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佐藤大《卵石系列》,硅胶杯子,2018年

设计对于你来说是什么?是北欧风家具的极简格调,还是各大时装周上的别出心裁,又或许只是一切细微的观察机会、一场头脑风暴、一次对“理所当然”的质问?其实,设计没你想的那么神秘!

都说日本的设计享负盛名,以精、巧、简的禅宗美学冲击着国际市场,尤其是无印良品刮起的这阵“极简风”,更是引得无数国内外追求生活品位的人们的追捧。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无印良品,加湿器

日本的设计师,从常年被国人熟知的原研哉、深泽直人、安藤忠雄,到新锐的如吉田ユニ的登场,“日式设计”一直保持着其惯有的人性化处理和“更上一层楼”的美学要求,让我们不禁感叹:为什么日本的设计如此令人折服?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无印良品,杯子

试着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在平面、工业、建筑、时尚等领域都有着国际著名大师的日本之所以有较高的国民审美,是和他们从小接受的美术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吉田ユニ为渡边直美个人展设计的海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经常会看到市面上各种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美术班,虽然打着“艺术教育”的口号却不过教着孩子们如何“依葫芦画瓢”。这些早教非但没有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长久的无趣只会导致他们早早对美术产生厌倦,反而达到事与愿违的效果。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John Moncrieff《记忆灯》,2016年

而日本NHK电视台几年前开设的一档针对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节目《啊!设计》,从独特的视角去引发孩子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心,不断启发着他们对思维的探索。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设计的乐趣所在,而豆瓣9.4的评分也证明了成人世界对它的认可。

观察、再观察

这档节目所覆盖的设计领域包括了工业、平面、服装、建筑、照明等方面,每集虽然只有短短15分钟,但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大师采访环节,甚至颇为诙谐的音乐和画面让人们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常被我们忽略的设计。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Proti Proudu Bistro咖啡馆室内设计

在《设计的观察》一单元中,节目会刻意寻找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物品(便当盒、丝巾、画笔等)作为题目,在一段生动且无任何第三方解说的动画演示后,鼓励孩子们去主动寻找这些物品中的规律,并概括其特性,例如:为何要这样设计便当盒的形状?这样的设计有哪些创意和美感?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日式手帕

即便是为大人们出的题目,也很少有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讲出这些小小的便当盒背后的精妙设计思维。所以说,设计师要时刻保持着对世界的敏感度,无时无刻都应观察生活中的微妙变化。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Hakoya便当盒

如果可以用设计的视角去观察事物的本质,我们的生活中将会到处充斥着常被熟视无睹的美和惊喜,以及物品不被发掘的价值。

拆拆拆!再出发

恐怕一般人看到一包薯片或一袋糖果的第一个想法都是赶紧吃了它,然而在设计师眼中,细节才是最有趣的。于是,节目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有(gui)趣(chu)的画面。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分解一袋糖果的过程

别担心,这不是惨绝人寰的解剖,只不过通过拆解物品而进行了一次对事物内在结构的分析——化繁为简、熟悉结构,正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事物本质,了解设计。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佐藤大《茶具系列》,2012年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佐藤大《漫画椅》,2016年

这样拆卸东西有时会被人们认定为无厘头,但设计师恰恰需要掌握这项分解事物的能力,这就好比放在他们手里的放大镜一样,再复杂的结构也会被化解为基础形状的复制和衍生。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三宅一生2018秋冬季系列

对基础形态的分析给了设计更大的空间,因为它们的重新组合有着无限次制造惊喜的可能。而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解构主义”正是推崇去理性地分解结构,在每一次“解构”中产生新的结构,目的是为了展现设计的局部特征而非“构成主义”所强调的结构感。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弗兰克·盖里《迪斯尼音乐厅》,建筑,2003年

日本著名平面大师原研哉在其所著的《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到:“并不是仅仅制造出新奇的东西才算是创造,把熟悉的东西当成未知的领域再度开发也同样具有创造性。”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深泽直人《壁挂式CD播放器》

或许这也是设计的神奇之处——对日用品的分解和再创造,因为生活本身有着太多的可发掘性和再塑性,而原研哉所提出的“RE-DESIGN”(再次设计)这一概念就是鼓励人们尽可能地将日常生活陌生化,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重新探索设计的本质。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津村耕佑《尿不湿》

“以日常用品为设计对象,重新检验人类共有问题的设计概念”,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设计本质的思考,发现生活中的缺陷并提出解决方案。这项概念从而阐述了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区别:前者提出问题,后者加以解决。所以,每位设计师都背负着对生活的使命感。

设计的本质

“日常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这一概念曾被原研哉反复提出,其中强调的即是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其实,设计的精髓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Muhammet Uzuntas《牛奶盒包装》,2017年

1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

观察力是所有设计师必须掌握的能力,准确地说,是在不断地观察和记录中养成的习惯。观察身边一切容易被忽略的事物,贴着墙壁和地板看它上面的花纹;观察人类的下意识动作,小到进门随手挂外套的细节。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如恩设计研究室《挂衣架》,2016年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Keita Suzuki《地铁中的把手》,2016年

观察素材本身的多样性,一张白纸揉搓和展开后可以搭建的结构截然不同,从一件物品是如何产生而不是其形态来考虑;观察自然中微妙的关系网,以及人与物品间的关系......记住这些感受,记住好的和不好的设计,因为生活才是灵感的来源

2

同样的事物,不同的视角

原研哉说过:“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能够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佐藤大《卷心菜椅》,2008年

试想,如果对身边平凡的事物都给予充分想象,并不断地问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会怎样”,如果钟是三角形的会怎样,椅子是圆形的会怎样……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阿尼奥《球椅》,1963年

不要对自己的设想过早地给予否定,更不要无视这些假设,一支笔、一张纸,是设计师最好的伙伴,快速记录下这些不同的瞬间,把感受转换为语言,做些有用功的思维拓展。不要怕倒立,那是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Kouichi Okamoto《液体台灯》,2013年

3

刨根问底式的思考

不妨让我们检验周遭事物的构架,并仔细思考这件物品为什么好用、为什么不好用,不好用的设计怎样改进更好,同样的物品有没有其它的用法等等。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深泽直人《茶包》

带着批判性的思维看待日常用品,常常会发掘一些惊喜感,而生活最需要的也是惊喜感。所以从大家都不思考的角度开始,做一些所有人都不敢做的尝试。惊喜,无处不在,其实,

做好设计,也是热爱生活的一种形式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佐藤大《布谷钟》,2018年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Krisztián Griz设计的家具组件

设计,如何成长

看过了《啊!设计》这样一部高质量的教育节目,我们不禁感叹: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设计啊!

这正说明了现阶段国内艺术教育对儿童感官认知引导的缺失,因为我们总是苛求孩子尽可能多地在越小的阶段学习越多的技能,而忽略了其实他们不会做太深的思考,而是更多通过感觉来认知世界。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佐藤大《巧克力颜料》,2013年

《啊!设计》的艺术总监,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佐藤卓曾探讨过这档节目的初衷,“不是让孩子去学习,而是希望让孩子觉得设计很好玩,让儿童在无意识中获得影响。”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

shake my head milkshake

所以,当你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表述着一切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法时,请不要敷衍了事——尊重他们在这个阶段可以做出的独立思考,包容他们的独特性。如此,中国设计才能有所成长。

精彩回顾:

他孤傲、难搞,甚至在纽约艺术界不受待见,却是第一代抽象表现主义领军人物!

揭秘全球各大博物馆的这个神秘部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