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戰」的巔峯之作!10萬人攻不進千人守軍之城,主帥被氣身亡

北魏於534年分裂為高歡操縱的東魏政權和宇文泰把持的西魏政權後,兩魏之間的戰爭就連番不休。公元543年,兩魏爆發了第四次大戰——邙山之戰,西魏宇文泰被打得慘敗,實力大為受損。高歡見此機遇難得,憑著自個兒的家底較為紮實,遂又集結了十萬大軍,於公元546年再次向西魏發起新一輪的猛攻,準備一舉統一兩魏。

由於早在此前的第一次沙苑大戰之後,宇文泰就派人駐守了河東(今運城),令高歡不能輕易西渡黃河進入關中。所以高歡此次進軍就選擇了另一條路線,準備先攻取戰略要地玉璧,然後順勢既可南下克復河東,又可西渡直指關中,所以高歡“志圖西入,以玉璧衝要,先命攻之”。

“防城戰”的巔峰之作!10萬人攻不進千人守軍之城,主帥被氣身亡

韋孝寬

鎮守玉璧城的是西魏名將韋孝寬。這時的韋孝寬接任玉璧城還不到一個月,城內守軍不足萬人,在聞知高歡率領十萬軍前來侵犯後,趕緊向宇文泰請求援兵。然而此時的西魏已無兵可調,只好一面緊急募兵,一面命韋孝寬堅守。韋孝寬見此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構築工事嚴陣以待。

高歡大軍抵玉璧城下後,即命十萬大軍,晝夜攻城,一刻不停。韋孝寬目不交睫,指揮拒戰。高歡軍在城南壘起土山,想憑高衝下入城,韋孝寬則命人在城樓上搭其木橋,並使木橋一直高於土山,讓士兵向下投石擲火,令東魏兵不能進城。東魏軍又從地下挖地道,想從城根處挖 穿,湧進城內;韋孝寬則在內城牆周圍挖出一道大溝,高歡士兵只要爬到地道盡頭掉進溝裡就讓人就地擒殺,又在溝內堆放柴火,只要有地道口暴露,就在道口點火焚燒,地道內的東魏兵不是被燒死就是被嗆死。

“防城戰”的巔峰之作!10萬人攻不進千人守軍之城,主帥被氣身亡

高歡

天上地下的攻城方式都不能得逞後,高歡命人制造了攻城戰車。在尖銳戰車的衝擊下,所到之處沒有不被破壞的,韋孝寬派去攔截的重甲重盾士兵也被擊潰。戰車在東魏士兵的牽引下,一下一下的碰擊著玉璧城牆。韋孝寬命人制作布幔帷帳,把布帳懸在空中,讓東魏兵無法掌握髮力點,如此一來戰車就變得毫無用處了。

高歡氣急敗壞,發狠一定要拿下城池。又命令在城牆四周挖地道,共挖了二十一道,每道里面都立木為柱,然後澆上汽油焚燒,當承重柱燒斷後,地道上的城牆也隨之坍塌了。韋孝寬當即命人在坍塌出立起大木柵,後面備以尖槊弓弩,東魏兵還是不能攻入。又向城內射賞格(懸賞令)“有能斬韋孝寬者,拜太尉,封開國公”,韋孝寬針鋒相對,在賞格背面寫“能斬高歡者也按此賞”,射還城外。

“防城戰”的巔峰之作!10萬人攻不進千人守軍之城,主帥被氣身亡

高歡

東魏苦攻玉璧五十多天,傷亡已達七萬餘人。久攻不下,又傷亡慘重,智竭計窮的高歡終於抑鬱成疾,病倒不起了,於是下令撤兵。玉璧城內一片歡呼。韋孝寬又讓人在沿途散佈流言,說高歡已中箭身亡。

為了穩定軍心,高歡不顧病重之身,在野外召集了諸將宴飲,令斛律金唱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馳草地見牛羊。”高歡親自和唱,哀感痛涕。兩個月後,一代梟雄高歡帶著未完成的統一夢,帶著永遠也無法釋懷的玉璧之痛,鬱郁而亡,終年5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