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三马两新庄由来

三马两新庄由来

华州柳枝镇西有个东新庄,下庙镇东有个西新庄,它们原本叫新庄,不分东庄与西庄,外地人到华州新庄来办事,常常分不清到底该去哪个庄?要去东新庄跑到了西新庄,想到西新庄却进了东新庄。因为两个村都是由过去的自然村,变成了现在的行政村,就是询问本县当地人也出差错。但东、西新庄确实不是一回事,村名的来历与山水自然灾害有关。

要说东新庄,不能不提到满门忠烈的郭子仪。郭氏为华州(县)望族,山陕黄河两岸民间流传:郭子仪是福寿双全的郭天官。据新、旧唐书记载,郭子仪一生养育了八子八女,加上侄男子弟,多与皇亲国戚联姻,大都是国家良材。郭子仪繁衍出的庞大家族,曾出过一后三公五驸马。可惜次子郭旰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二月率军袭击永丰安史叛军,即沙苑之战中壮烈牺牲。所以,郭子仪七十大寿时,只有七子前来祝拜,以至于在小说《隋唐演义》,戏剧《打金枝》,绘画《郭子仪拜寿图》中,留下了“七子八婿”说。

郭家祖宅在华州城东5公里许的罗纹河东岸西马村,时人曾称驸马村。后世郭氏后裔不得志者,包括五大驸马的后人,陆续返回故里。大约到了五代十国,驸马村人满为患,不得不分灶吃饭,另起庄园,兴建新村安置族人。当地百姓形象地称其为“五马分槽”。即郭家后人以相近血脉为族团聚居,改原驸马村为西驸马村,以此为中心向东辐射,在东北向两公里建起北驸马村,正东4公里建成东驸马村,南向偏东两公里建有南驸马村,东南3.5公里分建驸马前村,因它正靠官道,官府公干与郭家联系,必经此村报知。这就在罗纹河东、漕渠南岸方圆不过5公里之地,正好形成五大自然村落,民间习惯称其西马、北马、东马、南马、马前(今称郭家潭前头村)。

今人只看到三马一前头,不禁要问东马村何在?这是因为历史上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九月,华州发生大地震,震崩了少华山东阜头峰,“伏压居民六社,凡数百户。”山崖从马前(郭家潭前头)与南马村之间倒塌5公里,东马村不幸被乱石掩埋。震后人们重建家园,在东马废墟另筑新村,即新庄,村西至今仍有比一间房还大的遗石乱阵山土梁子。

历史发展到明代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华州出了大清官桑溥,他知华州时,看到山洪潴流城北,汪成长40里、宽10余里的“天鹅池”,北民进城办事赶集,多有舟楫劳顿之苦,便下决心兴修水利,动员州民开凿渠道百拾里,浚通了遇仙、罗纹、沟峪、方山诸河退水,与湖要田。人们感念桑溥辛劳,将所开引水河称作“惠民渠”。湖水泄归渭河,露出良田6万多亩。渭北大荔沙洼一带的缺田贫民,纷纷南渡,来耕种“泊里地”,日久形成村落,针对故里,他们将新村称为“新庄”。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三门峡库区修成,渭河泄洪不畅,沿岸常遭水灾,政府组织修筑渭河防洪大堤,新庄南迁6里,移到今天下庙东7里,安家桥西北1里的位置。新庄村里的老人,时长讲我们古代曾属同州(大荔)管,至今一提到渭北,还是蛮怀念的。

改革开放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商贸活动大增,人们还是常将两个新庄搞错,为避免失误,民间按方位,自发地给柳枝新庄加了个东字,给下庙新庄加了个西字,以示区分。这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来,干脆由政府部门做主,柳枝新庄就称东新庄村,下庙新庄改个字,定名“新建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