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如今正值春游踏青之际,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出门玩耍时都会随身带一瓶免洗洗手液,认为是避免“熊孩子”弄脏自己的好帮手!看起来的确如此,免洗洗手液只需挤出一点放在手心搓揉便能杀菌洁净,家长看了很放心。

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不仅是家长,现在很多快餐厅和儿童娱乐设施里面,也会提供免洗洗手液。就连娱乐节目里的明星宝宝们也是用的免洗洗手液。

不用冲水,随时随地就能消毒,家长们再也不用追着娃去洗手,多么省心又惬意。

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可事实上,这种居家出行带娃必备的神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如果不注意,对孩子有安全隐患。

美国毒物控制中心系统(NPDS)数据库显示,该中心已累计收到超过113000例洗手液中毒的事件报告。中毒的90%都是5岁以下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误食酒精免洗洗手液!

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那么,免洗洗手液的成分到底是什么?

消毒成分、挥发性溶剂加上护肤成分是免洗洗手液的基本构成成分,也是其起作用的基本原理。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免洗洗手液,是75%的乙醇加2%的医用甘油,乙醇能够消毒,甘油能起到保湿护肤的作用。

由此可见,免洗洗手液酒精含量很高。然而这些免洗洗手液的开盖设计都没有保险扣,大多是开盖式和挤压式的,为了吸引小朋友,会做出草莓味、柠檬味等各种香味,对于爱啃手的或是馋劲儿大的宝宝们,入口的风险便会大增。

要知道,啤酒酒精含量是5%-10%,白酒酒精含量是10-15%。也就是说,对着酒精洗手液小瓶嘬一口,就可以让孩子瞬间“醉酒”,重则酒精中毒。一旦酒精中毒孩子会意识模糊、呕吐,甚至可能导致呼吸停止。

与此同时,它还有一个更大的安全隐患——酒精易燃。若是孩子使用免洗洗手液后再靠近打火机等明火,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甚至在使用上,免洗洗手液也存在问题。

少量细菌逐渐进入消化道,对人体肠道和免疫有极好的刺激作用。无菌的环境,对人体肠道和免疫没有任何益处。而孩子的免疫系统,更加需要有一定的病菌刺激才能逐渐成熟,如果过度保护和隔离,只会让孩子免疫力更弱。

使用它洗完手后,消毒剂颗粒也会残留在手上。当孩子吃东西时,消毒剂同样也会被吃到肚子里。反复吞入这些化学物质,不仅可致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影响肠道消化吸收功能。

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家长们可能会说,那不给孩子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不就可以了。

的确,除了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产品,市面上也有无酒精类的产品,按照抑菌成分来说上大概分为三种:

1. 三氯生

三氯生会影响激素的代谢,并有致敏致畸致癌的可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已经决定从手部和身体清洗产品当中移除三氯生。

2. 苯扎氯铵

防腐成分,规定浓度不得高于 0.1%,高浓度的苯扎氯铵,对皮肤与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与腐蚀。

3. 天然灭菌成分

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是多是纯植物成分,会有过敏的风险。

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综上所述,能用水洗就用水洗。仅用普通香皂及洗手液清洁双手,就足以达到日常所需的清除有害细菌的目的。其实经过哪怕仅仅是流动清水的冲刷,大部分的细菌都会被清除掉。不管是什么年代,洗手用流水和肥皂,永远是隔离病菌的最好方法和第一选择。

11万儿童因此中毒,这种“带娃神器”你还敢给孩子用么?

为了增加孩子洗手时的乐趣,家长可以教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唱歌;孩子够不到洗手台时,准备一个专用的小凳子;对于孩子主动洗手的行为给予表扬或奖励,让孩子慢慢爱上洗手。

如今市面上新奇产品层出不穷,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家长也应睁大眼睛看清产品的成分,杜绝所有的安全隐患,为我们的孩子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