秦苻堅的出現,北方才迎來了短暫的統一。但隨著苻堅在淝水之戰的戰敗,前秦帝國土崩瓦解,北方陷入更為混亂的分裂。最終使北方再歸一統的是北魏的拓跋燾。拓跋燾極具軍事天賦,十二歲就曾帶兵打仗,在他四處征討下,使得“十六國”以來的混亂局面得以結束。然而在拓跋燾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有一個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重要的作用,這就是被譽為“南北朝第一謀臣”的崔浩。

南北朝第一謀臣:一生算無遺策,卻被人算計而死!株連九族

崔浩出身於清河崔氏,是北朝漢族門閥士族第一大姓,其族聯姻也皆是高門士族。崔浩生性聰穎,極具才華,從小就博覽經史,精通百家之言,玄象陰陽,無不涉及,其造詣在當時無人能與之匹敵。歷任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朝。拓跋燾即位後,準備要討伐胡夏赫連昌,知道崔浩很有才能,就和他商討攻伐大計,不久就攻破胡夏都城統萬城,俘虜了夏主赫連昌。

此後在拓跋燾發起的一系列統一北方戰爭中,崔浩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在重大的軍事決策上,能做到算無遺策。所以拓跋燾十分重用個崔浩,凡有軍國大事不能決斷,一定要先問過崔浩才施行。可以說沒有崔浩,拓跋燾即使再有軍事才能也很難統一北方。然而就是這麼信任崔浩的拓跋燾,最終卻誅殺了崔浩九族。

南北朝第一謀臣:一生算無遺策,卻被人算計而死!株連九族

太延五年(439年),拓跋燾命崔浩修撰國史,並叮囑他寫國史一定要根據實錄。崔浩據此要求,詳細收編了魏國的歷史資料。《國記》修畢後,有人建議把它刻在石碑上,崔浩認為不錯,太子拓跋晃也表示讚賞。於是崔浩動用300多萬人,營造了一個方圓一百三十步的碑林,讓天下人皆可觀之。

皇帝本意是想借此來宣揚國朝的豐功偉績,然而由於崔浩修史時秉公執筆,詳實而無所避諱,其中記載了不少魏國早期的羞恥秘事,比如“兄長死後,弟弟可娶嫂子”,看到的人無不瞠目結舌,暗自嘲笑。鮮卑貴族看到無不憤怒,先後向拓跋燾指控崔浩有意宣揚國惡。於是拓跋燾下令逮捕並親自審訊,崔浩惶恐不能應付。

南北朝第一謀臣:一生算無遺策,卻被人算計而死!株連九族

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拓跋燾誅殺崔浩,清河崔氏同族無論遠近,姻親漢族豪門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被連坐滅族,史稱“國史之獄”。北方士族由此受到沉重打擊,其實“國史之獄”只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鮮卑貴族對以崔浩為代表的趙魏舊族早就心存不滿,兩方勢力都在互相猜忌。

後經證實,這一切其實是有預謀的,這種陰謀是為了制衡兩大勢力。鮮卑貴族藉助崔浩修史這一導火線,嚴重打擊了漢人士族勢力,從而達到鞏固了鮮卑貴族的勢力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