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的童年回憶

我生在73年,小時候的我們沒有見過電燈,也沒有見過蠟燭,家家戶戶點的都是煤油燈,打煤油就是我們一群孩子到離村裡五里地的鄰村去打,那有一個不大的供銷社。

我們那時候的天空藍藍的,小河裡的水清清的,滿山遍野的花紅柳綠,田野裡到處都是幹活的人們,沒有什麼焦化廠,沒有什麼洗煤廠,沒有什麼大汽車,土路上隨處可見的就是馬車和平板車,如果公社有集的話,路上都是三個一群,兩個一夥的人,喜滋滋的就像過年過節一樣。

70後的童年回憶 我們小孩子更關心的是怎麼玩,怎麼吃,女孩子在一塊踢毽子,跳格,,男孩子滾鐵環。摔三角,玩的累了餓了,回家掀開籠屜,掰塊窩頭,水缸裡舀一瓢涼水,咕咚咕咚的喝下去,然後嚼著窩頭繼續玩,從來沒有見過哪個會喝涼水拉肚子的。

那時候都是幹農活,所有勞動力飯後都的去田裡幹活,大人基本不管孩子,都是老大揹著老三,老二跟著,集體拖著大鼻涕,如果哪個受委屈哭了,都吹著很大的鼻涕泡,我懷疑那時候就已經流行九分褲,八分褲了,每個孩子都穿著屁股上,大腿上打補丁的短一截的褲子,那時候的貧富差距不大,訂好的也就是村長家,能偶爾吃頓白麵饃70後的童年回憶 在學校裡,我們的日子單純而又快樂,書本只有語文教學和思想品德,到了冬天的時候,教室裡生個大火爐子,四面吹風的窗戶根本抵禦不了寒風呼嘯的冬天,教室裡一天都能聽到吸溜吸溜的吸鼻涕聲,個個一冬天就是一個大棉褲,大棉襖,光身子穿,裡面也沒有什麼秋褲秋衣的,每個的袖口都讓擦鼻涕擦的透亮,大棉襖棉褲要穿到第二年的清明節才換,所以裡面長滿了蝨子,現在的孩子是沒有見過的,每個孩子都盼望著冬天趕緊過去。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最盼望的新年來了,肚子裡一整年都沒有一點油水,好不容易過年了,家家把餵了一年的大肥豬殺了,磨豆腐,蒸年糕,糊年畫,每個人的臉上都能笑出一朵花來,我們個個興奮的摸著看了一遍又一遍的花衣裳,試著媽每晚油燈下熬夜做的花布鞋,覺得生活真美好。

現在的孩子吃穿不愁,手機電腦不離手,沒有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感覺人和人之間沒有了我們那時候的親情,我們70後坐在一起的時候,都在感嘆逝去的童年,感嘆時間的斗轉星移,回憶永遠回不來的美好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